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比写的好看

陈猛 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00级学生  曾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比赛获辽宁省三等奖,一等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国际三等奖,二等奖;2002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预选赛获“honorable mention”奖;20032004学年度被评为大连大学科技活动积极分子,大连大学“三好学生”并荣获校一等奖学金;2004年获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推荐语:

20009月,陈猛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信息学院。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专业和计算机知识,成绩优秀,计算机专业知识深厚扎实,动手能力很强,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他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成为我院科技标兵。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比赛,获得辽宁省一等奖;2003年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三等奖;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预选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技创新活动。曾经建立了大连大学服务于学生的网站,制作了校园网虚拟拨号软件,参加了《测温系统》、《DNA序列比对》等多项创新课题。这些项目涉及到各个学科和领域,他也不厌其烦地查阅了各种书籍,凭着一种踏实的钻研精神,使得他的眼界不断的放得更高,放得更远。这是推荐材料给陈猛的评语,但实际上他要比这更优秀,他做的真的比我们写的更好看。

 

在高中时,我们只能选择一个生活方式,那就是上好课,考好试。这样才能上好大学,才有好前途,但到了大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做个交际家,纵横稗阖;你可以出国,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本;你可以在这里,为你的人生攒上第一桶金。你可以考研,如果你有头脑,有毅力,有时间。当然,如果上述的你都不喜欢。那么你可以做个麦田守望者,凭着多年积累下来的资本,过着平淡的生活。你可以做个拾麦穂者,用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用平庸来解释空虚……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扪心自问时,无愧的告诉自己,我活得很有意义。

   2004年6月21  在陈猛的办公处,他谈起了他的生活。

初探成长路

记:是什么信念指引您走过这四年的?有什么目标和计划吗?

陈: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令人好奇的,开始并没有什么打算,都是一点点积累的。首先是学好学校里给的课程,其他的都是一步步来的。如果没有较强实力的话,就算一开始有很远大的目标,到头来也会显得是好高骛远的。一进校扬言要怎么样怎么样,而大多中途放弃,这样的例子很多。

记:这四年,每过一年都会让您学到不少的东西,能谈谈您在各年里成长的特点吗?

陈:大一过得很快,好像还没有感受什么是大学的时候,它就过去了。大二开始,就开始参加比赛了,主要还是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第一次参加时,不太明确自己都需要做什么,做得不好,什么奖也没有得。不过,第二次就不一样了,有经验加上已有的知识,那么拼一拼也就得奖了。接下来,都是实践了,什么都有。做起来也很有意思。

他是个专业人才,很优秀

记:您的专业这么强,是得益于您从小对电脑的学习吗?您平时都是怎么学习专业课的?

陈:虽然小时候的积累是很必要的,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专业课我也很头疼的,也许是兴趣的原因,我都用心的去学,并且学的都不错。

记:那么可不可以说就算是不上大学,您也可以这样优秀?

陈:不能这么说。大学里可以学到很系统的,理论的东西,可以感受很多有思想的东西,也许自己学是学不明白的。而且还有很多老师给予指导,还可以跟他们做很多项目,这是锻练,也是学习。不上大学,是得不到的。另外上大学可以给你自信,文凭也是由知识换来的。知识就是力量,在大学里掌握的知识,是一生受用的。我现在仍然要继续学习,否则会被淘汰的,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

记:您把您的电脑等学习资源都搬到这里,这里都成了您的办公室了。在这里学习、办公是基于怎样的考虑的呢?

陈:是为了方便吧,在这里也可以老师做一些项目,其他同学都可以来,这样能加强交流。

记:老师们都说您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问题,能具体谈谈吗?

陈:大多是网络的问题,过去学生处的网页就是我做的。其他的就都是一些小问题了,别的人也可以解决的。比如像做一些幻灯片,都很简单。

记:那么您是通过怎样的途经去推荐自己做这些工作的呢,是老师主动来找您的吗?

陈: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老师可能通过其他的同学得知有我这么个人吧。但如果自己的水平所及,又真有个这么个问题没人去解决的话,我想我也会主动请战,毕竟我可以完成。

#p#副标题#e#

编者小语:

陈猛看起来是个挺内向的人,他是否会主动请战,一直是我所怀疑的。但他又是个“唯技术是真”者,那么我想,到真正需要技术的时候,“要我做”就成了“我要做”了,原因很简单,就为了邓小平他老人家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不考研,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也想过考研,只是英语和数学学得不是太好,中途放弃了。陈猛说,数学与计算机真正的联系在于它们所表现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但计算机是更具有创造性的。也许陈猛说他的数学学得不太好,仅仅是因为他不适合去考试,而不是不适合思考。在考试不能证明他的时候,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去证明自己。环顾周遭,这几年时间已足以证明他的优秀了,那些获得与赞誉足以证明他了。他说,“上研究生,也是做科研的事儿,而现在,我不正做着这样的事儿吗?我不会放弃深造的,就算是没有上研究生。”一个人的求知欲,比一个文凭更值得人去尊敬。有许多人认为学习计算机是很有优势的,可以保证就业的前途,陈猛则以为,学习是无止境的,成功由很多方面组成,也由很多时间段来完成,一个人靠一时的兴起而旋走于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满足是成功的不安定因素,它强烈的刺激着每个人去完善自己,在需求满足中探索那无知的前途。

 

找到了工作,但还是在学习

记:听说您留校了,那就是找到工作了。家里人在您毕业后的选择上,有什么看法吗?对您最后的决定有影响吗?

陈:算是找到了,不过不能进行教学。我也不是适合教学的那种人,也许跟着老师做做项目吧,这是我比较擅长的。家里人都很支持,他们相信我,这是我的选择。

记:社会上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是您在学校里想像的那样吗?

陈:不会一样,需要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像现在对网络的要求就多些,而在大连对程序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就占主导。当然别的地方也会有自己的特点。

记:回首四年,您获得了很多荣誉,有什么是让您到现在都感到遗憾的,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忠告?

陈:遗憾啊,没有太在意。反正什么都经历了。

编者小语:

有鲜花,有掌声,有过太多的荣耀。当然也有考试不太理想的时候,但是当陈猛回首一切的时候,他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他想得到的。也许别人不喜欢他的学习方式,也许他也不喜欢别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标准,成功与否没有一个定论,没有必要守着微不足道的成就,嘲笑别人的做法有多么的不合时宜,多么的格格不入。在陈猛自己眼里,他就这么过来的,平平常常过来的四年,如果算成功的话,也是寂静中的成功。这好似一声叹息,在寂静中走过,用叹息后的解脱来诠释什么是成功。在这种意义下,完成就是种成功。

在老师眼里,陈猛不是个太夺目的人。在成功后,他用一种平静来代替喜悦。在成功后,他是用一种平常心来追逐下一次的成功。在安静中获得成功,在安静中品味成功。陈猛内敛而显得质朴。在平常的日子里,他只像个平凡的人,穿梭在人群中,做着平凡的事,最后完成。所有一切,经过时间的催化才有了不平常的结果。结果就是结果,但别人把它称作成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7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谁能将创业进行到底2:最短的路未必是最快的

    三年前,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做了一项调查,写了一些感受 《谁能将创业进行到底》。 诚然,大学生激情创业无可非议,然而,大多,甚或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创业都已失败告终,甚至个别还因此被告…

    本站原创 2007年9月14日
    1.7K
  • 西部单位招聘活动的印象

      一、招聘单位的招聘行为更加理性化           &…

    本站原创 2007年5月16日
    1.8K
  • 我的2006年得失小结

    2005年12月21日我在2006年计划里这样写道: 第一年(2006年),以深入学习Windows 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自身与二者的交互为核心目标,并尽力学习和掌握企业…

    本站原创 2007年1月2日
    1.8K
  • 求职与招聘的碰撞2:诚信及其它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 说一个面霸被人事经理怒撕offer……事情原委是该女生通过“某些手段”获得面试机会并成功得到offer后在其个人博客上写出了“面试经历…

    本站原创 2007年11月14日
    1.6K
  • 忍耐与等待:最笨的方法也许最管用

     早上,照例会浏览下报纸的标题。无意间看到了这么一个大标题《六个网络精英寻找机会的故事》……我把这张报纸拿了出来。   说的人物是《忍耐:放了10个月录像》的盛…

    本站原创 2007年6月12日
    1.8K
  • 行为、习惯、性格——人生杂谈

    性格决定人生!一般没有疑义。 其实,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定人生! 就是这样!是行为决定了人生! 因为《征途》的火爆,而再次的看了史玉柱…… …

    本站原创 2007年9月2日
    2.0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