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家》读后感1200字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同时,《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族溃败的杰作。

《家》与《红楼梦》不单是内容主旨相契合,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取材源于作者本人的生活,有自传的性质。《家》中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大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字字句句浸透了作者青年时期鲜明的爱与恨。高觉慧像是巴金先生的影子,高觉新则是其因破产而自杀的大哥的映照。

作品中一个个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其原型多是巴金所熟悉的人,故而栩栩如生。巴金曾说过:“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由此可见,作者丰富深厚的人生阅历,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重要先决条件。

除此之外,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对人物的塑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某个特定时代中的角色往往有着一些相似之处,这是由社会背景所决定的。例如《家》中的青年们大都有见月伤怀、感花流泪的“时代忧郁症”,但他们的性情又因身份、阅历、教育的不同而有着多样的色彩。

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是《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作品通过不同性格的反比,相近性格的类比,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境况中的自比,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复杂性,以及人物性格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比如,写三兄弟都不相信“血光之灾”的鬼话,但觉新“担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泪依从;觉民要觉新去讲道理,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于是三人的性格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同时,三兄弟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觉新爱的是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却因长孙的身份无法自主婚姻,像傀儡一样,被支配着同意了李家的亲事,酿成一个爱情的悲剧。觉民与琴之间是新青年志同道合的爱情,他坚决抵抗高老太爷为他安排的冯家的亲事,誓要与心爱的琴在一起,也如愿以偿地有情人终成眷属。觉慧爱上的是丫头鸣凤,主子与仆人间的爱情较之于其他更加难以有完满结局。鸣凤被许给了冯家做小,她本性的刚烈让她在反抗无果后毅然决然地带着对觉慧的爱自尽了。可觉慧,一名新青年,却因鸣凤被许给冯家而选择放弃她,放弃爱情。可见觉慧的“新”,还是没有改到骨子里的。三人身上的纠缠与矛盾,由此被淋漓尽致地摆在了读者面前。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喷发出应由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794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漫威之父》读后感400字

    成功秘籍 ——-读《漫威之父》有感 蜘蛛侠、绿巨人、美国队长、神奇四侠等超级英雄,你知道是谁创造出来的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漫威之父—&#8212…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75
  • 《最后的獒王》读后感500字

    【第1篇】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存在着多少食物链,各种各样的中发生过怎样的夺王战争。在鸟语花香的院子里,静静地看着《最后的獒王》这本书。我仿佛也身临其境来到了翠色欲流的草原那惊心动魄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80
  • 读《宝藏》有感500字

    宝藏就在我们身边 __读《宝藏》有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个,我读了很多书籍,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一天,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打开了米歇尔.普西的《宝藏》这本图画书,书中有…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1.3K
  • 《因为是医生》读后感1000字

    《因为是医生》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场战役,一场从死神手中夺取镰刀的战役,没有预演,没有安排,大家心照不宣地站在属于自己的阵地上,每个细胞都透着紧张,但手脚没有丝毫慌乱。——题…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16
  • 我和小素读后感2000字

    人间大爱催“我”成长 ――读《我和小素》有感 庚子鼠年前夕,当人们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地穿梭于商场超市采购年货之时,一场突如其来,不明身份的疫情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当它以迅雷…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51
  • 《棋王》读后感400字

    《棋王》是作者阿城的成名小说之一,也是中国小说史上里程碑一样的作品。阅读这部作品,不仅让我见识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更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 本书以第二人称的视角,详细地描写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1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