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700字

世间好物不牢坚

—《我们仨》读后感

“世间好物不牢坚,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是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所用的,出自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这么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白居易诗里的悲伤在这仿佛更加痛彻心扉。

书记录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梦说;“钟书大概是记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部分记梦,作者犹在梦中,但又感觉真真切切。如庄周梦蝶,却并不轻灵。作者夜夜梦回女儿所在的医院,看她日渐消瘦,也看她渐行渐远,去一个没有作者的地方。而后看着丈夫那叶小舟随着瀑布冲出来,驶入茫茫云海,愈来愈小,直至消失。作者无能为力,只能化为一片黄叶,让风吹回曾经的家,如今的客栈。此去经年,“我只能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这样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过世的和。个子中等,慈眉善目,带人极温和友善,我的记忆中,她从不曾发过脾气。小时候,父母不经常在家,都是奶奶照料我的生活。她总是很早起床,忙里忙外。当她歇下来,她会牵着我的手一起去门口的小街散步玩耍。她是我最爱的人。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倒,回到家后,我坐在椅子上,奶奶在一旁拉着我,就蹲下给我擦药,他们都是极其温柔的人。那时,爷爷偶尔会去幼儿园接我。每次他随身带一个小马扎,坐在园区里等我放学。我隔着门,看见他,喜悦涌上心头。接到我后,他一手拎着小马扎,一手牵着我,慢慢往前走,阳光打在他脸上,多么美好。那几年是我最快乐的日子。2008年,奶奶因病去世。自此,爷爷每天中午都在堂外摆个小桌子,几碟小菜,一瓶酒,一人用饭。告诉我,爷爷是想奶奶了。后来,爷爷也离开了。那时的我才三四岁,十几年过去,我对他们的记忆大抵只剩这些了。世间美好的事物到底留不住。

书的第三部分则是杨先生的回忆录。自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相识相知相爱,奔赴他乡,到1938年一起回国去上海,1949年前往北京,一路走来,地点在变换,时间在推移,身边的人一直未变,他们的爱情让人赞叹。初到英国,钱钟书生活技能为零,后来,给杨绛做了一辈子早饭。阿瑗出生时,杨绛一直在医院,钱钟书每每提到他做了坏事,杨绛总是笑眯眯的说:“不要紧。”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这些美好的画面构成了他们的一生。

合上书,闭眼之间脑海里浮现一个老人靠在椅背上,轻轻抿一口水,从窗边拾起一朵残花,慢慢回述她的一生。

2016年,杨先生去世。“我们仨”在分散的十几年后,终于团聚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96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红楼千古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今年在家,我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一本书是《红楼梦》。这个故事主要…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17
  • 观电影《林则徐》有感800字

    世界上的名人有许多,例如:数学家林觉民、儿童文学家冰心、以及革命烈士赵一曼等等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林则徐。 记得当时――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林则徐》这部电影,它真实面生动…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92
  • 《特殊作业》观后感600字

    【第1篇】 今天下午,我们初一初二的们一起来到了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观看《特殊作业》。 话剧是围绕某中学给初一年级的同学布置的一项“特殊作业”展开的,需要父母共同完成而且 第二天还…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109
  • 《哑舍·零:秦失其鹿》读后感_800字

    《哑舍·零:秦失其鹿》读后感800字 不知不觉这本书看完了,虽然中间有很多部分隔了段时间看的,但每次一开始看这本书就会被吸引。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56
  • 《小兵张嘎》读后感550字

    这个我看了一本书,叫《小兵张嘎》,故事主要讲了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一个小水庄子,叫做鬼不灵,庄上有一个小兵叫张嘎,他杀敌英勇,不怕牺牲,,作战机智,灵…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87
  • 三体读后感2000字

    《三体》读后感2000字: 感谢好友的推荐,终于把《三体》看完了。本书立足既有的科学理论,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对未来作了大胆的想象,使得一团雾水的未来一定程度上被格式化了。但是,感觉…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