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别人都这么叫他。
据他大学老师回忆,他的真名叫孔丘。
大学期间,学富五斗,才高八斗,自比“美玉”。
毕业论文《论以德治国》还获得了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论文奖,并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有同学跟他开玩笑,如果真是美玉,“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孔子说,当然是卖了,当然是卖了。“我待贾者也!”
他迅速在电脑上打了一份求职信,报所学专业是行政管理,就业对口部门是政府机关。
求职信上结尾写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是说,如果谁用他治理国家,一年时间差不多就会有起色,经过三年便会很有成效了。
呵,口气不小。年轻人嘛。
他还是很有理想的年轻人,正人君子。
针对现在世风日下,他信誓旦旦地说,“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意思就是不会同流合污了。
偶喜欢。
首先,孔子去了当时经济最好的山东,他通过关系找到了齐景公。
齐景公招待了孔子,说,你的待遇可没有姓季的高,唉,“吾老矣。不能用也”。
现在工作难找呀,又跑了其他几个地方,做火车都快把列国周游遍了,但全碰壁了。
最后没了盘缠,孔子只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个叫鲁国的小地方,不过心高气傲地他实在受不了那个姓季的整天围着裙子转,不好好上班。
经过这番打击,孔子当初的雄心大志凉了一截,大叫,“莫我知也夫!”;
又说,“知我者,其天乎!”
还向其他同学抱诉苦,“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怀才不遇呀。
他的同学都劝他,还是回家种田吧,要不下海经商。
孔子愤怒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还说,“学而优则仕”,不出来做官对不起政府对我这么多年的培养。
怎么能为了自身的清白却破坏了跟长官的关系呢。
郁闷了一段时间,孔子决定不能这样继续下去,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即使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
于是乎:
一听“君命召”,不等车来就小跑去;
积极“见南子”,行为不正也去拜会。
争权夺利的季氏家臣阳货见劝,“诺,吾将仕”;
图谋叛乱的公山不狃占据费邑,“召,子欲往”;
凭借中牟据点谋反的晋国佛肸,“召,子欲往”。
他的同学都看不下去,质问他,“你当初是怎么说的,咋的变成这样啦?我们鄙视你。”
毕竟是饱读诗书,孔子辩解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是说,我难道是只匏瓜吗?怎么只能够挂在那里,不想有人来采食吗?
还说,哪个谁谁不是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吗,我也可以这样呀。
可惜的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下,一大批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巧取豪夺、贪污腐败、鬻爵卖官的小集团、小势力纷纷倒台。
到头来,孔子只落得个“累累然如丧家之犬”的下场。
即使终无所成,孔子也不改其用事行道之初衷,开创了一个民办大学。
还是老本行,教授内容也是以如何为政致仕为重点。
有一次,他对学生说,你们去考公务员吧。他的一个学生说,“吾斯之未能信”。
是说,现在社会太黑,对做官没有自信,不想考。孔子听了哈哈大笑,很高兴的样子。
学生反问他,“子奚不为政?”,就是呀,你为什么不从政呢?
孔子说,古人说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
感谢您访问:
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16175.com/35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