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王安石破常规》原文和译文

原文
嘉佑中,进士奏名讫未御试,京师妄传王俊民为状元,不知言之所起,人亦莫知俊民为何人。及御试,王荆公时为知制诰,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二人为详定官。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地,复弥之,以送复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发初考官所定等,以对复考之等,如同即已,不同,则详其程文,当从初考,或从复考为定,即不得别立等。是时王荆公以初考所定第一人皆未允者,于行间别取一人为状首杨乐道守法以为不可。议论未决,太常少卿朱从道时为封弥官,闻之,谓同舍曰:“二公何用力争,从道十日前已闻王俊民为状元,事必前定,二公恨自苦耳。”即而二人各以己意进禀,而诏从荆公之请。及发封,乃王俊民也。详定官得别立等,自此始,遂为定制。

译文
嘉佑年间,礼部上报进士名额完后,皇上还没有举行殿试,京城里就谣传王俊民是状元,不知道谣言从哪儿传出来的,人们也不知道王俊民是什么样的人。到殿试时,王安石当时担任知制诰,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两人任详定官。过去的制度规定,殿试举人,设立初考官,先确定等级,再密封好,把他送给审查考官,再定一次等级,才交付详定官,打开初考官所定的等级,用来对照审查考官的等级,如果相同就可以,不同就要审核那进呈的文章,确定按照初考还是审查的等级为准,也就是不能另外确定等级。那时王安石认为初考官、审查考官所定的第一人都不恰当,就在同等级中另外选了1人为状元,杨乐道遵守规章,认为不能这样。两人商议又作不出决定,太常少卿朱从道当时任密封官,听说这事,对同僚说:“两位何必费力争执,从道我10天前已经听说王俊民是状元了,这样的事一定早已定好,两位可惜自找苦吃了”不久,两人各自把自己的想法向皇帝报告,皇上诏令采纳王安市的请求。等到打开密封的名单,就是王俊民。详定官可以另外确定等级就从这时开始。并且成为了固定的制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77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过零丁洋》

    【原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07
  • 潇湘神·湘水流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712
  • 虞集《尚志斋说》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5
  •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芮伯献马贾祸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芮伯献马贾祸   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师伐戎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西江月》翻译赏析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译文]    如今世路艰辛我早已习惯,而湖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9
  • 李公佐《谢小娥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李公佐《谢小娥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太平广记   原文:   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嫁历阳侠士段居贞。居贞负气重义,交游豪俊。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