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约翰•克里斯多夫》有感1000字

《约翰•克里斯多夫》是一部传记体小说,是罗曼•罗兰艺术水平的最高体现。它规模宏大,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集浪漫主义之大成,创立了传记体小说的典范。的确,与一般小说相比,它更有诗的优美,歌的雄浑。你很难想象,这百万字的长篇,它的艺术水准竟可以保持在一个令诸多文人叹为观止的高度上。与此同时,罗曼•罗兰的批评、剖析、谴责的声音,也如洪钟一般在书中回响着。

人们常常以为,浪漫主义艺术家把自己锁在象牙塔里,住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画几幅《圣母加冕》,奏一曲《梁祝》,难道就能从此穿越到大清去了吗?不可能!罗曼•罗兰与众多最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一样,他有一颗天父般雄健的心灵与广阔的胸襟。他们创造的唯美的浪漫主义作品,就像火炬,照亮了昏沉的现实,让每一片腐烂的尘埃无处遁逃。

如今,或者说是从古至今,有许多伟大的浪漫主义者,他们从来不“穿越”,也从来不在下午满街走;同样,也有许多人以“艺术”的名义,想偷渡到天堂里去。富于幻想、崇尚自由、回归人性,本都是极好的。但,思想与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可以抛弃现实。李白有诗: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他已脱凡尘,遁入仙界,却还是伤痛于洛阳一带叛军的横行、生灵的涂炭。这,是一个真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心灵对于苦难勇敢的凝视与反思。

没有办法,我们需要直面生活,犹如那狂人的双眼;犹如那罗曼•罗兰。社会的黑暗――如果有,社会的血迹――如果有,我们要去看、去擦、去治。不要以为艺术与美会因尘俗而消亡。要知道,《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先给全人类最伟大的杰作,而它,描绘的是屠杀与压迫,却激发我们争取生命与正义。

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是因为理性?还是感性?我们争论了那么多年,应该有个结果了。

原来,理性、智慧使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而感性、爱是我们不滥用理性,并使智慧得以永久的存在而不至于消泯的保证。克里斯朵夫虽是一位艺术家,但他继承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诸多先哲们的夙愿:以人为本、自由无价。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得以兴旺壮大。而要达到它们,作为一个艺术家,就要用无悔的狂热与深情去冲破人为或天然的枷锁。

唯有感性,不愿直面现实,那不是艺术,因为那是无根之水;唯有理性,被顾虑铐住手脚,那不是艺术,是空想。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它生自人类社会污浊的,却洗净了我们心中的愚鲁和自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609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万英镑读后感350字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小说,小说用讽刺揭穿了那些以貌取人、见钱眼开的人。《百万英镑》有着非凡的意义。  文中,主人公亨利是一个老实并贫穷的人,一对兄弟给…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85
  • 《饥饿帝国》读后感1500字

    饱暖才有好生活——《饥饿帝国》读后感1500字: 精装四百多页的书,读到三百三十左右松一口气,后面都是注释。作者从一种诡异的角度来英国历史,那就是食物的发展与变化。从一开始的不拘小…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5
  • 读《万水千山走遍》有感1000字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本好书,是一把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是一束照亮精神世界的阳光。在这个,我翻开了《万水千山走遍》,跟随三毛的步伐,一点一点地跟随她的目光看向纷繁的世界,…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79
  • 《徐悲鸿》读书笔记1000字

    “悲鸿”,听到这两个字是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廖静文女士这样喊起。 徐悲鸿这个让世人敬佩不已的一代画家,一位让妻子一生眷恋的丈夫,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这让我充满无尽的遐想。杨先让老…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656
  • 百慕大的神秘来客读后感350字

    当我读完《百慕大的神秘来客》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振奋――它触发了我对的向往。 这本书大概讲的是:一次,“海洋冒险团”前往神秘的百慕域,解开一条缺失声音的诡异视频的秘密。它们来到了那…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59
  • 《你往何处去》读后感800字

    "哎,尼禄就像狂风,暴雨,火灾,战争或者瘟疫一样地消失了.然而彼得建立的教堂至今还屹立在梵蒂冈山丘上.统治着罗马和全世界.距离古代卡王城门不远的地方,现在还屹立着一座小教…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1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