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高三的魔鬼般的生活,踏入向往已久的象牙塔,当然这里面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朋友进入自己理想的高校,有的则比较失望,这失望来自于多个方面,有的是因为学校三流,有的是学校环境不理想,有的又是宿条件太差(比如我大学时候),但是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每个大学都出过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先进工作者、教授、白领、大款,每个学校也同时出过贪官污吏、腐败分子、职业骗子、杀人犯、妓女、自杀的。
关键看你怎么规划自己的路,自己要怎么走。
所以,无论你对学校的印象如何,进入大学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整心态,先打消自己的优越感,大学生没有什么了不起,去年到处为民工维权,拿天津为例,民工每天的“一工”算一百,一个月少说2K,是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两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打消优越感的同时,接受学校的一切,慢慢的,也许你会发现,她还有很多底蕴没有被你挖掘。
虽然我讲的是职业规划,但是我还是劝大一的新生不要做任何的规划,也许我的这个理论让一些朋友无法理解,还是待我慢慢道来。大学毕业后面临着几个方向,找工作、考研、出国、待业、混···但是每个方向,都是我们未知的,也都是无法预料的,有的学生大一一进来就抱定“我这个大学不好,我一定要考某某研究生”这样的态度,其实也欠妥,每一个方向的发展,都是跟自己的机遇、性格、爱好等等各项因素结合起来的,不能在还不是那么了解自己在大学中的生活习性的情况下做决定,因为一旦在大学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方向发展,失去了目标,大学生活一下子就会陷入危机,颓废,茫然致使失去动力,沉浸在游戏中,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大一时候还信誓旦旦的要如何如何,大二就换了个人,变成了某网吧常客。
那么我给大一新生的建议就是–尝试,不停的尝试,参加学生工作,参加一个甚至多个社团,最好还是不同性质的,此时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工作做好、锻炼自己能力,而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挖掘自己的特长,我的特长是在组织管理上,还是与人沟通上,还是攻克技术上,你接触的面越广,被挖掘的才能也越多,同时犯的错误也越多,收获的经验也越多。这样,也给我们的大学生活定义了一个快节奏的生活基调,当我们习惯了这样忙碌的生活时,以后再决心专一做某事,也会轻松许多。
说到社团,我也有自己的看法,社团不在大小,不在是否是学校的A级,往往A级社团比政府机关还腐败,就像选择企业一样,关键看这个社团的文化,文化来自与几个核心组织成员的素质与眼光,如果他们够优秀就跟着他们干,哪怕是开始跑跑腿也没有关系,锻炼一下性格呗。中国大学的社团是做不出哈佛“骷髅会”那样子的,这是国情决定的,所以在这里面无非是锻炼一下社交能力,交一些朋友,不要投资太大,大三的时候就不能在这里面混了,再混,就是不务正业。
关于大一的学业我只嘱咐几点,英语要坚持,高数要学好,课余多看些文学方面的书,什么方面的都可以,看你的爱好,英语和语文是要用一辈子的,在大学生里连话都讲不清楚的人太多了,我面试别人的时候感受最明显。英语是国际性语言,经济全球化已经是趋势了,也是基本工具。高数这东西在以后工作中的应用面很少,但是学好了不会断掉我们考研的后路,事实证明,考研结果高数成绩高的,大多是大一时候积累下来的。
高中时候被压抑的感情在大学这座康乐园里面被逐渐释放出来的,关于感情我不多说,我只说一个事实,大学中在我身边的无数对的情侣中,如果两个人每天吃饭、自习、上课都形影不离的话,女生还好,男生大多没有什么出息的。所以各位无论是认真也好,玩玩也罢,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自己,前途是自己的,依附别人是愚蠢的想法。
每个人在大一时候几乎都走过弯路,希望看到我文章的朋友能够有一点点收获,多尝试,多感受,大一不一定要做长远的规划,认认真真做好每一天,打好基础,以后的选择面就广了。多交一些有层次的朋友,最好是年级比自己大的,广积人脉,以后会有用得到的地方,人家说小布什大学时候没有什么能耐,就是能够叫出哪怕只见过一次面朋友的名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8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