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00字

【第1篇】

身处逆境,也能活出精彩――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是一本神奇的书,那里有欢笑,有哭闹;有那宽阔的后,还有那漂亮的河灯;有那可怜的有二伯,更有那身处逆境却非常顽强的磨倌冯二成子。

我感受最深的章节是第六章。作者通过对自己家房客冯二成子的细致描写,把他那种生活贫苦却非常自信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在众人不友好的、“看笑话”的环境中,冯二成子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一个家庭。尤其在妻子难产死后,他仍悉心地抚养两个孩子,并将其带大。冯二成子那种在逆境中仍能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作家萧红也正是通过对冯二成子的细致描写,赞美了面对各种灾难而坚韧不屈的中国底层劳动人民。

这使我想起来著名医学家巴雷尼的故事。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他很想放弃自己的学业。但是在他的鼓励下,巴雷尼咬紧牙关,用顽强的意志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并致力于耳神经学的研究。最终,他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凭借在耳神经学上的重大发现,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领奖台。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身处逆境的人,只要拥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地奋斗,也会活出精彩来!就像本书的作者萧红,身处在国破家亡的年代,从东北一路颠沛流离,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写出了精彩绝伦、流传至今的《呼兰河传》。

【第2篇】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是一本充满童心和灵感的小说,记录的都是萧红对她小时候的回忆。这本书故事情节生动,十分真实。

使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书中第3章的内容,这一章主要写的是作者萧红和祖父一起度过的一段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时光。前半章主要写了她跟祖父一起摘花、拔草、种菜、浇水、追蜻蜓、捉蚂蚱等等,都成了当时童年有趣的游戏,让作者感到那快乐和温馨的时光不仅只存在于园子里,还有慈祥的祖父对自己的启蒙和疼爱。除了这些,文中还透露出作者童年的孤独和寂寞,因为只有祖父是她唯一的玩伴,也只有后园是他们唯一玩耍的地方,但的后园是萧条的,自己只有在储藏室的里面翻一些旧的玩具,才能度过这寂寞的时光。后面写的大部分都是他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面和祖父发生了一些事情。并且萧红还辛辣的讽刺了那些很迷信的人。

读完整本书后我从萧红的童年时光里感受到了“童年是每个人独特的回忆,也是一段不复返的时光,我们都要珍惜。”当我们回忆起童年时光的时候,你会觉得那是一段不可抹去的幸福快乐的时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让它变成一段有意义、饱含着欢声笑语的时光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226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对拖拉说再见》读后感600字

    《我对拖拉说再见》读后感  时间是上苍赐给我们最神圣的礼物,是宝藏中的宝藏。  我读了《我对拖拉说再见》后,它让我明白了时间是宝贵的,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溜走,所以…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97
  •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600字

    实话实说,我就是冲着本书的名气来的。 但作为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20岁青年来说,书中的各种知识还是让我看得比较晦涩。丹布朗博学多识,如书中的兰登一般,翻开他的著作,里面的各种知识看得…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2
  •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2000字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2000字: 1、原来全世界的教育现状都基本相同 读完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原来美国的教育体制也是如此,跟我们国内的教育面临的现状几乎完全相同。第一个现状就…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9
  • 《汉字奇兵》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读了《汉字奇兵》这本书,我认识到了的坚固和重要性。 这本书主要讲了生――桑南在大学四年做了同一个梦。他梦到了一个阅览室,在阅览室里有棕色的实木的阅读桌和阅读椅。梦中还有…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132
  • 读书伴我成长——读《斯巴达克思》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苏联作家高尔基这样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如此,我从《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身上学会了生…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9
  •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1000字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1000字: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好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总承包一部机关党支部组织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电影。影片《周恩来的四…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