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职业生涯规划的3条通道

  调查显示,“80后”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道路主要集中在行政事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服务。
  对此,专家概括了三条通道:

  一、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做一名管理者,通俗地说就是“做官”。

  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面是做一名经营管理者,通俗地说就是“做老板”。    

  三、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做一名专业技术工作者,通俗地说就是“做专家”。
  “80后”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在测试自己的能力倾向以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确定自己将走哪条通道,是想“做官”、“做老板”,还是“做专家”,然后根据各通道的能力素质要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实践方向,为成功就业打好基础,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明确方向。

  “80后”职业生涯设计

  有三条基本通道

  “做官”:当公务员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如果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考公务员,或者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那么在校期间就必须要做以下“功课”:

  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入党,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是积极参加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科协、学生社团等各级组织。在组织内部,认真工作,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面对和处理各种矛盾,学会协调平衡各方关系。

  三是广泛学习有关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报告,熟悉了解各种社交礼仪,熟悉了解国情、民情,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

  “做专家”: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如果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当专家,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那么在校期间必须要做以下“功课”:

  一是认真学习专业课,每门专业课都要争取考高分,力争获取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最好读到博士。

  二是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尽早介入科学研究,熟悉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是积极撰写专业论文,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学科竞赛,并在其中获奖。

  “做老板”:自己创业

  如果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当老板,从事经济商业活动,那么在校期间必须要做以下“功课”:

  一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做兼职,或者去打工,熟悉了解企业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增加感性认识。

  二是尝试创业实践,在校期间可以尝试摆地摊、推销产品,或者开一家小店,自己创业,及早体验创业的酸甜苦辣,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从宏观上、理论上为运作大企业搭建知识框架。

  三是广泛积累人脉,与学校老师、企业老总、同学好友保持良好关系。学校老师特别是有较多科研项目的老师,其科研成果可以经自己包装上市;学校一般都会聘请一些著名企业的老总到学校做兼职教授或者做演讲,要努力抓住机会,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最好能与之建立起较好的友情;此外,大学同学可以是自己以后创业的伙伴和经营的战友。

  当然,值得提醒的是,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如果为了“当官”、“经商”等,在校期间只是集中精力、资源去从事相关的实践和锻炼而忽视了专业的学习,多门功课挂红灯,毕业时没有学位证,甚至都不能正常毕业,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职业规划心得:继续寻找,不要停顿

    职业规划心得:继续寻找,不要停顿 职业规划心得感悟分享。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

    生涯认知 2010年11月10日
    1.6K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与测试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与测试 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大致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沟通表达、交际应酬、察言观色等方面的能力,第二种是拓展、维护交际圈并整合人脉资源的能力。这两种能力虽然是一个统…

    生涯认知 2008年7月20日
    1.5K
  • 试用期:操作5要点新人的关键90天

    首先要解决目标定位问题。根据职场目标的生存、积累、发展实现三个职业阶段的划分,90天的目标就是生存,更高的目标预期是危险的。有人想要一鸣惊人、有人想要被刮目相看、还有人急于一显身手…

    生涯认知 2008年1月28日
    1.7K
  • 再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一词伴随着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的出现而产生,属于泊来词汇,在注重个人职场成就的今天,已越来越受到职场人士的重视。 观古之文仕武将,职业规划早已有之。所谓“贤臣择主而…

    生涯认知 2007年7月4日
    1.6K
  • 人生,因设计而美丽

    临近毕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也多了起来,甚至还成了和朋友聚会时的关键词,学校也流行起了职业规划热,前段时间举办了好几个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我兴致勃勃地跑去听,结果每次都是乘兴…

    生涯认知 2006年3月14日
    1.8K
  • 吴晓波:淘汰人的从来是工具而不是年龄

    我的第一台电脑是1995年添置的,当时花了将近半年的薪水,同事们都觉得我疯了。我所服务的机构福利极好,从房子、煤气灶到过年的大米和东海带鱼,样样都有的分,写稿用的圆珠笔、笔记本和墨…

    2016年3月4日
    2.6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