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本书以主角让·瓦尔让,以及众多形象鲜明的配角为索引,以19世纪初期动荡不安,革命浪潮一浪接一浪的法国为背景,以虚实结合的一系列故事,并加以雨果先生的分析和评价,表达了雨果先生对民权、人道主义、人的神性追求。雨果先生的文字组织能力,故事的叙述能力,体现在全书之中。本书的学术高度很多取决于本书中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一系列的社会的分析评价,但限于本人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法国文化的理解少的可怜,本文将不对这部分发表评论。

让·瓦尔让从一个苦刑犯,经历重重的人格升华,最终成为了荣耀的圣人。书中对于让·瓦尔让的内心描写,复杂而立体的思想斗争描述,他克服困难时的心理感受让我感同深受。对他心理历程层层深入的剖析,让他最后所做的牺牲壮举显得合情合理。此书驱人向善!

绝望的人儿,哪怕是火星般的亮光,就能给他带来光明。一个善举能如一盏明灯照亮一个人的一生;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最终能成长成参天大树。全书开篇就塑造了近乎圣人的福来主教,他以一视同仁的爱关注着社会上的贫苦大众,他一上任就把前任主教豪华的大房子让给了医院,自己一家住进了破旧的小屋,把自己大部分的年金以及各种收入都用在了慈善事业,只留下极少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主角让·瓦尔让是个勤劳的人,但在极度的贫苦和饥饿的折磨下,在他最好的年华,因为打破橱窗玻璃偷盗了一个面包,为此他满手鲜血,并坐了二十多年的苦牢。牢狱制造囚犯,他本性善良,入狱前他很笨,入狱后他很凶,二十年的牢狱让他存在各种极端的发 展 方向。在他出狱后,行人刻意远离他,小孩追着他扔石头,旅馆在他愿意给钱的情况下连马房都不让他睡,各种人对他的歧视要把他从悬崖边上渐渐推入报复社会的仇恨漩涡之时,他准备自暴自弃,任由黑暗吞噬他的灵魂,但福来主教的善举拯救了他的心灵,并从此照亮了他一辈子前行的道路。主教大人主动邀请睡在路边挨冻的让·瓦尔让进入自己的房子留宿,盛情的招待他共进晚餐,尽其所能将他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不去触动他过去的伤疤。让·瓦尔让被主教的善举触动,但是却阻止不了他报复社会的计划,当晚他偷盗了主教家里的仅有的部分银器,并逃走,期间他甚至还动过杀死主教的念头。当他人赃俱获被警察抓住,抵在主教眼前,指认偷盗事实时,他心如死寂的等待宣判,主教一句确认的话,就能判他一辈子的牢狱。但主教的善举拯救了他,他不但没有指认他偷盗,反而说银器是他送给让·瓦尔让的,并额外的赠送了一对银烛台给让·瓦尔让。一句耳语影响了让·瓦尔让一辈子“我的兄弟,您不再是恶的一方,而是善的一方了。我救赎了您的灵魂;我已经将您的灵魂由黑暗的想法和多了的精神中赎出来,交还给上帝了。”

抉择往往不能在一瞬之间做出,尤其是关于下半辈子的决定。这是在大脑的战争,犹豫的人表面寂静,脑海枪炮轰鸣。这是心灵的判决,控方和辩方都是同一人,是此起彼伏的轮番变化。最终,它陷入胶着,似乎陷入无限持久的困局,但在抉择时刻,人心灵上的神性竟能瞬间做出让本人都颤抖不已的牺牲。让·瓦尔让倚靠自己的智慧,挣了大钱,帮助整个城市致富,他乐善好施,当上了市长。一切是那么的美好,他成为了上等人,唯一可以威胁到他美好生活的就是他的过往苦刑犯的身份被揭露。天赐良机,一个小偷,被指认是让·瓦尔让,他过往的狱友、狱卒都指认小偷是他。小偷并不是一个无辜的人,让·瓦尔让甚至不用说谎,他只需要沉默就能永远摆脱污黑的过往,但小偷却会因为他的身份被加重刑罚。他犹豫了,痛苦的在思绪里挣扎,彻夜无眠,无法做出决定。带着犹豫和脑子里的强烈震荡,怀着仅仅一看的目的,他前往了庭审的城市,一路上克服了时间短、马车破损、马匹劳累的各种困难。在法庭上,他看到了法官、狱警、律师、陪审团和惶惑的被告,更让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小偷即将被宣判有罪的一刻,他的心灵,让他做出了奉献的决定,他供认自己苦刑犯的身份,并劝服法庭众人相信。以自己下辈子的生活为代价,还小偷一个公平的审批。

失去什么是最痛苦的呢?答案是失去唯一的幸福之源!让·瓦尔让从小就失去的,年纪轻轻就进入了苦牢,他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家庭生活。他收养了珂赛特,与珂赛特相依为命,她成为了他生命中唯一的快乐源泉。优秀的年轻人马吕于斯赢得了珂赛特的爱情,他要将珂赛特从让·瓦尔让的身边带走。让·瓦尔让又一次面临的命运的折磨,物质上的折磨是有限的,然而精神上的折磨是无限的,在你以为已经是极限的时候,它可以无限的上升,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个人灵魂上的高度极限。让·瓦尔让做了许多伟大的壮举,他已经牺牲了许多,难道他不能有拥有一丝的幸福吗?他在脑海中质问、抗议、挣扎,他怨恨马吕于斯,渴望留住珂赛特。然而在马吕于斯在街垒战中受伤,奄奄一息,命悬一线时,让·瓦尔让冒着生命危险,克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疲劳极限,救出了他。再一次的,经历了极大的痛苦,他崇高的心灵赢得了内心冲突的胜利。他将自己绝大部分的财产给了珂赛特,拒绝了珂赛特一起生活的邀请,并将自己苦刑犯的身份告诉了马吕于斯,在马吕于斯介意他身份的情况下,他忍受着自己内心痛苦的尖叫,主动的远离了珂赛特的生活。远离珂赛特让他的生活宛如一滩死水,他的生命力被抽离,迅速的老去,但即使是在他油尽灯枯,即将逝去的时候,他仍然只想着珂赛特的幸福。

我非常喜欢本书对于逃犯心灵无法得到安宁的描写,无论是一个在有人还是无人的情况下,逃犯都无法得到安全感。“空无一人的沉寂让他困于幻想的恐惧,熙攘的人群又让他陷入现实的恐惧,啊!可怜的人啊!”。严遵法律条文的警探沙威,进步的革命青年马吕于斯,自私自利的泰纳艾迪,都塑造的个性鲜明,发人深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970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1、《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写书评似乎已成了读书的负担,可还是要坚持写下去,分享一下看问题的想法或者读书的感悟也不失为阅读的收获与乐趣。三国断断续续读了三四个月,可要让我真正来…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30
  •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笔记400字

    【第1篇】 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读完了《草原上的小木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大雪纷纷,寒冷刺骨,一家人来到了荒凉的西部,在那里的,没有建好的房子,一家人只有一辆孤零零的马车…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98
  • 季羡林《人生》读后感400字

    读《人生》有感 我读了《人生》这本书后,就觉得那是一本可以影响一生的好书。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季羡林,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讲季羡林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岁月、风物、幽情、游历、学问和追忆组…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52
  • 《我不能忘掉祖国》读后感800字

    《我不能忘掉祖国》读后感800字! 我读了《我不能忘掉祖国》这篇文章,懂得了一个国家不强大,就会被人看不起,就会受到侮辱。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少年儿童,我们应该好好读书,振兴中…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25
  • 《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2》读后感_900字

    《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2》读后感900字 我一直都认为安全感这个东西很奇怪,因为除了自己谁也给不了。男朋友给你的都是感情上的依靠,或者升级为感情上的安全感。但是,爱情,从始至终都…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55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400字

    【第1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月的浪花冲刷走了许许多多古老的文化,唐诗却如磐石般沉淀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收集了唐诗…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