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突围》读后感800字

我读苏轼――读《黄州突围》有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很喜欢苏轼,无论是其黄州前豁达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黄州后成熟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乌台诗案的过程,不必赘述。无论有多么复杂的政治与文化原因,在我看来,这都是一桩子虚乌有的迫害。好事之徒的嫉妒催发出恶意,不幸的是,更多的人落井下石,乘人之危。“寂寞沙洲冷。”于是,那个千年之后的我们还需要敬仰膜拜的文学之魂,就那样被一群小人无耻的蹂躏,禁锢在黄州这不毛之地。文学,从未如此一文不值。

“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总是对从前的伟大宽容尊重,却对处于同一时代的高贵嗤之以鼻,苛刻而刁难,这是人性的弱点。而人性的可悲之处还在于,我们始终做不到“以史为鉴”。孔夫子奔波各地,游说诸侯,无人理解,郁郁而不得志;余先生亲历的文化大革命,多少孱弱无辜的文人遭受迫害。他们都与苏轼一样,经历了自己的“乌台诗案”,经历了那一段“黄州”。一幕幕异曲同工的悲剧,在历史的长河中上演,没有闭幕。

“一蓑烟雨任平生。”幸好,那是苏轼。

黄州的苏轼坐了下来,在简陋的屋舍内,现实政治活动的失败孕育出理想文学创作活动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子瞻成熟了,觉醒了,甚至于脱胎换骨了,他渐渐回归于清纯与空灵,淡泊与安静。苦难,没有打垮他,反而打磨了他,使他的光芒,熠熠而不刺眼。

“庭下如积水空明。”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正是因为那些必不可少的人生苦难,恰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成就了其不朽的作为,像锋利的刀刃雕琢着不成型的璞玉,越残酷苛刻,越完美无暇。孔子著五经而流芳百世,文化大苦旅后的诸多文人也如余秋雨先生般在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人生的意义似杯中的清水,必经苦难的蒸馏。他们都成功实现了“黄州突围”。

有时我也做不切实际的幻想,若历史能经我手,乌台诗案这一章必先抹去,让苏轼做回以前那个天真豁达,心直口快的子瞻,那样的诗词圣手,也许更加熠熠生辉。

但是历史,不容改变。也罢,“多情却被无情恼”,天真也罢,成熟也罢,只要是苏轼,便满心欢喜了。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91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你在为谁而读书》读后感600字

    《你在为谁而读书》读后感600字: 时光如梭,一转眼2019年到来了。新的一年里我读了一本新书,它很励志,也和我的内心发生了一定的共鸣。它的名字叫做《你在为谁而读书》。这是一个CE…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7
  •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1500字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1500字: 阅读外国文学比较辛苦,首先,一连串的名字就让人记得头痛;再之,片段性阅读,不连贯,也是原因之一。有时等闲下来阅读时,又觉得物是人非,脑子断篇了,人…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2
  • 古希腊伊索创作寓言集《伊索寓言》读后感5篇

      《伊索寓言》里面有很多的故事是值得一读的,并且也有很多的寓意,更能得到很多的感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伊索寓言》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伊索寓言读后感(一)   《伊索寓言…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6
  •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我眼中的曹操与诸葛亮

    曹操,诸葛亮,这两个被人们称为奸雄与神人的人,在我眼中却有相反的评价。 曹操,这个往往被人们称为奸雄的人,在人们的心中并没有过好的形象,其实在历史上并不然。曹操是一个文学家、政治家…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86
  • 2017年《感动中国》读后感800字

    2017年《感动中国》读后感800字 长沙市一座“好人之城”。2017年,我市又有一位当代“活雷锋”成为全国道德模范。他就是家住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兴合村的——谢海华。 谢海华今年…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48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00字高中

    我思故我在 ――读《苏菲的世界》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善学习的人爱书、读书、悟书,一本书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情怀,那么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融入其中,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看过之…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