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读后感2000字

与死的哲学–<<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莫里,米奇.阿尔博姆,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在莫里生命中最后的几个月中,联袂奉献了一堂堂精彩的人生课。

生与死,这两个无比深奥的字,蕴含了人生的真谛。古今中外,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绞尽脑汁的想知道这二字的含义,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在我看来,从古至今的所有人中,真正只有寥寥几人参悟透了生与死。“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臧克家的这句话揭示了生与死的哲学: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价值。如果你活着,但却没有任何价值,那生与死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死了,但却为这个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那死与生又有什么区别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生与死只是相对的,死亡便是真正的永生。人只有在死亡的那一刻,回想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声叹息,两行浊泪,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在死亡时人人都是哲学家,在那一刻他们已经看穿了俗世,厌倦了这纵横自己一生的尔虞我诈。俗生浮世今看破,黄泉路上莫回头。或许只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超脱。

在波士顿的一个僻静的郊区内,一位病入膏肓,骨瘦如柴的老人忍受着疾病的折磨,给他的一位曾经的学生讲着自己面对死亡的感受。“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我想他是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我们活着的时候才会更珍惜生活。一旦我们学会了怎样***,我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己以为该做的事。在如今这个高速而繁杂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迷失了自我,心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生活的价值,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们为了迷惑那些戴面具的人而戴上了面具,为了防备那些拿武器的人而拿起了武器。真实的自我在面具下不见天日,在盔甲内固若金汤。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有人在即将驾鹤西去之时,发现生涯中这所有的一切财产、名誉即将化为乌有之时,他们才会真正的大彻大悟,带着微笑安详地逝去。

莫里正是这样,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在得知自己患有不治之症――ALS之后,莫里没有消沉下去虚度自己为数不多的光阴,而是开始用心感受死亡,并想将其传授给大众。而米奇的出现则为莫里提供了契机。在来日不多的莫里面前,米奇就像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莫里在他为数不多的几个星期二中,为米奇上了几堂精彩纷呈的人生课。从死亡到恐惧,从衰老到欲望,从婚姻到家庭,从社会到原谅,甚至到人生的意义,这无一不是每个人的生命中必经的几件大事。莫里认为爱会战胜一切,爱永远是胜者。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是的,相爱或者死亡。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与生活讲和。’”是的,与生活讲和。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简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还有什么?是的,胸怀!莫里老人在临死之前还会默默地为生活在另一个半球的人而流泪。所以,不得不说莫里老人有一个博大、宽广、容纳全世界的胸怀。回想千年之前,一位伟人独自站立在汨罗江畔,身后是狼烟四起的都成,昏庸无能的国君,以及那令他最担忧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他本可以离开楚国,凭自己的才华谋一个职位,但他并没有。他选择了与这个多灾多难的楚国共存亡。“身既死兮魂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是他面对死亡之时,对天地爆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随后便义无反顾的投入滚滚波涛之中……汨罗江的波涛翻滚了几千年,他的故事被传颂了几千年,屈原的死是有价值的。

泰戈尔曾说过:“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是对人生的另一种态度。在面对生与死时,泰戈尔只想活得轰轰烈烈,死得安详平静。人在死亡之时,需要安静,需要静静的聆听心跳的声音,听天地间为自己上的最后一堂课。莫里说过“我想要安详的死去,宁静的死去。”是的,他不想让世界惊惶不安。他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接受它,进入一种安宁的心境,然后悄然无声的离去。

每天晚上,当我睡着时,我便死去了。第二天早晨,当我醒来时,我又复活了。 ――圣雄甘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62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雷锋的读后感范文5篇

      雷锋是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只可惜雷锋的生命很短暂,不然他的一生会更有意义的。下面是范文汇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雷锋故事》读后感1   寒假里,我读了《雷锋…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3
  • 《宇宙未解之谜》读后感300字

    我是个外表文气的女孩,可有着一个古灵精怪的心!平时,最爱捣腾一些稀奇古怪事情,看一些《**大冒险》、《**未解之谜》之类的书籍,都笑我:我的孙女以后想成为家! 笑归笑,我就是喜欢探…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28
  • 灿烂千阳读后感1200字

    我是先看完《追风筝的人》再看《灿烂千阳》的,感觉两个故事都令人震撼,让人深思。我想,没有什么能比战争更加给人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的胜利远远比不上一个失去孩子的的悲痛。或许我们会在各…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537
  •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500字

    读《马兰的孩子》有感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要多读书,多积累。就在前不久我刚读完了一本书-《马兰的孩子》,书的作者是孟奇和杨飞先生,读完之后让…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4K
  • 《龙抬头,猪会飞》读后感600字

    读《龙抬头,猪会飞》有感 期末的结束意味着来临了,推荐了几本书,让我们阅读。在一个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午后,我们踏上了去新华书店的“旅程”。天气很热,一抬头就能看见刺眼的太阳,我真…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317
  • 读《夜莺与玫瑰》读后感1000字

    读《夜莺与玫瑰》读后感1000字: 一直对王尔德心生向往《夜莺与玫瑰》更是他童话的代表,其实童话一直就不是写给小朋友看的。它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同自己心爱的人一…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