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人间》有感800字

【第1篇】

世界是一片暗夜,每个人必须给自己照亮道路。――题记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就是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读书名言。

《在人间》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一部著名的作品。高尔基,被列宁誉为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在人间》故事的主人公是阿廖沙,在他11岁的时候,不幸去世。他不能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渐渐地走入了社会之中,白手起家,独立谋生。饱尝了人世间的疾苦,知道了在社会上立足是多么的难。他在做杂工时,结实了许多的。在他们的点滴帮助下,畅游了书的,开拓了自己的世界。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书面,本以为会向大部分书籍那样用优美的词语来开头,却只是短短的一句话:“我来到人间,在城市主街上的一家“时尚鞋店”当学徒。”这句话很普通,却淡淡的透着作者的文化底蕴,《在人间》中高尔基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人间》反映了人的善恶丑美,它不会直接告诉你道理,只能靠你细心的去体会,揣摩人生的宝贵哲理,它启发及告诉了我,人生就是一个百味瓶,酸甜苦辣百味尝;人生是一个精彩的剧本,它冲破了宗教的传统。这本书告诉我太多太多,我终于悟了:人生的道路只能靠自己走!或许,它还会告诉我更多、更多……

读完高尔基的《在人间》这本书后,感触非常深。 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文中除了外祖母外,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那个老实忠厚,教导阿廖沙要做“正直的人”的老长工格里戈里;那个献身科学的进步知识分子“好事情”;以及他先后遇到的许许多多的好人……他们都是阿廖沙的良师益友。正是这些善良,平凡的“普通粗人”哺育培养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反抗精神。促使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

人生的路很长,而且这一路上也遍布着坎坷。但是我们总会有独立面对社会的一天。

【第2篇】

守住信念,永不放弃人生追 ――读《在人间》有感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题记

当我轻轻地合上最后一页书时阿廖沙的性格及形象慢慢浮现在我眼前。他是一个善于观察且敏感的孩子,即使是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下,也依旧有一颗辨善恶、明是非的心,并且逐渐成为一个勇敢、善良、正直的人。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他为学习而努力的情形。

阿廖沙的童年是悲惨的,母亲去世后便由外祖母抚养。他为了生活,在鞋店、圣像店做过学徒,在轮船的厨房里打过杂……在人间里,他历经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在这过程中,他又有机会阅读大量的书籍,丰富的人生阅历拓宽了他的视野。

阿廖沙的学习环境并不好。他生活在一个大杂院的那短时间,每天都会有警察来找东西,监视人们的行为活动,告诫他不应该读这么多的书。但阿廖沙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开杂货铺的人――拥有满密室的书,大多是手抄的珍本。这让他有说不出的高兴,也经常在这里看书。还有在轮船上打杂时,阿廖沙遇到了斯穆雷。尽管开始,阿廖沙对他的映像并不怎么样:“我不喜欢这个家伙,虽然他穿着一身白衣服,看上去依然很脏,指头上长着毛,大耳朵里也突出几根毛。他说话简直像狗叫一样。”但后来,阿廖沙发现他是一个很正直的好人,帮助了也教会了他许多东西。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阿廖沙对读书的热情依旧只增不减。反观现在的我们,面对着安静、舒适的环境,却选择打游戏、玩手机。每一天都过得浮躁不定,然而唯有书可以洗去心灵的躁动,使灵魂更加清明、澄空、一片蔚蓝。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给予人类最崇高的信仰。

这本书也是高尔基的自传,描绘俄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真实写照,当时正处于沙皇统治时期,社会极度的黑暗和腐败,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苦不堪言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民对自用的强烈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无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137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钉子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钉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主要讲:从前,有个小十分爱生气,动不动就对别的小发脾气。他的很想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于是,拿着一包钉子对他的孩子说…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82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以九十年代初的俄国为背景,以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军人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公爵与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彼埃尔・别素霍夫为两…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240
  •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500字

    【第1篇】 里,我在老家仔细阅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阅读后,我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感慨万千。 故事讲述了老鼠嗅嗅、匆匆以及小矮人哼哼、唧唧寻找奶酪的故事。一行四人找到奶酪后,…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83
  • 《贝多芬传》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我前几天读完了《名人传记》,其中《贝多芬传》另我深有感触。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一个贫困的家庭,相貌丑陋。他的一心想成为一个“神童”的,所以在贝多芬四岁的时候,就逼着他练习…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07
  • 「人间词话」读后感2000字

    作者:王国维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90
  • 《森林报》读后感350字

    《森林报》读后感 当今,我们对已经越来越陌生。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动在一年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的奥秘、体验…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