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

当然这只是企业对所录用员工期望的一个特例。

或许你会慢慢发现,一些知名企业开始放弃著名高校的毕业生,却对那些所谓的“二流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大加赞赏。原因在哪里呢?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一般自恃才高,往往肯定的要求高收入,但是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却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那些所谓“二流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一般比较愿意从基础的工作做起,也更容易接受短期的中等甚至低收入。

换句话说,他们可以先低下头,低调的走过毕业后这一段至关重要却又通常令人茫然的磨合期。实际上,毕业后的三五年是个人职业、事业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长远的打算和短期的细致规划。比方说,你将来想成为一个经理人,那么,你可以从业务员做起,可以从技术员做起,参与市场,参与生产,参与管理到最后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懂得销售、生产、了解市场的经理人了。

没错,很多的天之骄子不愿意冒着严寒酷暑跑业务,不屑于跟生产第一线的师傅们一起搞生产,在想象里,大学毕业了,就是坐在宽上明亮的写字楼里面敲键盘或者打电话。

然而,这样是不能把握市场,是不能了解生产的,当然还有财务。如果这些事情的详细环节你没有亲身体验过,又何来将来的出色经理人呢?还有一点,很多天之骄子都会埋怨自己的上级不合格,这是符合人力资源规则的,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是不合格的,因为,合格的时候会升迁到另一个不合格,否则,就是人力资源利用的不合理。

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一: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吃苦耐劳

现在高校科目专业越来越多越细。而社会对非常专业人员的需求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所学专业知识技能面过窄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高校课程开设过于专业和细化,使得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化,如若,不注意自修相关课程知识,将来只懂得、只能解决单一方面的问题,同样不是企业所期望的。没错。很多刚刚进入实习期的大学生都明显的感受到:企业强烈期望每一个员工都是超人——一个人可以兼任N个工作。

当然,在大企业这种现象会少得多,然而,毕竟中小企业才是多数。欲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就需要你在大学期间,丰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毕业后同样适用,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技不压身,将来总有用得到的时候。如果,高校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那是最好了,如若还需要时间,那么,你不妨进行自我培养。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自己主动去补充。大学是一个自由度相对较高的环境,成才与否关键在个人,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重点与“二流、三列院校”所决定。

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二:多才多艺,技有所专,激情澎湃

以上为拙见,希望对在校大学生、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以及正在找工作的所有朋友们有所参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8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将来我们是老板

    将来我们是老板 假如!将来我们是老板,还会想起找工作的这段日子吗?十年苦读,一朝出炉,为了找一份维持温饱的工作,所有的努力都放在一个“求”字上,怎么解释? 现在做梦都是人才市场的场…

    本站原创 2007年6月3日
    2.0K
  • 永不言败,怀抱理想,鼓起斗志向前冲

    小时候学马克思哲学,考试答题经常要用到这样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当时太小不甚理解,老师说重要,所以重要,因为要考试,所以必须记住。长大后,生活的磨难促使自己的心…

    本站原创 2007年8月12日
    1.8K
  • 如何让个人简历彰显你的能力

    如何让个人求职简历彰显你的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分析:1、个人简历填写完整性。换位思考一下,尽量多的把你的个人综述信息传递给你所应聘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让你发出的简历表…

    本站原创 2008年6月4日
    1.9K
  • 祝福2007:你终将成为你希望的那个人

    让2006年拥挤的人才市场和心中曾经泛起的彷徨一起随风飘散,划上历史的句点吧! 2007年,我们一起再上路: 总结经验,罗列教训…… 当我们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本站原创 2007年1月1日
    1.9K
  • 大学生社团市场化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  根据各方面资料显示,大学生社团已成为各大高校校园文化营造的主力军和根据地,其作用和重要性正在被相关部门认识到并重视起来。然而,大学生社团建设却存在一些…

    本站原创 2005年11月3日
    1.6K
  • [求助]职业选择,给点意见

    现在有三个工作可以选择(现在在大连) (我的资料: 女 今年七月毕业于一般的本科院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英语六级,口语一般 成绩优秀  家离所在城市很远) 1.一个大型的民营企业…

    本站原创 2006年12月1日
    1.7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