生涯设计需要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薛永武

生涯设计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实际状况,还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充分考虑环境对于人才开发可能会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一、客观分析外在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走向

(一)认识当下环境对人才开发的多方面影响

认识自己当下的环境,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考虑自己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特别是要尽量了解国家的人事人才等诸多政策,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生涯设计的盲目性。比如中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在主观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要考虑所报考的学校在师资、图书、实验室、学风、校风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图书资料相对充足、实验室比较先进、学风和校风比较优良的学校。作为在校的大学生,则要根据现有的师资等状况,扬长补短,更多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来说,还要分析自己现在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现有的工作环境是否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还要职业迁移等。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在考虑生涯设计时,除了要看环境中的物质要素以外,还要重点看软环境,看工作环境的发展空间,看事业的开拓前景,看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从而客观地分析工作环境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各种复杂的影响。

(二)预测环境变化对人才开发的多方面影响

在对现实环境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生涯设计时还要对环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科学的预测,以分析将来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自己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现实环境的变化往往通过人才需求的变化彰显出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人才开发层面上,这意味着对人才需求的国际性,即需要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中国要加强与南美的国际交往,就必然需要一批通晓西班牙语言的人才;随着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则需要一大批人才开发师;随着新兴产业的广泛发展,则需要一大批熟悉现代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因此,从个人生涯设计来看,既要看到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也要看到具体工作环境的变化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者对未来的工作环境进行必要的预测等。比如说,在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年龄梯队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每个人是否有足够发展空间的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年龄梯队是否合理,也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开发。

二、对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进行动态的分析

当然,无论是个人的现状抑或现实的环境,都是变数,而绝非常数。人的生涯既是自在的发展,又是自为的发展,也是主客观诸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结果。就个人来说,在生涯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个人与环境可能会产生的互动及其对自己的复杂影响。

(一)个人对环境的因势利导

人才开发本质上是一个生命拓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作为人才开发的主体,就应该充分发挥主体特有的创造精神,以主人公意识去创造性地进行人才开发,既要主动进行生命的拓展,又要对环境因势利导,超越环境对自己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就个人的生涯设计来说,正确的自我认知要求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变量,一个具有能动作用的生命创造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环境进行因势利导,而不是消极地屈从或者盲从于环境。比如,在如今网络盛行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外在环境,在这种前提下,如何对网络因势利导,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根据新浪网2006年11月6日转载北京晨报的文章,9岁男孩在网上自测寿命仅剩10年,声称要及时行乐。他说:“我的寿命只剩10年了,不想读书了,我要抓紧时间享受人生。”男孩的母亲田女士表示,因为孩子自己测试死亡日期为2016年,因此声称要及时行乐。这个报道足以说明,人们对于网络环境的因势利导还重视不够,这在客观上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一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和家长都应该以人类的主体性,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各种环境的消极影响。从人类的主体性来看,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人类自身能够在适应环境的同时,积极改造环境,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对于生涯设计来说,个人就要考虑自己如何引导和改造环境,以人类特有的本质力量,自觉克服环境对自身的异化,进而张扬和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

(二)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濡化

问题在于,无论一个人是适应环境还是改造环境,在个人和环境的互动中,个人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环境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或濡化。人,毕竟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它常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因而一个人的言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不体现出环境的特点。换言之,环境甚至是每一个人的外在生命,因而也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无不打上了时代环境的烙印,我们至今会记忆犹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遽变极大影响了人才开发的大潮。《跟着感觉走》这首歌,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制约力量,因为感觉产生于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跟着感觉走,也就意味着跟着环境走,跟着潮流走。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涯设计时,要充分估计到环境可能会对个人产生的制约作用。

环境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扼杀人,这不仅取决于环境的性质和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生命张力。但无论如何,从生涯设计的角度来看,个人都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环境的利弊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做到有备无患。

(作者为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干部与人才研究基地主任,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88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2)

相关推荐

  • 高燕定:早期职业生涯规划解析

    美国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曾经就提倡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要从六岁开始,他们把所有的人群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小学,第二类是初中,第三类是高中,第四类是18岁以后,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职…

    生涯认知 2008年1月25日
    1.8K
  • 大学毕业生如何写出好的求职简历

        在职场上,各方面条件好的人往往会被多家用人单位相中,轻而易举地得到满意的工作岗位。然而,对于那些自身求职条件有欠缺的弱势求职者来说,往往是递交…

    生涯认知 2008年2月21日
    1.6K
  • 员工该如何看待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该如何看待职业生涯规划 不仅是大学生,职场老员工也开始关注职业规划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呢?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组推荐。 …

    生涯认知 2009年6月8日
    1.7K
  • 深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者的7大通病

    一、被各种所谓的理念和工具迷惑,缺乏判断力。        众所周知,就中国当前来说,企业管理是一个理念先行的时代,中国人的学习能…

    生涯认知 2007年11月17日
    1.4K
  • 职场:年轻新贵摆脱过劳快速晋升

    职业顾问客户服务中心对25——32岁职业人的调查显示,处于管理岗位的年轻一族,他们的薪水平均数在7000元以上,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这群人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群,第一种人出现过劳现…

    生涯认知 2005年9月13日
    1.5K
  • 试用期:操作5要点新人的关键90天

    首先要解决目标定位问题。根据职场目标的生存、积累、发展实现三个职业阶段的划分,90天的目标就是生存,更高的目标预期是危险的。有人想要一鸣惊人、有人想要被刮目相看、还有人急于一显身手…

    生涯认知 2008年1月28日
    1.7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