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三峡原文注释译文)

《三峡》这篇文章出自部编版教材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是《水经》中《江水》的一条注,原文如下:

(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

意思是说:(长江水)向东经过巫县的南边,盐水从县城的南边流入长江中。郦道元却洋洋洒洒百来字展现了长江三峡,到底三峡的四季是怎么样的呢?

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三峡原文注释译文)

三峡

《三峡》原文&翻译

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三峡原文注释译文)

《三峡》原文和翻译

郦道元《三峡》作为一条注文先总写三峡的地貌,再分写夏季、春冬和秋季的景色。可以分为山、水两大部分。

《三峡》中的山

郦道元对三峡的山势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身处在三峡中看到的山是连绵的,是高耸的。给人感觉三峡的山雄壮的,但是不同季节山却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韵味。

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三峡原文注释译文)

三峡

春冬时节,绝壁上生长着怪柏,瀑布悬挂其间,水流飞溅。这样的山脱离了连绵、高耸的冰冷,仔细欣赏,会发现很多的乐趣。绝壁上的怪柏静静的生长着,悬挂的瀑布带着声响流动着,在一静一动之间尽显它的秀美。这种隐藏在雄壮之中的美感只有身处在三峡之中才能感受到的。而秋天的山是最有味的,这时候的山多了一份冷清和悲凄,在寒气中伴着山中猿猴凄凉的叫声。三峡的雄壮不见了,多了让人落泪,不忍久听的哀婉。

《三峡》中的水

三峡的水具有壮美和静美两种不同的形态。夏季的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势之大、水流之急是三峡最让人震撼的,水的险而豪,风驰电掣,一日千里和雄壮的山相互映照。水的壮美和山的雄壮让人内心中产生了情感的震撼。

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三峡原文注释译文)

三峡大坝

或许你以为三峡的水就是这样的!

但是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却又给惊喜。清澈的江水平静的流畅着,水中山的倒影清晰可见。这样平静、清澈的流水是那湍急的凶猛的长江水吗?

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三峡原文注释译文)

但是秋季又会给你带来惊异,秋天的山涧中竟然干枯到“林寒涧肃”的程度,那平静、清澈的流水不见了,那湍急、凶猛的流水不见了,心中的落差在猿鸣声中产生了。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是对应的,山的雄壮和水的壮美相对、山的秀美和水的平静相对,从而达到一种和谐。构建出了一个独特的三峡美景。

但是你知道吗?郦道元的《三峡》是他想象的,他没去过长江,也没有游历过三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199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八月即将到来的经典哲理励志说说 八月你好七月再见

    1. 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 2.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3. 每天的努力和汗水都不…

    美文 2022年11月9日
    49
  • 静心最高境界诗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 古诗中有一个最难写的意象,就是“静”。为什么它难写?因为直接写静,则落了俗套;而所谓以静写静,以动写静,也是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够。所以诗坛高手那么多,能将…

    2022年5月13日
    1.6K
  • 《诗经》解析

    《诗经》解析 《氓》 【氓】 民。 【蚩蚩】 忠厚的样子。 【贸】 交换,交易。 【匪】 即非,不是。 【即我】 到我这里。即,就。 【谋】 商量婚事。 【涉】 渡过。 【淇】 淇…

    美文 2022年11月28日
    46
  • 关于父亲的古诗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关于父亲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欢迎阅读参考。   北郭闲思   宋·陆游   山前山后是青草…

    美文 2022年11月4日
    44
  • 静静的享受大自然的唯美句子(赞美大自然的唯美语录)

    1、大自然的美,在与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和每一块石头。感悟它那微弱而坚强美丽的精神。大自然的美,在与四季,感悟它生命的更换。 2、一家人开着车,拿着这个野餐垫,…

    2022年5月19日
    352
  • 拇指姑娘原文(安徒生童话简短小故事好背)

    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拇指姑娘是个身材小得微不足道、却怀揣自由与光明、追求崇高理想的美丽女孩。在京西门头沟清水镇的深山里,也有一群“拇指姑娘”,但这‘拇指姑娘’不是童话中的主角,而…

    2022年6月17日
    9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