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报告600字

【第1篇】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书报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对于做学问的学者的要求。读万卷书,是让学者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是让学者将学问与实践结合,“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现代,有一个人用他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就是余。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古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这里积蓄了数不尽的文化财富。作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

中国人总是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总讲究“落叶归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游子的热泪,血红的残阳也浸润了游子的惆怅。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的人在科举的作用下,逐渐分散到各地。这是历史的必然。恰巧,农耕文明使得人员的流动性不至于太大,使人最终能荣归故里。因此,也成为无数游子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理想国”。的范围随时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那一间房舍,一座小桥,一株,一种乡音,而变成了一个国家。如今,故乡仍然是海外游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国的边疆。这里,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说,这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恰好是这两种文明的分界线。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游牧文明的本质就决定了它的落后。在数千年的战争中,中原文明没有消磨殆尽,而是日趋完善,都源于农耕文明的先进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游牧文明,中华文明就会“江郎才尽”,最终导致灭亡。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冲突的结果,是双赢。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诞生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对比,最终分析了这几种文化的异同,调查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感到骄傲。因为当中华文化在辽阔江河中熠熠生辉时,其他古文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尘里,只有废墟知晓。文明形态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农耕文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以和为贵的中华儿女,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团结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逐渐推进,现在的年轻人却逐渐迷失了这个优良传统。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作者提倡回归自然,以水为道,回归中华文明的本真。我认为这是极有道理的。

总之,《文化苦旅》这部书,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的探求,体现了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反思,体现了现代中国对于古代文化的思索与融合。这部书,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第2篇】

很早就听说过余秋雨的书。那时还小,但是仅仅从书名上看来,就充满了文化的魅力。《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我被这些书名深深吸引,总想着有一天要读到这些书。

上初中时,读到过余秋雨写的《道士塔》。虽然还不是很明白过去的历史,但是从字里行间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悲愤、痛苦与无奈。读着读着,我仿佛与作者那强烈的情感融合了,也切实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所思所感。虽然我在初中时没有与《文化苦旅》有太多的交集,但是我也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那之后,我一直没有读过这本书,但还是会时常想起这本书。

一个月前,我有幸再次接触到了它。这次我利用了充足的时间来细细品味从小时候就期待着的这本书。

《文化苦旅》的中心思想是文化和生态。文化自然不用多讲,整本书都在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中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这本书也着重强调了生态在文化史中的作用。书中作者认为,一切文明都来源于生态,建立在生态之上。这一点,在书的开头部分“我的山河”就已经提到。不管是西北地区、杭州,还是尼泊尔、太平洋,都处处体现着自然的力量。历史发源自生态,也最终要归于自然。没有文化可以和自然抗衡,这就是作者的另一观点。同时,通过各方文化的涉足,作者在书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肯定。

“人生之旅”也是本书的一个重点。文化苦旅的“苦”,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这里。人生之旅讲述了中国现代一个个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艰难坎坷,也引发后人对当时中国的反思。谢晋、巴金、黄佐临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所经历的坎坷也超出一般人。弘扬美的谢晋因为不符合“工人阶级”而遭冷落;敢于说话的巴金年老力衰仍遭致攻击;黄佐临因政治问题而备受冷眼……发生在那十多年间的事情正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作者将“苦”贯穿于旅途中,用自己的经历来表达自己对艺术、对文化的热爱。虽然他也曾受到攻击,但他总是淡然处之,继续他追寻文化的脚步。我们也应当认真研读他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体会文化碰撞的力量。即使我们没有亲眼见到,也一定能从他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61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无声告白》读后感900字

    《无声告白》读后感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小说《无声告白》封面上的一句话。无声告白,是伍绮耗时六年写的长篇小说。它以年轻女孩莉迪的经历来揭露种…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97
  •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荆轲刺秦王》,里面讲了一个名叫荆轲的人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 燕国的太子丹被秦国作为了人质,他看到秦王嬴政要灭燕国,而且又夺了燕国许多土地,他暗地里逃…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74
  • 亲爱的笨笨猪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大家一定读过杨红樱写的《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等小说吧,那真是篇篇精彩纷呈、令人回味。今天,向大家推荐的就是她写的一本书、也是我最喜欢的――《亲爱的笨笨猪》。告诉…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96
  • 《受戒》读后感800字

    轻描淡写汪曾祺―― 读《受戒》有感 读汪曾祺的集子,便是《受戒》。 读这本书,似乎从来没有什么确切的,计划好的时间――似乎,它也不需要这样的计划。《受戒》里的文章大多短小,于是在多…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168
  • 《红旗飘飘 伴我成长》读后感1500字

    《红旗飘飘 伴我成长》读后感1500字 前几天,老师推荐我们一本书,叫《红旗飘飘 伴我成长》。看着封面上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鲜红的党旗,我的心中不由得生起一种神圣的感觉。 我小心翼翼…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4
  • 《地下室里的黑豹》读后感600字

    《地下室里的黑豹》读后感600字! 作者:是Carol吖 《地下室里的黑豹》小说背景设置于1947年夏天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的最后阶段。主人公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故事以“成年的我”口吻…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