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传》读后感1000字

读《王守仁传》有感

何为“知”?何为“行”?我凭栏远眺,望眼的烟雾缭绕,只有一抹树影,婆娑在前。

几百年前的王守仁,也是这般年龄,目光呆滞的伫立窗前,口中喃喃自语。他正在赏竹。这一赏,便是茶饭不思。足足七天,身体摇曳着轰然坠地,在被家人抬走时,眼神仍不离竹身,那目光,明亮又深邃。

五岁不能语的孩童,八岁便能吟诗,十七岁拜谒名望,谈朱熹论老庄。学游九华,归来筑室,探寻格物致知之学的大义,几年,无所得。

此时的王守仁,正在经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学术道法已足,推演之策已备,可是为何不能终成大果呢?他冥思苦想而不得,郁郁不志。

于是他选择出去走走,走进这个缤纷的世界。

二十二岁参加会试,失败;次年再战,失败。自信如他很丧气,但是,他选择坦然面对,直言“我以落地动心为耻”;二十六岁开始学习兵法,他不甘于只做骑射抟击之士,他想当韬略统驭之才。于是,留意武事,习尽兵家之书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但是,行伍之列终非他所容之处。

反侧辗转十年有余,仕途,成为王阳明最后的选择。

二十七岁的王守仁考入进士,开启了他的沉浮宦海一生。

以后的一切仕途坎坷曲折,就像按下了快进键。进京,被贬,讨匪,被贬,好不容易平调了一次,人在路上,又没有逃过被贬的命运。直到四十五岁,深居简出的王阳明突然开始平步青云。进京,升迁,讨匪,升迁,换个地方讨匪,再升迁。又是一次平调,不过这次,西行归乡的舟楫,不再停下。

王守仁,卒于嘉靖初年,享年五十七岁,遗嘱: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宦海浮沉,初遭贬不识后青云直上的王守仁永远的离去了,明代砾砾几朝官,多如繁烟,可能只有湘赣边境的余寇还在念叨他的大名;心学普照,传奇圣人王阳明,却一直活在举头三尺,接受着世人顶礼膜拜。

阳明心学,王阳明在思考。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黄老思想千年后异曲同工的续写;唯心主义超于百年的极致呈现。所谓吾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吾来看此花时,颜色则一时之明亮起来。物心同存,心物同在,心即是物,物即是心。掌控自己的心灵,把握一个世界。

近代日本人推崇王阳明,他们手不释卷《阳明心学》,企图窥伺强国之道,有人言,明治维新的本质其实就是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被誉为日本“军神”的东乡平八郎身上佩戴着一方特殊的印章,上面刻着七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而他自己,则率领日本海军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

明国时期,蒋介石王阳明的头号追随者。这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因学有所得而更名“蒋中正”。在位时大力鼓吹的“行动哲学”便出自阳明心学,当时有识之士都大谈救国之道,然后并没有将设想付诸实践,而“行动哲学”却一举解决了当时空谈盛行的学术之风。败退台湾后,蒋介石遥指一座草山,命名其为阳明山。

阳明心学的思想,同样是当今社会值得借鉴和弘扬的理念。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王阳明时曾说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其名言“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更是多次被领导人所引用;阳明心学所推崇的人者致尚,更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激发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潜能。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在被追求享受的快餐文化充斥下,我们的内心是否还有那一方净土去宁静?看知识的灌输如填鸭式的增长,我们是否还有自由思索的天地?当“宅基地”成为“宅男”的“基地”,小小的光缆拴住你我的内心,我们是否还能迈开步子走出去?阳明道格物,格的是世间大物;阳明言知行,行于世,读天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把握内心,置良知而行,方为正道。

知行何谓?阳明自解。闭关研读的王守仁苦寻不得,走进天地的王阳明解由内心。知识与行动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坚定有力的内在支柱,行动是脚踏实地的外在驱动。两者结合后的产物由衷的美妙,但也蕴含着危险—超凡于万物之上,不是圣人亦是魔头。

从沉思中自然的解脱,我离“宇宙即是吾心”的距离仍遥不可及,一夜“龙场悟道”也是可遇不可求。在思想的浩瀚与广博面前,我永远是那么渺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31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奔跑的放牛班》读后感600字――坚持就会成功

    今天,我在家里读了《奔跑的放牛班》。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马小跳、唐飞、毛超和张达进了放牛班合唱团,马小跳和张达分别成为了团长和领唱,实在是不可思议!他们为了实现夏林果和慕容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73
  •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500字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500字: 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题记 如果一个人,她愿意永远赞同并且欣赏你的看法,你没办法不爱她;如果一个人,尽管你不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18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感受到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自由和快乐,体会到他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和枯燥。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姹紫的桑椹;鸣蝉在树…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80
  • 没有秘密长不大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没有秘密长不大》这本书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伍美珍写的。伍美珍是写作推广人,在大陆及港台三地共出版少儿读物70余部,代表作有“阳光嘉年华”系列、“同桌冤家”系列、“阳光…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03
  • 第一书记观后感600字

    【第1篇】 毛主席在N年前称赞国际友人白求恩时就说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想,沈浩同志就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73
  •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000字

    作者:像颗柠檬 作者很幸运的有两个爸爸,都教会他很多道理,他受到两个爸爸的影响。书写于1997年,那时中国的经济刚开始起飞,我也才6岁,还没上小学。若是早日读到,可能早已实现财务自…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