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之志的意思是什么(鸿鹄之志意思及出处)

鸿鹄之志的意思是什么(鸿鹄之志意思及出处)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鸿鹄之志,意天鹅之志向,因天鹅飞得高而远。比喻人志向高远。

出自于《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之志的意思是什么(鸿鹄之志意思及出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一说今河南方城)人。他年轻的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曾经做人家的雇农,替别人耕地。有一次,陈胜把农具往田埂上一扔,忿忿不平地在那里发呆。他对和他一块儿耕种的人说:“我们大家日后如果谁富了,可千万不要忘记了在一块儿耕种的这些穷哥们儿。”听了陈胜的这些话,那些和他一起耕作的人笑着说:“你给人家当雇农,怎么会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鸿鹄之志的意思是什么(鸿鹄之志意思及出处)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地方官员派了两个军官监押900名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戍边。陈胜、吴广也在被征发之列。然而,军队行进期间,突然遇上大雨,道路被淹,无法行军。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被征发的民夫如果误了期,就要被杀头。大伙儿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说:“误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二世是个小儿子,本来就挨不到他做皇帝,该登基的是扶苏,大家都同情他。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立过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条好汉,现在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活着。要是咱们借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会来响应我们。”大家都很赞同。

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他们利用当时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在一条人家网起来的鱼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去,剖开了鱼,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

到了半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是又惊又害怕。

陈胜把押解他们的官员杀死后,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就这样,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在大泽乡领导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327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鹬蚌相争的寓意及道理)

    鹬蚌相争 两汉:刘向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

    美文 2022年7月3日
    118
  • 人世间经典句子大全(梁晓声人世间经典句子)

    旁白: 1.青年之所以谓之青年,乃因有青春为伴,而青春之所以宝贵,乃因它和种种的希望如影随形。青春像吊兰,吊在半空中,也能开出特有的花来! 2.身体可以疲惫,生病乃至受伤,但精神绝…

    2022年6月23日
    344
  • 和爱人分开舍不得的心情说说 舍不得离别的心情短句

    1.过去就让它过去吧,那是属于我们的回忆,我们要各自向前看。 2.茫茫人海,让你我瞬间相聚又瞬间相离,然而你我的心永远相知与默契。 3.我所认为最深沉的爱,莫过于分开以后,我将自己…

    美文 2022年11月9日
    42
  • 有关母亲河的诗歌和文章(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古人描写黄河的诗词你知道多少? 《书河上亭壁》 宋代: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2022年5月28日
    316
  • 送给喜欢撒谎的人的说说

    谎言生谎言,谎言世代传。下面整理了一些送给满嘴谎话的人说说,我们一起看看吧! 1、当一个人说谎成性,在任何时候,或者扮演任何角色时,谎话优先。 2、说谎的人只会使自己受辱。 3、吹…

    美文 2023年3月3日
    28
  • 曾今高中诗歌

      曾经以为路途似锦,   如今却渺茫而不可触及……   是当初的狂妄自大,   还是自己的好高骛远,   或者是不自量力?   曾经以为自己是那么绚丽,   如今却只能在角落哭泣…

    美文 2022年12月6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