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摘抄(乡土中国笔记摘抄及赏析)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

这本《乡土中国》,用理性的笔触探索中国大众心理,堪称洞察中国人性的经典之作。

1.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2.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3.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

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确实不停止的,是追求。

4.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

5.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6.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7.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8.孝是什么?

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

9.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所以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们不会去克群,使群不致侵略个人的权利。

10.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31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愚人买鞋是什么意思(愚人买鞋的故事道理)

    愚人买鞋 很久以前,有一位书生,他整日埋头读书,足不出户。一天,他手拿书简,在屋中踱步,不觉便走到了家中的暖炉边,将脚伸了进去。但他对此却全然不知。不一会儿,一股烟从暖炉边窜上来,…

    2022年5月17日
    856
  • 描写寒冷冬天的优美古诗句

      1、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2、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

    美文 2022年12月6日
    29
  • 原创散文诗《让我的思绪,在秋的静夜里》

    在秋的静夜里, 我躺在用诗行折叠的船儿上。 任思绪在缀满星辰的波光里荡漾! 月光下那两岸的杨柳, 在清风中扭腰弄姿, 勾引小船上的人儿久违的情愫! 使这平静的水波涌起层层涟漪…… …

    美文 2020年3月4日
    699
  • 四字词语藏头诗诗歌

    四字词语藏头诗诗歌   (一)   绵情绵意满心怀,   绵雨绵风细细来。   不再迷茫知有爱,   断绝疑惑最应该。   (二)   魂梦相依好可怜,   归来不见旧约言。   …

    美文 2022年12月28日
    45
  • 2019春分朋友圈心情说说大全 春分节气微信简短说说

    1.春分到绿芽长,长出你身体永健康;莺歌燕舞齐欢唱,唱出你幸福万年长;百花齐开放,开出你开心快乐真舒畅;发条短信祝福你,祝你万事如意! 2.春雷一响轰隆隆,震开百花香满园,春雨一洒…

    美文 2022年11月10日
    34
  • 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古诗词,百读不厌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并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除了要写得好之外,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

    2022年5月23日
    1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