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800字高中

人流中的叛逆者 ―― 读《瓦尔登湖》有感

两年在笔尖上流转,瓦尔登湖边留存着梭罗的一方天地。他将凡俗置若罔闻,保持着孤独的自由,应当是个在大千世界中格格不入的人。

他确实是个彻彻底底的叛逆者。

又有谁会如他一般,毅然放弃太多生活体验。既不用聚富敛财,也不需抵抗诱惑,一生孑然独居,不入世俗。许是他没有饕餮的胃口,又许是他对凡俗无过多激情,可若要是世间之人谁也不甘如此,谁也不愿松开功名利禄的衣角吧。他犹如隐君,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又不似隐君,仍坚持着求知笃行的报负。

只可惜,他在有生之年却得不到理解。他的曾说:“我爱他,可我没法喜欢他,与其去挽他的胳膊,还不如去挽的枝条呢。”梭罗身上所体现的独立性让望而却步,即便是他们明白,却也无法做到真正的知己啊。梭罗好比一棵树,蓬勃向上,独立支持着自己,兀自生长着。其余人只得远观,不愿靠近也无法靠近。他是寂寞的清冷的,他与凡俗似乎划分了楚河汉界,彼此远离,默默观望。

仅仅只是因为人们一念之间的欲望,一秒之差就大不相同的追求。

在那个大发横财的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工商业蓬勃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们无限制地追求功名利禄,倒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石榴裙下,拥有神仙一般的物质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人们便随波逐流地投入获利颇丰的行为之中,如痴如醉的整日忙碌,只为满足物质需求所带来的快感,只因抵不住的诱惑。

但在此处境中的梭罗,出淤泥而不染。即便能够聚富敛财又怎样呢,我仍初心不改,清贫自守,这便是我的人生。梭罗说,“就算我获得了跟克瑞瑟斯一样多的财富,我的志向还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生活方式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他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叛逆者,坚持本心的教徒。活得不同只为活出自己。

也是因为如此,他的命运与自然有着无尽的牵扯,他将他的才智奉献于自然,他将全部的热爱投身于乡野的一草一木中了。面对自然,他依然是充满思想的学士。海子曾这样评价他:“他既是男人又是女人,生下来的是他自己。”兴许梭罗便是如此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通过生活,他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面对自然,他成为了多情的孩子。他说:“蓝鸟把天空背在背上。”他,到底还是存着一颗难得的纯真之心的,眼前之景不再是一个死物,而变得灵动和真实。我想,他在人流之中成为了叛逆者,但在自然之中成为了崇高的信仰存在。

他的叛逆,是对污浊的世间的蔑视,他的叛逆,是对自己所推崇的自由和真理的不离不弃。他,不浮于表面,拥有着深沉的思想,他是与人流格格不入者,却是坚持本心的高尚者。我想,他的灵魂和思想一定永存于瓦尔登湖畔,欣赏着湖边的大好风光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91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情、面子与权利的再生产》读后感

    《人情、面子与权利的再生产》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人情、面子与权利的再生产》是在大学时候,每当知乎上有一些好的书单推荐时,往往也不缺乏它的身影。可惜穷学生穷学生,大学时期王二不止一次…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25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读后感400字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老国王决定选出一名继承人。在一个,他让人发给全国每个已经到年龄的孩子一颗花的种子,说:“谁中的花最好看,谁就是我的继承人。…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88
  •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三年级

    虽匆匆忙忙,我们也热得闭门不出。在这期间一本书充实了我无聊的生活,开阔了我知识的,打开了我对历史的向往,它就是如雷贯耳的《三国演义》。 说起《三国演义》,大家肯定并不陌生,中国文学…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117
  •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400字作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400字作文: 作者:药剂汪义新。霍尔顿,一位在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坏孩子。他逃学打架,甚至于在期末考试中,五门课程,挂了四门,因此退学。他对什么事情都抱着厌恶和逃…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24
  • 杜牧诗《题乌江亭》读后感500字

    杜牧诗《题乌江亭》读后感500字: 题记:不要把孩子写作文简单地看成只是一种习作训练,其实写作文能够帮助孩子把自己的各种情感释放出来,解压的首选,大人工作有压力,孩子学习同样也有我…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2
  • 随香梦潇湘

     我身体纤弱的林妹妹啊,你就是一道。“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不就是对你真实的写照吗? 也许有人向往山的巍峨,也许有人景仰海的壮阔,也…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0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