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有感1000字

在一千年前,司马光撰写了为后人所铭记的绝唱:《资治通鉴》。千年后,当我们翻动书页,去品味那尘封已久的书香、史香的时候,不禁感叹:此真经典矣! 

经典,就是永恒。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王朝的兴替、历史的变迁,就是一面面镜子,我们用这面镜子去看过去,去看现在,去放眼未来,去吸取教训,去超越历史。 

有人会问,知道历史有什么用?的确,读了很多史书的人会有常人不曾有的感觉,俗人称之为“迂腐”。真是这样吗?举一个例子: 

长平之战,赵括犯了兵家大忌,导致士气低迷,士卒无心再战。又胡乱出军,终于大败,四十万军队成了白骨。可是,在为赵括惋惜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中思考,得到教训:轻敌为兵家大忌,搞好人际关系,稳定军心更是非常重要,这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因此,以史为镜,不单单可以知兴替,也可以明得失。 

梦回千年,风沙铺面,大梦觉来,始为乱世。因为是乱世,便涌现了许多乱世之奸雄;五谷丰登,民心归附,始为盛世。因为是盛世,便涌现了许多治世之能臣。司马光,便为我们展示了这一个个朝代,它们的荣辱兴衰。 

感谢司马光,是他,让我们穿越几千年的尘埃,去看被掩盖的真相,去了解往事。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是宋神宗的话。作为一个皇帝,应该去“鉴”哪些往事呢?应该怎么“鉴”呢? 

司马光告诉他,应该做一个像唐太宗一样的人,爱民如子,把重心放到生产上,要让北宋变成盛唐一样繁荣的帝国。这就叫做“鉴于往事”。 

司马光写的历史,不再是枯黄的纸页,不再是无聊的说教,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是真正的案例。这,才是历史。 

《资治通鉴》上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心头一颤:“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这就让我想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民不聊生的景象。然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诸侯们的穷奢极欲,导致“名器亡”。以史为镜,我们真的应该去思考这些问题。 

千年后的我们,在赞颂,在品味赵武灵王,品味商鞅,品味李世民的时候,除了要感谢专属于那个朝代的史书,是否还要感谢司马光先生?我们不应该忘记,一千年前,有一个人,为了告诉后人真相,为了写一部专属于自己、专属于历史的史书,呕心沥血,用了十九年。 

后来人,可以通过这部伟大的史书,在一张又一张纸背后,挖掘智慧,发掘真理,真正做到“以史为镜”。甚至,超越历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654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1000字

    【第1篇】 一个能够偷别人影子的小男孩,看见了别人的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每天,在我们身上,会…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81
  • 红楼梦读书感受500字

    读《红楼梦》后感  其实,我已经读过红楼梦,当时我囫囵吞枣并不认真。  今天我又拿起《红楼梦》这本书,当我这次读完以后,泪水已经掉落在书上了。  一曲红楼梦,似梦似幻似谜,亦真亦假…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89
  • 《铁杵磨针的少年李白》读后感400字

    有这样一篇名人成才的故事,题目叫《铁杵磨针的少年李白》。这篇名人成才故事们看过,尤其是主人公――李白。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有“诗仙”的美称。故事讲:有一次李白的要出远门,叮嘱…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89
  • 《放慢脚步去长大》读后感300字

    今年的的一天我参加了凤凰书城的一个讲座,得到了一本书―《放慢脚步去长大》。 这本书主要写了杨等等在小学六年时光里的酸甜苦辣,她在和家里的生活记录。杨等等的―唐妮,她具有十二年《少年…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06
  • 《曾在天涯》读后感1500字

    《曾在天涯》读后感1500字: 这部作品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在海外并不美好的生活现实,表明了什么是爱情,婚姻,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在价值观上的挣扎。 林思文出国之后从一个贤妻良…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6
  • 《班长坐在我身后》读后感600字

    我心目中的“路小路”和“王小天”――读《班长坐在我身后》有感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商晓娜写的《班长坐在我身后》,不仅被那幽默滑稽的故事情节笑破肚皮,而且颇有感触,感慨万分。 当我拿到…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