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用对了吗

    你可以从许多种策略当中选择和规划一条职业生涯道路,但或许,其中两种最基本的就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模式。

自下而上的职业生涯规划

    自下而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意味着,去发现你可以如何最好地把现有的职业生涯基础利用起来。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客观规划方法。
    或许自下而上最简单的规划就是,当你经过一家贴有“招工”标志的商店橱窗,然后便申请了那份工作——因为它正需要人手,而你也觉得它算得上是比较体面的工作。自下而上规划中更复杂的方法包括评估你目前的需求(薪酬、工时、福利、工作地点)以及个人资格(教育、技能、经验),以便找出哪种层次的工作最适合你。然后你可能要写一份简历,着手寻找你觉得能够胜任的职位,或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一名自由职业者和/或开展一门生意。在你的思想中,你所问的是:“我应该得到哪种工作?”或“我够格做哪种工作?”

    在现实中,自下而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应用十分广泛。无论人们做任何严肃的职业生涯规划时,他们几乎总是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撰写简历这个行动基本上就是自下而上的步骤。

    你是否曾经做过职业测评?那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高中时我做过库德职业兴趣测评,那是一份长长的选择题,旨在帮助你决定哪种职业最适合于你。其中有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你更愿意看一场歌剧、参加一次政治集会,还是去看射击?”然后把你的答案和数据库中各种各样的职业相比较。结果将告诉你,与你思维模式相似的人适合哪种职业,因此我猜,该假设是你在你这类人当中会是过得最开心的那个。这对我来说似乎有点像《美丽新世界》一类的情况。顺便提一下,库德测评得出最适合我的3个工作是:1. 程序员,2. 林务员,3. 数学教授。库德测评的一个令人遗憾的限制在于,它无法推荐一种在测试时还不存在的职业。不过我猜林务员这个职业可能跟博客写手很相近;它们都要保证“树木”的安全。

    在我们得到结果以后,我的一个聪明的朋友成了被开玩笑的对象——因为库德测评显示他最适合的工作是砖匠。据我所知,他现在可能正在成立一家网络服务器公司。

 

自上而下的职业生涯规划

    自上而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意味着,尽力探究你最深层的自我(说是感情或精神皆可,看你喜欢哪种说法),然后找出向外部世界表达和分享其中核心价值的最佳方式。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客观规划方法。

    自上而下的一个极其简单的规划就是这样说:“我十分认同勇气这个概念,所以我要创造一个能让我变得勇气十足的职业生涯。”不过,你当然可以更深入地钻研自身的价值观、性格,以及其它感情上的因素,来得出一个更加详尽的职业概念。在你的思想中,你所问的是:“真正的自我是谁?”或“我如何才能与世界分享我核心的、天生的价值观?”

    自上而下的职业规划远远不及自下而上的方法普遍。自上而下的方法有时会用在艺术领域中,诸如音乐、绘画和戏剧,但即便如此也很少能看到其能被有意识地执行。例如,因为你爱好音乐而决定成为一个音乐家,这还是自下而上的。而因为你生命的核心是完全沉静而决定表达和平,才是自上而下的,而创作和平的音乐则是你可以用以表达的许多媒介之一。

    许多人已经完成了诸如澄清他们的价值观或是写下了使命声明,但他们很少把这个步骤进行到底,直到真正把那些核心观念变为全职工作。这就是为何你看到那些有着诸如“我想用音乐教会人们无条件的爱和同情”的使命声明的人,却在做着零售的活儿。

自下而上VS. 自上而下的职业生涯规划

    自下而上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职业中实际的、低层次的、物质的方面开始。它把诸如薪酬、资格、安全、士气和潜力等方面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基础。一旦你拥有了这些当中适当的因素,就可以尽己所能地享受它了。

    自上而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则是从职业中高层次的、精神的和感情的方面开始。它把创造性的自我表达当作最重要的发展基础。一旦你有一种可以创造性地表达真我的方法,你便可以解决发展个人技能、获得收入等物质需求方面的实际问题。

    两种策略都有其优缺点,因此采用折中的办法似乎比较明智。我并非建议你对两种办法都采取同样的权重,而是认为,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套餐应当是自上而下占80%,自下而上占20%。

    这种80-20套餐是什么样的呢?它意味着你要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发现你自己、了解你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决定你确实想对这个世界表达的是什么。这样的成果主要是一份能够让你产生深刻共鸣的目标陈述。一旦你有了这个,你就已经走完了80%的路。

    例如,Erin知道她视同情为一切。她对此十分清晰。她知道无论她的职业生涯实体是哪种形式,都必须是以表达同情和怜悯为中心的。否则她就不是在表达她的真实自我。若她处在一个并非着重表达和分享同情的职业当中,无论她的资格如何、报酬多高,或其它方面看起来有多完美,她也将永远开心不起来。假设她知道这点,她就可以继续自上而下的规划步骤,来发掘探索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写博客、提供直觉探究服务、在论坛中帮助他人等等。只要她清楚自己所需表达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整合低层次的部分,包括通过教育和时间发展她的技能以及找到一种从工作中得到足够收入的方式,就并非难事了。

    不过,当我在1994年第一次遇见Erin时,她从事的是秘书工作。在此之前她担任过许多秘书职位。为什么?主要是因为她每分钟能打90字以上。如果她一直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她可能最后会成为一名行政助理。那很符合她的资格和经验,也能很好地满足她的物质需求,但秘书工作很难表达她同情的核心价值观。有趣的是,她的打字技能现在在写博客方面帮了她的大忙。

    如果你把自下而上的规划放在自上而下的规划之前,你就是把马车放到了拉车的马前头。这种方法并不能产生足够的清醒度。这不是一个建立圆满职业生涯的好办法,简直就像是眼望着大地来探索星空。

    我每周都会在我的邮箱里看到过分使用自下而上的规划所带来的后果。那些以资格、技能和薪酬需求为职业道路中心的人们,最终的结局常常是悲哀的——即便从客观的立场来看,他们似乎过得很不错——但却混沌不堪。当人们得到了他们所寻求的,不料却发现求得的东西竟是错误的,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情。10-20年后,他们的内心奄奄一息,而灵魂也在强烈要求他们停止一切……不断地要他们转向一种能够更好地实现创造性的自我表达的职业。

    只因你能做某事,以及能够因此拿到高工资,并不意味着你就该去做。别搞混了你的媒介和讯息。如果你追求的是一种能够让你尽可能地表达真我的职业,你就会圆满得多。然后进行自我教育、实践,以及建立你的技能来取得能够表达你自己的职业,直到你对自己的物质需求感到极大满足为止。那也许会花上一些时间,但如果你确实表达了真我,这个过程就应该是有趣而令人愉悦的。

    你最理想的职业生涯正是如此:通过创造性的自我表达,来与物质世界分享真我。然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你首先必须发现真你。而且,只有在你首先决定了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之后,再来选择一种表达的媒介(例如一种传统职业),诸如当个医生、作家,或企业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1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职业规划:职场进修的10大方向

    职业规划:职场进修的10大方向    职业规划心得分享:职场进修的10大方向。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nbs…

    生涯认知 2011年6月28日
    1.9K
  • 为了找到好工作现在要作的20件事

    如今是大学生入学的季节。我在“波士顿环球报”上看到一条新闻,综述了许多专家给大学新生的建议。题目叫“为了找到好工作现在要作的20件事”,不妨边抄录边评论,看看美国大学教育的理念和我…

    生涯认知 2007年4月26日
    1.5K
  • 应届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

      应届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呢?有句话说:成功的机会只会降临有准备头脑的人,看下面的案例:   秀秀和丽丽是同一届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很要好的同班同学。身为文秘专业的她们,在毕业…

    生涯认知 2007年11月25日
    1.8K
  • 推荐阅读:找工作的10大要决

    一、由於电脑的广泛应用,如果想要一份较理想的工作,基本电脑应用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常用的MicrosoftWord,WordPerfect,Excel,Lotus123和Power…

    生涯认知 2007年12月5日
    1.4K
  • 提高就业能力、得到HR来电的3种方法

    1、参与专业实践,展现“光鲜实力”     “没有工作经验很难找工作”,这几乎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麻烦。据统计,有2/3的大学生有过“因没有工作经验而被企业拒绝”…

    生涯认知 2008年4月30日
    1.7K
  • 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业生涯对大家的启迪

    第一,不要怕起点低。 吴邦国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可谓名校好专业。毕业后在电子管三厂当工人,慢慢地从技术员,副科长,一直到九年后,才升到厂技术科科长。工人有什么不能当的? 第二,不…

    生涯认知 2007年10月25日
    1.6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