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读后感1000字

说实话,对于门和窗的功用,我从未做过深入的思考,因为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好似生活中的阳光和空气一样,不是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它们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司空见惯而被我们忽视掉了。直到读了钱钟书先生的《窗》,我才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门和窗的不同。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门和窗都可以作为让人进出入通道,但两者所追求的境界又截然不同,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换言之,门内门外充满诱惑,供我们去追求,但是门的开关却由不得自己。每当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我们总会在脑海里面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因为这一扇门,它阻碍了我们和外界的通道,所以我们无法了解门外的世界,唯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想象着它可能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亲人,可能是前来拜访的客人,可能是推销保险的不速之客,甚至可能是小偷或者杀人犯……无论我们的脑海中如何的汹涌澎湃,如果不开门,我们就无从知晓外面的情况。所以说,如果相与门外的世界取得联系,我们必需打开门,走出去。  

而窗则不同,有了它,我们可以不必出户而了解外面的情况。同样,如果我们不想了解外界或者是被外界了解,只需一扇窗帘就可以还我们自由。所以说,开不开窗的选择权则完全在自己,喜欢外面的明媚阳光,我们可以打开窗户,让阳光普照我们的生活;如果不喜欢,我们完全可以拉上窗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说,门是一种必需品,而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对于必需品,我们很容易将其忽略掉,而对于奢侈品,我们则习惯将其视为珍宝。所以,古往今来我们大部分人喜欢每天坐在窗前来欣赏外面的美景,而少有人愿意守在门口赏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故事发生在窗口,“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感慨也与窗口有关,“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豪爽仍发生在窗前。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阅读。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我们也是非常清楚的,可是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是把阅读当成了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为了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要求他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阅读,甚至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孩子按家长、的要求来阅读成人眼中有价值的图书,所以对不少的孩子而言,完成阅读纯粹是为了完成布置的作业,根本不是出于对阅读本身的热爱。  

正是因为我们把阅读当成了门一样的必需品,所以我们面对各种不解时,我们不得不站在门口,唯有打开门方可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将阅读当成像窗户一样的奢侈品的话,将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阅读量,相信拥有了自主选择权的孩子,阅读的兴趣会有所提高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023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小王子》有感700字

    【第1篇】 “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上都好像开着花。”尽管一点点,一点点读,我仍难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小王子》,这个属于…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89
  • 《孙权劝学》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记得在离开之前教了我们一篇课文,我想这其中一定有他的道理吧。 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也很认真的去听,因为这是老师在离开前的最后一课也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还因为它是文言文…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87
  • 《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读后感500字

    【第1篇】 今天,我和来到了书城,我的目光在急切的寻找一本书。找到书的我坐在地板上入迷地看了起来。这本书的名字叫《笨狼和他的》,讲述了笨狼和他的快乐幸福的生活,以及在“笨狼公寓”里…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73
  • 《洛阳牡丹》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阅读了这篇受益非浅,那就让我来描述一下这篇的大意吧。是说在暖融融的季节里,正是花开的好时期,它们正在迎接中外游客的到来。在王城公园里,是最美丽的。看!三千平方米的牡丹池内,…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46
  • 你那样勇敢读后感600字

    勇敢的心 勇敢是什么?有人说勇敢是面临危险时的毫不畏惧,有人说勇敢是坚持真理时的决不妥协,有人说勇敢是大灾大难时的敢于牺牲。今年,我读到了一本好书《你那样勇敢》,它仿佛一位智者,走…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239
  • 《人间有晴天》读后感600字

    《人间有晴天》读后感600字: 早都听说,《人间有情天》是一本非常令人热血沸腾的书籍,这也让我情不自禁的走进这个世界。 一个12岁的小女孩儿,非常的聪明,可是他的父母都是智障者。与…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