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阳燧照物》原文和译文

原文
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无所见处,正如窗隙。橹臬腰鼓碍之,本末相格,遂成摇橹之势,故举手则影愈下,下手则影愈上此其可见。(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店,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岂特物为然,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酋阳杂俎》谓海翻则塔影倒,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

译文
用阳燧照物体都是倒立的影像,是因为中间有障碍的缘故。算学家说这叫做“格术”。譬如人摇橹,作支撑的小木桩成了橹的障碍一样。像老鹰在空中飞行,它的影子随着鹰飞而移动,如果鹰和影子之间的光线被窗孔所约束,那么影子与鹰飞的方向就相反了。又像窗孔中透过楼塔的影子,中间的光线被窗孔所约束,也都是倒垂,与阳燧的镜面是凹陷的,当一个手指靠近镜面时,像是正的;当手指渐渐移远到某一位置,像就不见了;超过这一位置,像就倒过来了。那个看不见的地方,正如窗户的孔,架橹的木桩、腰鼓的腰成了障碍一样,物体与像相对,就成了摇橹的情形。所以举起手来影子就越向下,放下手来影子就越向上,这应该是可以看得到的。岂止物体是这样,人也如此,中间不被外物阻碍的很少。小的就把利害互相改变,是非互相颠倒;大的就把自己当成外物,把外物当成自己。不要求去掉障碍,却想看到不颠倒的物象,太难了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78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文集――卷一二二・濮议卷三

      【中书请议濮王典礼奏状】   韩琦等状奏:伏以出于天性之谓亲,缘于人情之谓礼。虽以义制事,因时适宜,而亲必主于恩,礼不忘其本,此古今不易之常道也。伏惟皇帝陛下,奋《乾》之健,乘…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4
  • 屈原列传复习文言文知识点素材

    屈原列传复习文言文知识点素材   《屈原列传》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0
  • 初中新课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新课文言文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童趣》   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6
  •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全词赏析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出自黄升《南乡子·冬夜》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8
  • 《老夫采玉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老夫采玉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28
  • 《渡江》

    陈与义 江南非不好, 楚客自生哀。 摇楫天平渡, 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 日照海门①开。 虽异中原险, 方隅②亦壮哉! 这首诗作于高宗绍兴二年(1130)。前一年的夏天,作者在…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