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2000字

对岸的绿灯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

村上春树先生这样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将这本书小心翼翼的搁在神龛上,以表达我的尊敬。”《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这样一本小说,作为文学大师――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和和至高无上的社会意义。

这本书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如轻纱般随风飘荡,又如碎银般的粼粼湖光洒在心田,温柔,凄哀,令人想起了盖茨比家对岸的那盏绿灯,黎明时亮着,午夜时仍亮着,从未熄灭。这是长岛上一个一如既往漫长的,夜色一如既往的温柔,明星一如既往的璀璨。在灯火通明的豪宅中,一群轻歌曼舞的男男女女,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关心的只有眼前的舞伴和杯中的美酒。盖茨比是这座豪宅的主人,奢华得体的服装,潇洒迷人的仪容,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绅士,但他却心不在焉,他早已越过那些飞蛾般的宾客,看到了对岸那盏荧荧的绿灯,那是他一生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信念,而且就在眼前。暮雨潇潇,这个迷人的,仿佛有魔力的一般,两颗年轻的心,在五年前的夏夜,错过,却又在同样的夏夜重逢,那一刻盖茨比仿佛看到了光,看到了六月的路易斯维尔,看到了微风轻拂的香樟大道,看到了那辆白色小轿车和车上那个粲然一笑的姑娘的熟悉的脸。理想就在眼前,他不在乎那些所谓的名声,家庭,和宗教信仰,只有搂着身边的人才是最真实的幸福。可是还不等秋叶落满街道,还不等变得金黄,盖茨比的梦便如泡沫般破碎了,夏天的风悄然离去,把他的理想也带走了,苦苦追寻了五年的他又一次不知所措,最终,在最后一只蛐蛐的动人的音乐戛然而止时,盖茨比最后瞥了一眼那盏绿灯,安详的合上了眼。他豪宅旁的大树在雄健的秋风中飒飒作响,为可怜的主人奏上最后的安魂曲。

这不如《关雎》般哀而不伤的罗曼史,兼具《雨巷》的绵延悠长,读完后使人动容,潸然泪下,特别是文章的结尾,美的令人窒息,再如乙醚般清淡惆怅的间隙,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悲哀和煽情,令人发以深思:盖茨比式的悲剧是什么导致的呢?其实在那淡如一许清风的行列间,作者已给出了答案,盖茨比倾尽所有追求的理想,正如他家对岸那盏绿灯一般渺茫,只有光焰闪烁,抓不着也摸不到,没有实体存在。盖茨比与他的心上人――黛茜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虚无主义者对一个信奉金钱与个人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者的一切追求,其最终结果都是屈原投江式的悲剧。由此可见,这本书的标题用的也是一种反语了,像盖茨比这种整天穿着粉色西装,开着黄色跑车,嘴里还不停地说着:“old sport”的人实在称不上了不起,但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全盘否定这个人物,相反,作者通过尼克的口多次赞扬了盖茨比的闪光点,真诚,善良,足见一斑,作者对人物刻画的丰满与生动。

如果一篇小说仅仅只谈两个人悲剧的爱情故事,那么它只能算得上佳作,而绝不能成为像本书一样伟大不朽的作品。这本书最重要,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它深刻的内涵和发人深省的社会现实(历史问题)。优美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只是这本杰作表面的糖衣,而深邃的主旨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才是本书的精华。

通览全文,如果熟悉美国的历史,不难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本书用象征的手法将盖茨比化为“爵士时代”的美国人,而黛西则象征着那个伟大又美好的美国梦。带支笔对黛汐的一往情深和求而不得正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碎和爵士时代的终结。在某种程度上说,本书是对一个时代的寓言,是一个国家发展历程中所遇问题的诊断书,生活在爵士时代的美国人就如同盖茨比一样,轻浮,虚无,过度推崇理想。十年的经济繁荣,正体现了美国人对一个梦想的追求,即实现人人平等,每个美国人都拥有幸福,美国将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获得世界的认可和尊重。这个伟大的理想,从五月花号登陆美国大陆,那一刻就澎湃在每个美国人的心中,富兰克林动辄要将它写入宪法,胡佛在就任总统时也夸下海口:“要让每个美国人锅里都有只鸡,每个美国人院里都有辆车。”毕竟,在爵士时代的美国人仿佛对这个梦想触手可及,一战的胜利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就是最好的体现,然而,接踵而至的是那场已萧条著称的经济危机,它如同一颗炸弹,一举摧毁了人们美好的幻想,也终结了那个辉煌的时代。二战后此起彼伏的社会矛盾更是压垮摇摇欲坠的美国梦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这个伟大的梦想只被一些政客作为政治上的工具喋喋不休的提起,或是一些文人笔下美好的象征,它正如那盏绿灯一直亮着,却也是亮着而已。

美国梦的破灭是必然的,这个伟大的国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追求人人平等,却将以黑人和有色人种排除在外,希望社会公平却借着剥削一些人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经济空前繁荣,而国内90%的财富却集中在1%的人的手中……美利坚,这个伟大的国度,曾一心想在自己所涉及的迷梦中昏睡,却又不得不从梦中狼狈的惊喜,而这多亏这一本书雄厚有力的呐喊。

鉴往知来,别国的历史应当成为本国的发展经验。美国梦的衰微,却也预示着中国梦的正确。与妄想称霸世界,且单一强调人权,注重个人发展的美国梦不同,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梦的蓝图早已由先辈们用鲜血绘制完毕,而我们只需高举先人的旗帜,坚定地走着脚下通往胜利的路。我想,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应当充分借鉴别国经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而每个中国人要以天下为己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积极参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新时代的青年,要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就令萤火一般,也要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我相信中国梦是一个有顽强生命力的伟大的理想,它不是黑暗中微弱的烛光,更不是盖茨比家对岸那盏虚无缥缈的绿灯,它应当是光芒万丈,普照大地的炎炎巨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226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伊索寓言・农夫与蛇》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喜欢上了一本书,名叫《伊索寓言》,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寓言故事集,收集了很多的古希腊民间故事,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引人深思的道理。我很喜欢在阅读一个故事后,与进行讨论。其…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85
  • 《倦怠社会》读后感600字

    另一个角度-一切都是社会的自我调节,潮水滚滚。 书籍表达的观点其实相对简单:社会处于其维持自身运转的目的,总是在尽力追求绩效最大化。 当传统的规训社会的效率走到尽头的时候,外在驱动…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57
  • 《女生日记》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女生日记》描写了女生冉冬阳在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冉冬阳有很好的和,他们与众不同。前他们不是把冉冬阳关在屋子里复习,而是带她出去玩儿;她想资助好的开小店,他们全力支持;…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79
  • 《一个好公司必有的铁规定》读后感1000字

    《一个好公司必有的铁规定》读后感1000字! 作者:高永平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公司想要稳步前进的发展,除了人是根本之外,相关的硬性规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需…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19
  • 草根总统 ――读《奥巴马回忆录 我父亲的梦想》有感

    巴拉克・奥巴马,一个举世闻名的人,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是美国两百年来第一人,开创了美国历史新篇章。《奥巴马回忆录 我的梦想》这本书是奥巴马的自传,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草根总统…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184
  • 《寄生虫》观后感1500字

    奉俊昊导演向来以写实主义风格的电影为专长,他凭借着过人的艺术才华和电影智慧以及勤奋工作的态度,拍出一部又一部极具表现力,极富现实意义的电影作品,令人刮目相看。这次的作品《寄生虫》更…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3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