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的夏天》读后感800字

一眼看到《暴风雪的》,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既然是为什么还会有暴风雪?莫非六月有大冤?我自娱道。

带着一份浓浓的疑惑,翻开书的扉页,随着翻卷的书页,心中才明白:这是一本科学考察科普读物。记录了1984-1985年南半球的,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配备了两艘万吨考察船和直升机、登陆艇、运输艇以及大量仪器装备,横渡风急浪高的太平洋,闯入冰山出没的南极海域,前往地球最南端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南极洲,揭开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首次南极考察的序幕。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在很短时间内在乔治王岛建起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站――。这次科学考察活动,使世人看到了中华民族一旦摆脱思想的桎梏所焕发的巨大创造力,看到了中国人为振兴中华勇敢地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全书通过作者亲历亲为的科学考察经历,用科学的眼光和文艺的笔法表现科学考察的过程,读来身临其境。 

仿佛一下子感受到:漫天飞舞的,呼啸而来的凛冽寒风,雪地上摇摇欲坠的小帐篷,在惊涛骇浪中苦苦挣扎的船只,海滩上憨态可掬的企鹅和胖乎乎的海豹,在冰壳的包裹中透出一线绿意的地衣,以及许许多多的叫得出名字或者叫不出名字的熟悉的面孔…… 

感受到:考察队员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充满科学探索的艰辛,失败的痛苦,胜利的喜悦…… 

掩书思来,本书的书名――《暴风雪的夏天》,它不仅仅是指南极的夏天充满了风雪,更是指在南极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我们中国考察队员一颗颗炽热的心,勇于探索的心,就像一样热情似火,就像巍然屹立在菲尔德斯半岛的长城站,永远傲视南极的风霜严寒,傲视着猖撅的暴风雪…… 

由此想到,此假期再次踏入游圣故里,再次聆听着霞客的故事:“不避风雨,不惮虎狼”,“岩泊崖栖,忍饥耐寒”,30多年如一日,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志不变,气不馁,写游记不辍。

古有霞客,今更有“蛟龙”入海,“神五”、“神六”、“神七”“神九”升空,圆了中国人的入海梦,飞天梦。 

对于的探索,不论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还是扑朔迷离的地下洞穴;不论是冰天雪地的南极,还是热浪滚滚的沙漠;不论是深不见底的大洋,还是海瀚无边的宇宙;我们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充满艰险、富有魅力的未知世界中不断探索。 

“读此书收获什么?”我扪心自问。收获的乃是:一颗充满好奇的心、一种坚持的精神,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900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凡卡》读后感作文600字

      《凡卡》一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柯夫写于1886年的短篇小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凡卡》读后感作文一   本学期,我学习了俄国著名作家契柯夫写的《凡卡》一文。…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9
  • 修养身心成就美好德行――读《<论语>十二章》

    学海无涯,人在一生中要学会做很多东西。学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要做一个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样,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50
  • 《爱心树》读后感450字

    孩子需要金钱,大树没有,却给了他苹果;孩子需要房子,大树没有,却给了他树枝;孩子需要船只,大树没有,却给了他自己的树干,大树很快乐……过了很久,孩子已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又回…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244
  • 读《成长的痛苦》有感

    渐行渐远的是隐隐的伤痛……。 那天早上,很清凉,荷叶上似乎还留着被昨夜梦感动的泪珠,晶莹剔透。 其实我的心只是远处安放罢了。这教下的树木,大概是太寂寞吧。阶上的青苔绿绿的,隐去了砌…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18
  • 凿壁借光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读了《凿壁借光》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在西汉时有个贫苦农民家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就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很穷没钱读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机会。等到晚上…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10
  • 《逆光飞翔》观后感600字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这是电影里的结束语,这也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  电影中的裕翔,天生眼盲,…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2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