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系列之二

成功与失败的区别在于,成功者选择了正确,而失败者选择了错误。因此,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天赋相差无几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人生却迥然相异。——(美)雷恩·吉尔森

      晓泽曾在销售方面取得过很多骄人的业绩,他曾如愿以偿地跳槽到一家外企,工作地点也从江南小城换到了北京,事业发展可谓一帆风顺。但在一年多前,他突然感到非常疲倦,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在业绩和情绪的持续低迷中,他走进了北森职业咨询室。

      坐在我面前的晓泽神情中透着一股精明劲儿。他告诉我,父母都是农民,家境不宽裕,对他的最大期望就是能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从上中学起,他就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念书,培养了独立的性格。大学时他学了理工科,但自己并不喜欢,所以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办社团和做生意上了。

      晓泽家在北方,学校在南方,他常常把两个地方的特产运来运去地推销,赚些零花钱。“干这个比听专业课有意思多了。”晓泽现在提起还津津乐道。

      正因为如此,晓泽毕业后做了销售。他先后换了三家公司,都是做化工涂料的销售,每次都是下一家公司将他“挖”过去的。

      “既然做得这么成功,为什么会感到倦怠?发生了什么特殊的事情吗?”我好奇地问。

      “没有。”晓泽摇摇头,“只是我渐渐发现,和生意人打交道多了挺没意思的。我喜欢交朋友,可那些人都太现实……我工作特别忙,总是在出差,所以没什么真正的朋友。”

      你感到生活很乏味……”

      “对!我还喜欢户外运动、旅游,喜欢那种在自然中身心放松的感觉。偶尔有几天假期出去玩,根本不愿再回来工作。”晓泽的语气中透出无奈。

      很多时候,人们的工作倦怠感和自己是否做得成功无关,而是因为这份工作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乐趣。可是,晓泽最擅长的就是销售呀,难道他真正的乐趣不在于此?

      渐渐地,晓泽谈到了上大学时“做营销”的感觉,他觉得最大的成就感在于“解决了自己的贫困问题”,并“帮了家里的大忙”。原来,晓泽最初对销售的兴趣并不是来自于这项工作本身,而是生活的需求。

      在对职业兴趣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虽然很多人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但人们的兴趣侧重点却不同。比如同样做培训师,有人因为“可以对他人进行指导”而喜欢这个职业,而另一些人可能是因为“展示自己”而选择这个职业。

      因此,在帮助求助者探求自己的深层志趣时,需要用到一种方法———经历盘点,让求助者回顾他成长经历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些事件,找出最吸引他的那些东西,而其中共性最多的,就是他的兴趣所在。

      在经历盘点之后,晓泽发现,他对那些能够帮助和影响别人的工作比较感兴趣。然而,随着对自己的进一步了解,晓泽更加茫然了。

      来咨询之前,晓泽原有两个打算,一个是从事和物流相关的工作,另一个是做培训。他认为后者虽然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但因为行业跨度较大,感觉不太现实。而假如做物流,晓泽很可能在五年之内拥有自己的公司,而且能挣很多钱,但他对这样的工作没太多的感觉。

      “你觉得开公司对你的意义是什么?”我继续帮他探索。

      “挣钱。如果有了钱,我就可以少工作,可以买越野车出游。”

      “如果选择了培训呢?”

      晓泽犹豫了一下:“……那是我喜欢的,但我想多挣点钱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做培训肯定比开公司收入少。”

      我告诉他,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都追求着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我是谁”,另一部分是“我有什么”。“我是谁”代表了一个人的本质,而“我有什么”是社会期望和家庭期望等所带来的一个人对外在价值的追求。在职业生涯中,“我是谁”的部分占的比例越大,一个人就越容易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对我来说,做培训是‘我是谁’那部分,开公司代表了‘我有什么’。”晓泽快人快语地接上话。

      “其实,你喜欢的旅游也算是‘我是谁’那部分。在我看来,你是在用‘我有什么’来追求‘我是谁’。但这样,只会离你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

      美国职业生涯大师雷恩·吉尔森曾在他的著作《选对池塘钓大鱼》中描述了一位遭受失业打击的中年人,他在选择职业时说:“许多选择都是在无可奈何的被动状态下做出的。”

      晓泽也几乎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其实,一个人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关心的是“我是谁”,可是父母、社会往往关心孩子“我有什么”。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下,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最容易迷失。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于不惜代价地向社会证明自己,而忘却了真正的需要,或像晓泽那样,将“我只能如此”作为不实现真我的借口。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向社会证明之后再去追寻自我价值,并将两者对立起来。

      不带有社会印迹的职业发展观是虚妄的,远离了自我的职业生涯是空洞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社会价值的潮流不断变化,“我是谁”如同中流砥柱般更显珍贵。因此,认识自己、寻找“我是谁”与“我有什么”之间的联结,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9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前端重构职业规划思考

    前端重构职业规划思考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中学时,想做一名医生;大学时,学了计算机,就这样踏上了IT民工的不归路。有幸进入了互联网行业,成为了一个互联网产品的页面“代码仔”,这…

    生涯规划 2016年2月27日
    5.5K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水利水电工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水利水电工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作者仲青华首先做了较为详细的自我分析,从求职和招聘两方面分析了就业和专业形势和环境…

    生涯规划 2008年12月17日
    2.4K
  • 电气自动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电气自动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作者通过自我分析、职业分析,制定出了自己未来6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的准备工作…

    生涯规划 2009年2月16日
    3.2K
  •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10件事

    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规划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行动,一个过程,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要在做事中了解、体验并形成的,并不能仅仅依据职业测评后的结果就大做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关心自…

    生涯规划 2007年10月30日
    2.7K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最新范文系列六十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最新范文系列六十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最新范文系列六十四,由两篇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组成。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生涯规划 2009年5月24日
    2.3K
  • 大学生的六条发展之路

                   …

    生涯规划 2005年11月4日
    1.7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