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一阮籍(咏怀古诗翻译及赏析)

咏怀其一阮籍(咏怀古诗翻译及赏析)

咏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其一阮籍(咏怀古诗翻译及赏析)

【译文】

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咏怀其一阮籍(咏怀古诗翻译及赏析)

【注释】

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夜中,中夜、半夜。

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

薄帷,薄薄的帐幔。

鉴,照。孤鸿:失群的大雁。

号:鸣叫、哀号。

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咏怀其一阮籍(咏怀古诗翻译及赏析)

【赏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月光照在薄薄的窗帷上,清风吹拂着他的衣襟,寂静的夜空中,偶尔传来孤鸟的哀鸣声。他试图用琴声排解内心的忧思,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无比寂寥空旷的世界,清冷的月光和微风,像他一样徘徊无依的孤鸿,反而使他更加沉浸于忧思之中。

这是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的第一首,全诗写“忧思”却并未点明忧思的缘由,只是让我们看到一个陷入深深忧思的人。这样的风格,正能很好地代表《咏怀》组诗,它们向来以隐晦难解著称,所谓“阮旨遥深”,“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咏怀其一阮籍(咏怀古诗翻译及赏析)

诗人阮籍列名“竹林七贤”之中,他们是魏晋名士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可以说身当乱世,曹魏皇室与未来建立新王朝晋的司马氏集团激烈互搏,文人名士身处其间,难以超然;即以阮籍言,其父亲阮瑀是曹操的幕僚,与曹丕、曹植兄弟相游处,阮瑀去世较早,阮籍幼年颇受曹丕兄弟的照顾,在情感上倾向于曹魏政权,而政治上司马氏集团气势日盛,真是依违两难,他的诗里有句云:“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阮籍为免遭到杀身之祸,从不表露自己的政治态度,其谨慎当时是出了名的,连司马昭都说:“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他的好友嵇康也说:“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

这么看来,后世读者知其忧思而不知其所以忧思,实在是诗人有意为之的结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271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喜迎中秋节假期问候短信

       1.喜迎中秋节假期问候短信   1、中秋夜,月儿圆,月饼拿来团一团。美嫦娥,望人间,千里相聚最是难。你和我,有手机,发发短信不图玩。八月十五送祝福,万水千山都等闲。中秋要快乐…

    美文 2022年12月7日
    32
  • 外出旅游专用句子文艺范 假期旅游的朋友圈小句子

    1.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做一个温暖的人,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 2.落日像一个句号,对每个人的白昼做了小结。 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4.你的负担将变成…

    美文 2022年11月9日
    48
  • 关于形容都市句子 繁华都市的句子(精选26句)

      一)就像一个房间连接并通向另一个房间一样,每个欲望都连接并通向另一个欲望,但它永远不会把我们带到一个开阔地带。   二)女人们用尽浑身解数想认识帅哥或是王老五,但真正适合你的是…

    美文 2023年1月29日
    36
  • 写西瓜的句子

      1、爸爸买来一个大西瓜,它长得可爱极了,又大又圆,像个大头娃娃的脸。它穿了一件绿色的带黑道道的衣服,脑瓜顶上还长了一个弯弯把儿,就像小女孩头上的羊角辫。   2、我用手拍了拍西…

    美文 2022年10月22日
    48
  • 纳兰容若诗词唯美

    纳兰容若诗词唯美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纳兰容若诗词唯美,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篇【1】:纳兰容若诗词唯美  【篇一:《相见欢…

    美文 2022年12月2日
    46
  • 2021年晚安唯美句子

    秋天到了,夏天的不甘该通通放下了。2021年晚安唯美句子分享给大家。 1.无人做你的光芒,就自己照亮远方。晚安! 2.披星戴月,路过山水,祝自己与温柔重逢。晚安! 3.很多话说出来…

    美文 2023年2月17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