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随着现代管理的逐步深入,核心竞争力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人为本、实行员工关系管理、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大企业不断涌现,对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日益重视,最终使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浮出水面。但就目前来说,我国企业界的职业生涯规划才刚起步。
一、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尚未完全开展
在最近国务院发表的《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缺乏针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计划在中国企业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将会殃及中国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它们的竞争力构成伤害。在被调查样本企业中,仅15%的企业有明文发布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其中执行有效的只占7.2%;其它的占7.8%。在不同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中国企业中,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欠缺是普遍现象。由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在企业中未能得到有效建立和实施,员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较为严重。
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还不完全透彻
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人力资源精细管理,它寻求的是员工的个人资源与组织的最佳组合。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进行分析,再对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个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自己的一生职业有个方向,从而努力地围绕这个方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走向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不等于人生理想和人生期望也有不同,人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想实现和空想破灭的过程。人甚至还未出生,父母就对其进行了人生的规划。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对子女最普遍最期望的生涯期待。而出人头地、轰轰烈烈地有 番作为也是每个人自我的要求。职业生涯规划立足现实,针对个人特点,着重环境与组织分析。科学的生涯设计,就是让空想从高空落地,让自己的人生价值伴随着职业发展取得最大成就。
3、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旧的就业制度被打破,员工与组织的关系由紧密型变为松散型,由行政安排转为利益拉动。个人择业自由,企业选人自主,以市场来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变得脆弱,相处的周期开始变短,因此,面对快速流动的员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使员工获得最大的发展、使企业取得最大的利益,成为了个人和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没有长期的企业,就没有长期的员工;没有长期的员工,势必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影响。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不仅是一个规划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企业的发展问题。
二、实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条件
1、先有企业的远景战略、后有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没有规划的企业如同一艘没有航向的轮船。企业没有发展的目标,何谈个人的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生涯规划与企业生涯规划的结合。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充分理解组织的愿景,把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组织发展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职业生涯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专业技术。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务,需要扎实的管理基础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其一,职业生涯规划是管理工作的锦上添花。如果企业的管理散乱、不成系统,东一锤西一棒,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必然是狗尾续貂、不伦不类。
其二、职业生涯规划是利用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分析工具,来针对个人和组织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它的结果相对于一个组织也许是轻于鸿毛,相对于个人是重于泰山,因为很可能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特别慎重地对待。这些分析工具的运用需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培训,是一门专业技术。缺少这门专业技术的相关经验来做职业生涯规划,只会庸医误人。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就目前来说,仍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与其他工作一样,职业生涯规划同样需要抓住根本,以不变应万变。
1、认识自己远比认识他人更重要
认识自己不仅是方向问题,也是动力问题。老子说:知人者胜,自知者明。孔子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己知。后人也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如何认清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过专业人员利用专用工具对自己的资源及其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来作出结论。这些结论的得出,根本的一点就是使自己找到一面镜子,可以客观地看待自己,什么是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什么是自己的弱项和劣势,自己该怎么去发展。把自己看清了,就是让空想从高空落地,一步一个脚印,勤勉务实,不断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2、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问题是方法问题。追根溯源,循着人生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态度在其人生过程中起的作用。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决定一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就应当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认知态度。
人的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坎坎坷坷、一波三折的。春风得意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遭遇逆境时应当坚忍不拔、执着努力,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是对基本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胜不骄、败不绥,目标坚定、沉着坚持的人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建立人生的认知态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认知的方法,从一个企业来说,把员工的态度端正过来,予以积极引导,使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不仅会增加合力,强化执行力,更会提高的工作能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正能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因素不仅是学到的知识,更有在学习和生活中锻炼和积累出来的人格魅力、处事经验和处世哲学。
3、能力使用与潜力开发相结合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只是浮出水面的一角,更多的潜力正是淹没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潜力,潜力一旦得到挖掘,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形成超强的能力。因此,应当把能力使用与潜力开发相结合,把开发潜能作为提高能力的关键手段。提供机会,强化培训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保证。
所谓机会就
是提供认知的平台,开阔视野,以外在的新颖来刺激思维、激发潜力的释放。面临
新的环境,人必须适应,适应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新的环境一旦适应,新的技能也就掌握。因此,岗位交换是提高能力和挖掘潜力的重要手段。
而所谓的培训就是尽快适应变化的补充。环境变了,需要个人技巧的快速应变。培训就是加快应变的速度,提高应变的技巧。因此,不断找出能级差,适时进行培训,既是能力的提高和对潜力的挖掘,也是对员工职业生涯的一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