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色的彼岸读书感悟600字

【第1篇】

坦然面对死亡――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看完了希尔写的《天蓝色的彼岸》,我颇有感触,受益匪浅。

小男孩哈里出了车祸了失去了美好的生命,即将要去有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怀念着自己的父母,,以及们,不想就这么离开,可是又无法与他们说再见。他遇到了一个同样也死去了的、在找、模样有趣的阿瑟。他教会哈里如何回到人间,怎么与亲戚道别,道歉,收获了很多温暖。

有不少人都贪生怕死,这其实很正常。而有人却很勇敢,以身殉国。这是人们对死的态度和看法不同。人们看“死”字像有人用“匕”手刺了你一刀,让你的一生提前衰老,“夕”阳西下。还有人认为“死”像一头穷凶恶极的巨兽,埋葬了多少人美好的生命。它张开血盆大口,等你跳下去,掉入它无底洞般的胃。

有人则认为死是生命的轮回,是新生,也就不会如此地畏惧死亡了。 一个惧怕,认为死了就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金钱,亲人,荣誉,都会幻化成泡影,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遥不可及。一个面对,乐观地觉得死不可怕,只不过闭上眼安稳地睡上一觉。为何两者会这样天壤之别?这,就是对死的看法的差异。

我在生活中也怕死。我做过两个梦。一个是逃脱追杀,但还是被枪打中,命悬一线,但又在梦中立刻睁开眼睛。另一个梦也是被枪打死,倒下时,眼前一个模糊影像一闪而过,我认为我能时间使自己眼皮不闭上,但还是合拢了,最后也在梦中醒来,下意识地捏了捏胳膊,没有知觉,随后就醒了。从此我就开始害怕死去,怕没有意识,怕离开家人,怕一动不动。

我想到了课文《永生的眼睛》。“我”小时候,妈妈先去世了,全家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我”偶然听到了医生与的对话,他们竟然要取走妈妈的角膜!“我”十分难过,愤怒,又哭又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们取走你妈妈的角膜,是为了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光明。这是你妈生前的心愿。”

“我”长大了,有了女儿,爸爸也老了。他快活地说他死后请“我”帮他捐献掉眼角膜。“我”按了它的意愿,捐出了他的角膜。女儿听后热泪盈眶,说她死后也要捐献角膜。“我”十分骄傲,感动。

其实,只要你身体的一部分使他人重获新生,渡过难关,只要你为社会,国家献出了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那么你就不会被人们遗忘,被时间遗忘。这样一想,死也就不那么可怖了。

怕死没什么,但不能为生而抛弃优秀品质。我们应当在生命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平静镇定地接受。生也好,死也罢。

【第2篇】

在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季节里,在一个阳光肆意的亭子里,我捧着书坐在亭子里细细品读起《天蓝色的彼岸》。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哈里的小男孩和姐姐吵架后离家出走,意外出了车祸而死,死后他舍不得他的爸爸、妈妈、姐姐和朋友,在幽灵阿瑟的帮助下重返人间做最后的道别。书中小男孩哈里用自己的行动以及语言让看这本书的读者感动至深、触动灵魂。在他看到了昔日的同学、老师还有满满一墙的小诗、图片、照片、水彩画・・・・・・这是同学们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的思念和回忆,回到家里他看到了沉浸在痛苦中的宝宝妈妈和姐姐雅丹,看了自己生活过的房间,他用阿瑟教给的方法借助一支笔写下了对姐姐的歉意和爱。

死去的人不会复生,他们会和亲人朋友阴阳两隔。这两年家里发生的事情,我最最亲爱的爸爸和我的姥姥先后在两年的时间离开了我,令我极度悲伤,对死亡的恐惧及未来的担忧一直困扰着我,看了这本书我意识到生命的真谛。正如书中所说:“人人都觉得,走完人生的旅途,尘世上的事情就一了了之,死后不是长眠地下永久得到安息,就是进入天国省心享福了。”其实,“生命的长度,不只是一份一秒的累加!”不忧惧将来,不纠结过往。过好每一个真真切的现在,把小事做好,让好事长久,才能不辜负大好年华。离去的爸爸和姥姥一定像哈里一样牵挂着我和亲人。生命是多么可贵,做好小事就可以做大事,凡事都要慢慢来努力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生命的意义在于给予;生命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宝贵的生命焕发灿灿的光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92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长江岸边,在神州大地上,在2000年前的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经历了什么呢?三国时期。虽然民不聊生,却趣事连…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85
  • 《听见颜色的女孩》读后感700字

    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 ―― 读《听见颜色的女孩》有感 爱默生说过:“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题记 有人天生就要变成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61
  • 《资治通鉴》读后感600字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时段,上起周威烈…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0
  • 《学会爱》读后感800字

    期末结束的时候送了我一本《学会爱》的书,它的作者是我最喜欢的刘墉先生。书中的一个个故事都是发生在作者和他儿子,女儿和妻子之间,引人深思,看了之后让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我学会爱了吗…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38
  •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400字

    【第1篇】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是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时所发出的响亮口号。在这次会议上,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勒内…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92
  • 非常老师读后感600字

    ,是我们学生最亲近的人。每天关心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默默而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老师们的性格不一样,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有的老师非常温柔,用诗一般的语言给学生讲课;有的老师童心未泯,经…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2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