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读后感800字

【雅俗共赏】

 散文和诗歌一样可以言志载道、抒情述怀,但由于它摆脱了音韵格律之类的束缚,使其更容易贴近真实的心境。

 朱自清的散文中,语言艺术清幽细密,更是有口皆碑。他的散文讲求“真实”,使人身临其境。

《匆匆》一文中,作者对时间的流逝、一去不返透露出怅然若失的情绪,整篇文章中作者思绪飞快流动,一连串问句中引起读者深思。这样更突显了文章的含蓄之美。作者用这篇文章来警示我们:此去经年,时间飞逝,容不得浪费,珍视每一刻,做有意义的事情。

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终究只是孩子,割舍不下的爱尽管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却可以用行动来表达内心里对孩子深深的爱。

《背影》一文中,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抒写惊天地,泣鬼神的生死离别、父子情深,只是用朴素的文字描写了一件普普通通的送儿子去车站的事情。作者在此文中将“”的背影,描写的淋漓尽致,仿佛眼前有画、催人泪下。

在此文中,“父亲”的体型可算得上“肥胖”。在“儿子”劝说回去后,这位父亲还是放心不下,又去对面买了橘子回来。作者将父亲爬天台时的样子写的绘声绘色,宛如身临其境。

在朱自清所处的那个年代里,中国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人民没有地位。所以在《白种人,上帝的娇子!》一文中,作者记写了在电车里发生的一件事情:作者因为好奇,在加上作者对小孩子有一种独特的喜爱之情,所以他盯着一个白种人孩子的脸看了很久,最后在那对西洋人父子下车之前却被那个小西洋人侮辱的事情。

小西洋人一开始与后来的外貌描写上的对比反差,进一步突出了小西洋人骨子里对中国人民的鄙视。一个十来岁的小西洋人都可以耀武扬威地鄙视作者,侧面突出了当时中国地位的低下。这篇散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一年之计在于春”,寄托着人们一年之中美好的愿望。朱自清在《春》一文中,描绘了我国南方在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扶熙,细雨连绵,一派生机活力。作者的文笔也可以算得上是“质朴中见风华”:“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中,一个“钻”字用的传神,将人格化,突显了春天时的一派生机勃勃。整篇文章“文中有画,画中有诗”字字传神。

“纸醉金迷,六朝金粉”的秦淮河,在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又被绘上一笔,突出了秦淮河浓艳绮丽又略带苍凉寂寞的特点。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弦歌画舫……文章就像一个导游一样,把“游客”步步引入,招人入内,使人生出身临其境之感。

朱自清的散文,于细微之处见真功夫,于平淡之处见真感情,吸人眼球,引人入胜。

朱自清的散文,描写的经历中,有俗有雅,皆可共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137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萤窗小语》读后感600字

    被遗忘的天使 ――读《萤窗小语》之小丑有感 马戏团里,小丑的悲伤,谁懂?  ――题记 舞台上,灯光泛滥着绚丽的色彩,拉开华丽的幕布,所有的目光都只为了等待这一刻――小丑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253
  • 读《西安风物传说》有感1200字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十分激动,也感觉十分的幸运,因为既没有既定的目的去寻找它,是十分偶然看到的,但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并不是西安本地在此求学的又是一名学历史的大一生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87
  • 做坚强的人――《十月》读后感

    的一天,我在那里借到了一本书《十月》,因为这本书十分吸引人,我用一整天就读完了整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男孩十月从小失去父母,被寄宿在舅舅家,忍受着的敌意和冷漠,十月总有一种逃跑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16
  • 读《海伦・凯勒传》有感600字

    笑迎人生――读《海伦•凯勒传》有感 里,我堂哥给我一本《带领小学生进步的成功故事》,其中有一篇文章叫《海伦•凯勒传》,看了后,我便被故事里的主人公海伦?凯勒…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14
  • 《四叶草的约定》读后感550字

    “如果一滴水代表我的问候,我愿意送你一个。”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荡。它出自我喜欢的一本书――《四叶草的约定》。 书中的主人公是夏影、杨悦以及孙晶晶。 我觉得我和主人公夏影非常像…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19
  • 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七年级

    细节处的温暖 ――读《我与地坛》  初读《我与地坛》时,它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史铁生,它的作者,年纪轻轻就落得残疾,终生就只能依附着轮椅。他也绝望过…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