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梦》,让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又让多少人们为之落泪。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是千古绝唱。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与发现,书中的细节刻画尤其令人叫绝。它将封建社会下大家族的礼节、制度、日常的吃穿用度一一向我们道来,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书的各个角落,不会让人有为了说而说的赘述感。每个细节都很到位,一切都显得无比自然,让你改不动一个字。

先用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药方来说,它的配置极其繁琐,且有的材料如“小雪”当天的雪十二钱此类,是可遇不可求的。可薛家配置好冷香丸只用了一两年的时间,明写药方,却暗示了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富贵,同时通过薛宝钗吞食冷香丸说明她压抑自己天性的事实, “一箭双雕”这便让人不得不佩服了,更何况全书处处有这些细节呢!

曹公在书中的伏笔也为一绝,脂砚斋说他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可能不经意间的玩笑,又或是气话,便一语成谶。像是姑娘们的灯谜,元春的谜底“爆竹”便是她得宠一时,但是一瞬后就“回首相望以化灰”惨死的谶语。探春的谜底“风筝”,便是她未来将远嫁的证明。正是这样一步看十步的长远目光,才让红楼的情节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很多人谈到《红楼梦》都只会说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但我想说的是《红楼梦》是一本格局十分之大的书,即使八十回后的文稿丢失,也无法遮住它的光芒,里面不仅有故事,也有芹圃精湛的语句,有令人叫绝的细节与构思,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记载,有当时政治的述论,而绝不拘泥于宝玉和黛玉两人的爱情故事,《红楼梦》是那个时代各方面的集大成者,它所述的人情世故和家族悲剧,也绝非只是为悲而悲,而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优缺点,是立体在书中生活的人。这才是《红楼梦》之所以为名著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刘姥姥这个角色过没有,在我看来,这个人物的刻画及其立体且优秀,而且为书里增加了一大批亮点。

可能大家想到刘姥姥,印象中大多停留在她进大观园闹笑话上面。但我说的亮点不在此,其实如果你仔细阅读原著,会发现刘姥姥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不同于王熙凤的精明,刘姥姥身上带的那种庄稼人特有的狡黠,她来贾府是“打抽丰”的,也就是求接济。刘姥姥是有求于人的,所以她清楚自己的定位,在贾府里逗老太太开心,老太太让她在大观园里作陪,她便毫无包袱地插一头花,在行酒令时故意说得让全场哄堂大笑。凤姐为了博老太太欢心故意给刘姥姥准备大酒杯,刘姥姥看出来也接受了。老太太是个明白人,自然是图一乐,但难免也有人会看不起她。黛玉就叫过她“母蝗虫”,妙玉更是因为刘姥姥用过便直接弃了她用过的杯子,尽管那杯子价值连城。

可刘姥姥仍然善良对待每一个人,不管是谁,即使是丫鬟们也以礼相待,这是她作为庄稼人的一份淳朴,也是她走时连平儿都将自己的私物赠予她的原因。人际交往,有时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在八十回后的情节里,刘姥姥肯定还有关键的戏份,在巧姐的判词中,有“偶因济村妇(又作“济刘氏”,指向更明确),巧得遇恩人。”的句子。所以,刘姥姥她在贾府败落,会倾力救人,回报贾府的恩情。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她在虎口中救下了巧姐,让巧姐成为“十二衩”里在贾府落败后的幸存者之一,这些种种又让人看到她淳朴、憨厚、善良的一面。更加让刘姥姥这个人物丰满起来,令人不得不对曹公佩服的五体投地,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很奇怪,为什么在八十回后的剧情里用“基本肯定”“会有”这样的词汇,也有人会觉得书里的配角不用这样分析。实际上,八十回后的内容非出自芹圃之手人尽皆知,而程高本的续文也是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结局。我看过刘心武先生的红楼剖析,也同意他关于续作的观点,其实这个版本的很多地方与前文不符,中间也是疯狂的崩人设,像宝玉突然间不反对上学了,贾母不管黛玉的生死,促成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认真看过前八十回的应该都可以看出贾母是宝黛党),前面的众多伏笔到后续的四十回集体掉线,弄得一些线索没头没尾的。大家有自己的续书自由,但毕竟续作者不是芹圃本人。所以,我的个人提议是当同人文看就好了。

文学的长河繁星闪烁,而《红楼梦》无疑会是那璀璨中的一颗。纵使有存在争议的部分,却不影响它的价值。里面的人、物、景、无一不穿过时光,成为一代代人心里的经典。书中人物的悲剧,也引得多少人为之叹息。

终了,是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

到底,是望山中高士晶莹雪,念世外仙姝寂寞林。

一纸红楼千古梦,悲歌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281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有感400字

    “三人行必有我师”之启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他如此博学,还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精神十分可贵。但更为可贵的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36
  • 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600字

    【第1篇】 水珠从一片翡翠般的叶子上流过。是疾步的,只一眨眼功夫,不留任何痕迹。事情好像未曾发生,却总觉得心里有一条河在缓缓流淌。 这短暂的瞬间,或许你未曾注意。但人的一生中,或许…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21
  • “阅读”古都西安有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前几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以“访古都西安,品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学生干部夏令…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41
  • 《夏洛的网》读后感四百字

    【第1篇】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夏洛的网》,它是一本关于生命、、爱与忠诚的书,讲了一头猪和一只蜘蛛的故事。一则童话犹如一副画卷,赏心悦目;一个故事犹如一汪清泉…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83
  • 观《疯狂的新娘》有感400字

    在期间,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叫《疯狂的新娘》,这部电视剧让我感受深刻。 这部电视剧先讲了沈云娘嫁入傅家后被婆婆的一再欺辱,沈云娘之后疯了二十几年的事,又讲了沈云娘的儿子傅念文复仇…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79
  •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000字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000字! 马尔克斯的书总会给人一种厚重、真实却又遥不可及的感觉。仿佛一直置身于西班牙那种魔幻的色彩之中。不管是《百年孤独》还是《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完这…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