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700字

《书的味道》

“书也是生活”――《家》读后感

说起书的味道,它不仅仅拘泥于油墨的清香,也不仅仅局限于淡淡的纸香,书之味是生活之味,是书中的酸甜苦辣,是书外的雨露阳光,生活少不了书,书亦是生活。

我与《家》相遇是一个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楼前一排杨树上,竟也闪着零星的光芒,秋风微拂,吹到正坐在书柜旁的我的身上,我亦如往常一样,挑选着书读。“《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我随意地看着,指尖停在一本泛黄的书上。“《家》,会是写什么的呢?”随手翻开它那泛黄焦枯的书页,一种尘香拂面而来,夹杂着书柜里淡淡的木香,竟也让我觉得有一种洗去铅华之感。“啊!”我情不自禁地又仔细闻了闻,或许这就是《家》的味道。

翻开书页,开头就是描写:“风刮得很紧,雪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已是傍晚,路旁的灯火还没燃起”。我脑海中浮现出觉慧觉民兄弟两人的背影,他们亲切和谐的谈话,华美的大宅子,青年们的笑容……与其说是在读字,不如说我在读画,作者的文笔着实细腻,那一物一事的出现与发展,仿佛都在脑海中浮现,甚至于我能嗅到大宅古院里浮动的尘香。

每天晚上,或三五十页,或一二百页,我总是伴着明月读书。《家》的语言很美,很轻,很细,就如同月光洒在地上一样铺在我的心上。当觉慧参加报社,共同游行时,我听到了他们的呐喊,也感受到了拂面的细雨;当琴在灯下读信时,我能听见窗外的蛙鸣,也能触到纸的温度。每每抬起头来,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化了,头上的灯似乎泛黄,窗外的月似乎更清净了,我久久无法从书中回到现实。《家》的文字,一点也不浓,就如清风流水,月光白云,淡淡地,但一直都在心中回荡。书融入了生活,书中的生活亦是我的生活。

《家》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悲剧,亦是一种客观的评述,为了时代的发展,总有些事要发生改变,而改变又难免带来痛苦。巴老说:“我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的。我也曾参加在这博斗里面,我有我的痛,我的爱,我的欢乐,我的悲伤,但我并没有失去信仰,对生活的信仰。”

有时候,望着窗外的,我时常会想,觉慧那一代人的生活是多么矛盾。《家》中所描绘的场景历历在目,那文字也氤氲在心里。一想到《家》,就仿佛闻到那清雅的木香,就想起读书的日日夜夜,就想起书中人们的悲欢离合。这便是生活,这便是书。

书也是生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28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冒傻气的傻丫头》读后感600字

    这个假期,我一口气读完了《冒傻气的傻丫头》这本书,非常喜欢。这本书让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少年成长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德西蕾・皮斯图尔卡的十四岁女孩,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家庭,使…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283
  • 平凡之路——读《城市里的修补匠》有感

    平凡之路——读《城市里的修补匠》有感: 一座平凡的城,一群平凡的人,做着一些不平凡的事。 无论大城,还是小镇,都会有一群修补匠,他们的面前或摆着箩筐,或摆着塑料牌。在寒风中,他们或…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42
  • 《童年》读后感800字

    【第1篇】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童年》。书中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环境让人心酸。他3岁时,病故,带他回了娘家。可惜是个自私…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93
  • 《长征精神代代传――成功的基石》读后感300字

    《长征精神代代传――成功的基石》读后感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长征精神代代传――成功的基石》这本书, 我不禁感慨万千!长征锻炼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勇气和力量,有了长征的胜利…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23
  • 大音希声——读《韩非子》有感1000字

    大音希声——读《韩非子》有感1000字: 《韩非子·喻老》之“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这则故事非常有名,韩非用楚庄王的故事,解读印证《老子》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两句的涵义…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69
  • 雷锋日记读书笔记600字

    榜样少年跟党走,精神永相传――读《日记》有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活雷锋”这个词,那时候我对雷锋叔叔一点也不了解,后来给我讲了一些关于雷锋的故事,我听了很感动,认为雷锋叔叔是一…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