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读后感1200字

《哈姆雷特》描写了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取材于公元1200年的丹麦史,莎士比亚的复仇剧在众多的改编中推陈出新,成为戏剧史的一大奇观。剧本开始是丹麦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新国王克劳狄斯(即哈姆雷特的叔父)以杀兄之暴行,夺取王位,霸占王后,并企图置哈姆雷特于死地。克劳狄斯是一个自私阴险的家伙,许多人从恶如流,王后禁不住情欲的诱惑委身于他,而哈姆雷特昔日的情人和也成为新国王的密探,大臣波洛涅斯趋炎附势,为了保护个人的既得利益,变得圆滑世故,失去正直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哈姆雷特由原来是“快乐王子”变成“忧郁王子”,严酷的现实击败了他昔日的梦幻和信念。哈姆雷特在灵魂的提示下得知真凶就是他的叔父,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但由于他的犹豫不决和骨子里的软弱,使得复仇计划一再拖延。最后,终于在比剑的时候手刃仇人,而自己也倒了下去。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1601年完成的作品,当时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初,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在个性解放,关注“人”这一大背景下,莎士比亚创作出这样一部剧本,表现出理想与现实背后的隐患,《哈姆雷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和混乱社会的一种审美参照,正是这样,一个艺术人物开始登上世界文学舞台。 哈姆雷特说: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长满恶毒的秀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这些意象象征性地告诉我们,上帝失落了,而魔鬼却活着,世界变成冷酷的世界,变成一个颠倒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的哈姆雷特却是一个处于理想于现实中的矛盾人物形象,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这些观点和众多学者是一致的,我以为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更有其自身的特点。 哈姆雷特不具备一个王子,未来国王的气度和胆略。哈姆雷特在复仇中一再拖延,错过许多良机,比如在克劳狄斯忏悔的时候,他完全有能力有机会把罪恶的国王杀死,而他却以为克劳狄斯是在向神忏悔,这个时候杀死他不仁慈,会受到神的责怪。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更能反映他遇事的不果断和缺乏勇气。一个王者通常是不讲游戏规则的,哈姆雷特为他所具的人文气质所害,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 哈姆雷特是一个偏激和悲观的人物。他的言行在后来越来越游离于为父复的责任和重新夺取王位的社会责任。在现实的压抑下竟然想到了自杀“早早脱身而去”,“谁愿意负着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流汗?”然而一想到死后不仅要坠入一片虚无的世界,而且灵魂有不得安宁,他在心头又升起对死亡的恐惧。在这样的想法下人就显得十分卑微和不足道,充满了悲观的情绪。 哈姆雷特的内心充满矛盾和斗争。从以上文字中也能看出哈姆雷特心中的这种矛盾心理。在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使他一次次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是这种心理使得复仇成为泡影。这种矛盾心理让他犹豫和悲观,在一次次机会面前,读者比他还着急。 虽然是以悲剧结尾,但我以为,哈姆雷特的使命已经完成,他可以走了。在最后克劳狄斯设下诡计,企图通过比剑杀死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却杀死了和他比剑之人,并在其临死之前得知剑上有毒,拿起剑来结束了恶魔的生命。这一次,他没有忧郁,没有令所有的人失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亲眼看到了仇敌的死亡。我以为哈姆雷特之前一直懦弱和犹豫,悲观和偏激,而在临死的时候,他却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揣着一个真正王子的梦去了。

哈姆雷特就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形象,四百年来任人评说。莎士比亚通过内心冲突个剧情冲突把一个人物推上世界文学舞台,一直受观众和读者的喜爱,言之不尽。在世界文学史上,哈姆雷特这一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人们心里,已经不朽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760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尼尔斯骑鹅记读后感300字

    我看过许多本书,最喜欢看的就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是由【瑞典】拉格洛蓉创造的一本书,是为了教育瑞典儿童然爱自己的祖国。她从教育学观出发,认为只有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国家,熟悉祖…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22
  • 读《高老头》有感600字

    【第1篇】 在看《高老头》时总是不能顺畅的读下去,总是要反复体味,从而也想到了许多,也许是因为巴尔扎克锋锐的语言吧,或者说是一针见血的深刻。 书中最然我感慨或者应该说是让我震惊与愤…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116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500字

    这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是《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非常好看,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环游地球应该非常简单,只要坐飞机就行了。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想法就有所改变了,我才知道在100…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258
  • 轮回不息——《生死疲劳》读后感1000字

    轮回不息,生死皆是疲劳——《生死疲劳》读后感1000字: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书名取自《佛经》“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书中的主角是高密东北乡西门屯…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64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0字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0字: 故事是由一个叫做格列佛的冒险家开始的。 这个冒险家他很喜欢坐船出海去冒险,一天,他遇到了海难,首先来到一个叫小人国的地方,于是他的奇遇经过就开始啦。 他…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18
  •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400字

    《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是我以前阅读的。关于它,我也写过一篇文章。然而,第二次的翻阅,让我有了另一种别样的感觉。 初次阅读,我感到的只是乡下残疾孩子的自强自爱,和他们悲伤的过去与让人…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9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