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的译文和道理(杨氏之子全文翻译及注释)

教材解读 ‍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杨氏之子

刘义庆 〔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的译文和道理(杨氏之子全文翻译及注释)

课文不足百字,短小精悍。第一句总起全文,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杨家九岁的儿子,说他十分聪慧。接着讲了一件有趣的小事,来证明其聪慧。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可他不在家,于是叫出了杨家孩子。孩子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看到杨梅,想到这家人姓杨,于是借此调侃杨梅是杨家的果子。而孩子的作答也干脆利落,同样在姓氏上做文章,以孔雀不是孔君平家养的禽鸟来反驳对方。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

课文颇有,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主客两人,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乐趣。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意思是说:“你姓杨,它叫杨梅,看来这杨梅是你杨家的果子啊!”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十分幽默风趣。孩子迅速听出了客人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孩子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只有孔君平承认孔雀是自家的鸟,之前他说的“此是君家果”才站得住脚。由此可见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应答得体。

杨氏之子的译文和道理(杨氏之子全文翻译及注释)

课文配有一幅杨梅的插图,与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相照应。正是这杨梅引发了主客之间一场风趣的对话。插图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杨梅,并理解杨梅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事物。

学法指导

学习时,首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借助注释或方法疏通文句,把握课文内容,进而读好句中的停顿。在此基础上,思考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的机智。最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背诵课文。

1、朗读指导

课后第一题明确了本课的朗读目标,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把了解课文大意和读出适当停顿结合起来。初读课文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时可能会说到孩子的父亲,也可能会误认为“夫子”和孔君平是两个不同的人。再读课文,看看父亲当时有没有在场;再读读注释,了解“夫子”指的是谁。通过提示,围绕孔君平和杨氏之子这两个人物说说课文大意。理解故事大意后,再朗读,可以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些,并在课文上标注出停顿处,尝试把课文读流畅。课后第一题中的两个例子是孔君平和杨氏之子说的话,这也是全文的重难点,比如:“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多朗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杨氏之子的译文和道理(杨氏之子全文翻译及注释)

2、写字指导

“诣”字要读准字音,不要误读成“旨”。可以先将“诣”和“旨”通过组词的方式进行辨析,再借助注释理解“诣”的意思,然后找出课文中含“诣”字的语句,读一读,结合注释说说语句的意思,进一步巩固理解。“禽”字要读准前鼻音,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哪些动物是禽类,也可以通过查工具书了解“禽”的意思。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梁”和“禽”都是上下结构,但在田字格中上下两部分所占比例不同:“梁”字上下几乎等宽,上半部分相对紧凑,下半部分比较疏朗;而“禽的“人字头”占比较小,撇、捺要张开,盖住下面的“离”。另外,还要注意“梁”的右上部分是“办”,不要错写成“刃”;“禽”的最后两笔是撇折、点,不要错写成“人”。

杨氏之子的译文和道理(杨氏之子全文翻译及注释)

3、字词意义理解

在理解本课语句时,还要注意“惠”是通假字,同“慧”。“聪惠”是“聪明,有智慧”的意思,现在这个词语一般写为“聪慧”。另外,课文中的“家禽”,指的是“家中的鸟”,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

杨氏之子的译文和道理(杨氏之子全文翻译及注释)

4、指导

①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语句,读懂课文内容。

可以先运用此前学过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比如,“孔君平诣其父”一句,通过注释知道“诣”是“拜访”的意思后,就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了。比如,“为设果”,由于是承接上文而来,所以开头省略了主语,可以联系上文思考:是谁为谁摆放水果?把句子的意思说完整。又如,“孔指以示儿曰”,教材给出了“示”的注释,但因为该句省略了“指”的事物—杨梅,所以连贯地说清句义有一定困难。可以联系上文,并结合课文插图,想想孔君平指给孩子看的是什么,从而理解句义。

② 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课文语言的风趣

故事中人物机智的特点鲜明,主客对话风趣巧妙。要关注文中的细节,从中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比如,可以关注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后孩子的反应,找出“儿应声答曰”,再说说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从杨氏之子几乎不假思索就很快作出了应答,可以看出他虽然年幼,但思维敏捷。

杨氏之子的译文和道理(杨氏之子全文翻译及注释)

5、背诵指导

课文要求背诵。可在读通课文、读懂文意、脑海中有了故事框架后,再背诵。也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如两人的对话,反复朗读,在体会人物的机智风趣并留下深刻印象后,再熟读全文,直至能背诵下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241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提升自己的诗句

    提升自己的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提升自己…

    美文 2022年12月4日
    59
  • 不曾相遇爱情诗歌

      有好久没有听到你的笑声   你去了哪里   可不可以告诉我   秋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我该在傻傻等待   希望你能来   可是如今还是没有你的消息   你可知道我会疯了自己…

    美文 2022年12月13日
    43
  • 除旧迎新的古诗词(迎新年辞旧岁的诗句)

    从古至今,对于华夏子民来说,除夕、春节都是最重要的节日。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三首新年诗词,带你走进古人的新年。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

    2022年6月4日
    247
  • 和茶有关的诗句意境(形容茶室有意境的句子)

    俗语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简单的七个字就几乎涵盖了老百姓所需要的七样东西,人们为之奔波,形成了人间烟火气。 普遍认为,最早的开门七件事始于南宋时代吴自牧写的《梦粱录》,但…

    2022年7月11日
    233
  • 关于高考倒计时的抖音文案

    不知不觉就是2021年的高考了,真正的高考胜利者,并非只是指那些成绩拔尖的考生,而是在高三这一年里成长起来的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你。高考倒计时励志文案怎么写有哪些你知道吗?不知道的不…

    美文 2022年8月12日
    89
  • 2023高考励志说说大全 预祝自己高考旗开得胜的句子

      1.处在低谷 四面都是上坡   2.请拿出鼓动风云的勇敢!   3.苦海有涯。而学无涯,志者战高考,惰者畏高考。   4.辛苦一年,受益一生。   5.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

    美文 2023年2月2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