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英烈寄语诗词(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今天清明节,在祭祖踏青之时,你是否记得曾经的革命烈士?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今天来纪念他们,似乎更有现实意义。

他们不是诗人,却用生命写出最美的诗篇;他们以人格和信念,奏响了雄壮而热烈的音乐。就像烈士殷夫所说,他们是“血液写成的大字”。

李大钊、杨超、周文雍、恽代英、夏明翰、吉鸿昌、黄治峰、熊亨瀚、邓中夏、刘绍南、叶挺……这些滚烫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和缅怀,他们以热血和生命,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今日,王和尚特选取革命烈士的四首诗,附以短评,献给英烈,献给历史,也献给活在当下的你我…… 你还记得哪些革命英烈的诗词作品,请来分享和铭记吧。

祭英烈寄语诗词(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王和尚读诗:清明时节缅怀革命先烈

01.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禁城等水,皆溯流于此 作者:李大钊

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

这是革命先驱李大钊早期的诗作。这首诗以河水起兴,表达他对清朝统治者穷奢极欲,耗费民脂民膏的愤恨之情。

题目的意思是:北京西郊玉泉山上流下的泉水,流经颐和园,潺潺有声,与北京城内的中海、南海与北海,三湖皆通。北京城的河流,均发源于此。

颐和园中楼阁雄峻,绵延数里,遥接京城。诗的起句写颐和园之雄伟壮丽。但是此等宏大园林是如何“惨淡经营”起来的呢?作者以阿房宫来比颐和园,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秦始皇为建造阿房宫,耗费了无数财力物力“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而秦始皇也“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祭英烈寄语诗词(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王和尚读诗:革命先驱李大钊

对比颐和园的建造,李大钊特地指出“苦经营”,用语非常犀利。慈禧太后为过寿,大兴土木,挪用建设海军的军费建造颐和园,致使北洋海军力量大为削弱,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因此,“苦经营”三字,既包含无限悲愤,也充满对统治者自私、骄横且无能的讽刺。

虽然旧事已去,国家依然腐朽糜烂至此,怎能不让李大钊心怀愤懑?因此他在诗中说“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潺潺河水,冲垮了国人的自信,也攫取了民脂民膏,更饱含着幽怨与愤恨之情。

这首诗吊古伤今,讽刺现实,饱含无限的悲愤与伤感,故而至今读来仍能动人,而诗中弥漫的深刻思考和忧患之心,更不可忽略。

祭英烈寄语诗词(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王和尚读诗:熊亨瀚诗意纵横

02. 客中过上元节 作者:熊亨瀚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

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

1928年11月,革命家熊亨瀚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英勇就义,享年34岁。这首诗写于他正月十五上元节,彼时他正在为革命奔走呼号。这首诗短促有力,充满豪情,充满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上元节至,大地回春,鲁迅先生曾有诗句说“寒凝大地发春华”,而熊亨瀚在起句说“大地春如海”,写得宏阔而充满生命力,春花如海,摇撼天地,壮心如浪,汹涌澎湃。因此,虽然是身处异地,他却丝毫没有孤独悲戚之感,为何?大好男儿以身许国,何必求田问舍,固守穷居?以国为家,更见豪情与壮志。

祭英烈寄语诗词(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王和尚读诗:革命豪情

唐朝令狐楚曾有诗说“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写得也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豪情。此刻“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正是阖家团圆,欢庆佳节之时,他却决绝地远赴他乡,继续从事革命事业。“长剑走天涯”一句,充满洒脱豪情和决绝之心,读来让人动容。

这首诗以大处着笔,笔触壮阔,情绪昂扬,丝毫没有孤独忧愁之态,与百姓的欢乐喧闹对比,更见革命者的决绝与自信。

03. 狱中诗 作者: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是著名革命先烈,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1931年4月在南京英勇就义。这首诗即写于他被捕后。这种事充满慷慨赴死的豪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值得细细品读。

恽代英就义时,年仅36岁,虽然壮年折戟,但他回顾虽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却始终坚守信念,至死不渝。漂泊江湖,为革命奔走呼号,结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刻都身在何处,是否无恙?他转念又想,不论死活,为革命献身都是千秋不朽的伟丈夫!

祭英烈寄语诗词(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王和尚读诗:革命先烈恽代英

此刻被捕,他毫不惧怕,更不把自身安危放在心上。故而他说“已摈忧患寻常事”,摈,弃绝,除去之意。个人生死,不过是寻常之事,怎会放在心上?只须保留一腔热血豪情,慷慨赴死罢了!

楚囚,是一个典故,来自“南冠楚囚”,春秋时期,楚国人被俘关在监狱,但他仍然带着南方式样的帽子,以示不忘故国之意。恽代英用这个典故,正是表达他虽被囚禁,依然坚持信仰,保留着革命情怀和壮志,这种大无畏精神,委实值得敬佩!

祭英烈寄语诗词(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王和尚读诗:革命先烈邓中夏

04. 过洞庭 作者:邓中夏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

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这是一首古风诗,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1933年他在上海被捕,后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这首诗写于1921年前后,期间他为革命工作,曾奔走于长沙汉口,故数日内曾两渡洞庭湖,因有此诗。

洞庭湖,烟波浩渺,波流浸灌,杜甫曾有诗说洞庭湖“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也曾有诗说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当此恢弘大泽,怀揣革命理想的邓中夏自然心情难抑,以诗写怀。

这首诗分为两段,均以“莽莽洞庭湖”起,以“我行适我素”作结,两段诗章法类似,感情却很有层次,显得既复沓回环,又层层递进,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

祭英烈寄语诗词(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王和尚读诗:革命豪情动天地

​以写景之句为例,第一段写洞庭湖“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洞庭湖白浪滔天,在作者眼中犹如恶鬼作祟,挟浪压人。这种压抑的景色,不禁让作者联想起时事,豺虎当涂,万民凄惨,正是这种压抑和逼迫,使作者爆发出激烈的反抗意识,那就是,要像捕杀猛兽一样去对抗,去争取自由和权利。“我行适我素”,正是写出他坚守信念和理想,一往无前的革命战斗姿态。

第二段的洞庭湖景色,却显得绚烂辉煌,作者写道“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秋水共长天一色,彩霞犹如火炬,照耀半个天空。这种景色,暗喻革命力量蓬勃发展,给作者带来光明和希望。因此,他对革命的未来充满信心,虽然此刻遭受挫折,但是他决定勉力经营,绝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这首诗的章法很见巧思,第一段侧重现实的威压,在残酷现实中作者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第二段侧重写未来的光明,虽然革命遭受挫折,但是他依然充满信心,“我行适我素”的叠用,更是不断强化内心,坚持革命道路的生动写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877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一句泪崩的话 伤感心痛的句子有哪些

      1、太阳不是突然下山的我想你也懂   2、我本以为爱情很简单,只要两情相悦。可光有情,什么都做不了。   3、有些伤,是永远不会愈合了。   4、为什么每一次等来的都是失望  …

    美文 2023年2月15日
    29
  • 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名句)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佳节,杜甫十分开心。此时的他刚被拜为左拾遗…

    2022年5月28日
    154
  • 青铜葵花主要内容(青铜葵花梗概500字)

    最近,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少儿不宜描写,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曹文轩的儿童小说《青铜葵花》里有关父女情的描写,有批评指责为“太过露骨,感到不适。” 笔者也很好奇,找来了这本书。 …

    2022年5月26日
    228
  • 关于西湖的诗句有哪些(一句话形容西湖美景)

    1.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

    2022年7月25日
    95
  • 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摘自《目送》 1.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2.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

    美文 2022年6月13日
    175
  • 寓言故事有哪些成语(20个经典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字数不多,言简意赅。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当时,一些辩论家把寓言当成辩论的…

    2022年6月20日
    1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