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分享精选4篇(关于春节过年的经典美文)

美文 莫言:过去的年

我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过了腊月涯,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好像春节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对于我们这种焦急的心态,大人们总是发出深沉的感叹,好像他们不但不喜欢过年,而且还惧怕过年。他们的态度令当时的我感到失望和困惑,现在我完全能够理解了。小孩子可以兴奋地说:过了年,我又长大了一岁;但老人们则叹息:嗨,又老了一岁。

美文分享精选4篇(关于春节过年的经典美文)

过年意味着小孩子正在向自己生命过程中的辉煌时期进步,而对于大人,则意味着正向衰朽的残年滑落。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样粮食——其实只需七样,不可缺少的大枣算一样。据说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腊月初八凌晨,庙里或是慈善的大户都会在街上支起大锅施粥,叫花子和穷人们都可以免费喝。我曾经十分向往这种施粥的盛典,想想那些巨大无比的锅,支设在露天里,成麻袋的米豆倒进去,粘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气泡,浓浓的香气弥漫在凌晨清冷的空气里。

一群手捧着大碗的孩子们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脸冻得通红,鼻尖上挂着清鼻涕。为了抵抗寒冷,他们不停地蹦跳着,喊叫着。我经常幻想我就在等待着领粥的队伍里,虽然饥饿,虽然寒冷,但心中充满了欢乐。后来我在作品中,数次描写了我想象中的施粥场面,但写出来的远不如想象中的辉煌。过了腊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辞灶日。我们那里也把辞灶日叫做小年,过得比较认真。早饭和午饭还是平日里的糙食,晚饭就是一顿饺子。为了等待这顿饺子,我早饭和午饭吃得很少。

美文分享精选4篇(关于春节过年的经典美文)

那时候我的饭量大得实在是惊人,能吃多少个饺子就不说出来吓人了。辞灶是有仪式的,那就是在饺子出锅时,先盛出两碗供在灶台上,然后烧半刀黄表纸,把那张灶马也一起焚烧。焚烧完毕,将饺子汤淋一点在纸灰上,然后磕一个头,就算祭灶完毕。这是最简单的。比较富庶的人家,则要买来些关东糖供在灶前,其意大概是让即将上天汇报工作的灶王爷尝点甜头,在上天面前多说好话。也有人说是用关东糖粘住灶王爷的嘴。这种说法不近情理——你粘住了他的嘴,坏话固然是不能说了,但好话不也说不了了嘛!祭完了灶,就把那张从灶马上裁下来的灶马头儿贴到炕上,所谓灶马头,其实就是一张农历的年历表。

一般都是拙劣的木板印制,印在最廉价的白纸上。最上边印着一个小方脸、生着三绺胡须的人。当年我就感到灶王爷这个神祇的很多矛盾之处,其一就是他整年累月地趴在锅灶里受着烟熏火燎,肯定是个黑脸的汉子——但灶马头上的灶王爷脸很白。过了辞灶日,春节就迫在眉睫了。但在孩子的感觉里,这段时间还是很漫长。终于熬到了年除夕,家里的堂屋墙上,挂起了家堂轴子,轴子上画着一些冠冕堂皇的古人,还有几个戴着瓜皮小帽的小崽子模样的孩子,正在那里放鞭炮。那时侯不但没有电视,连电都没有,吃过晚饭后还是先睡觉。

睡到三星正晌时被母亲悄悄地叫起来。起来穿上新衣,感觉特别神秘、特别寒冷,牙齿嘚嘚地打着战。家堂轴子前的蜡烛已经点燃,火苗颤抖不止,照耀得轴子上的古人面孔闪闪发光,好像活了一样。院子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仿佛有许多的高头大马在黑暗中咀嚼谷草——如此黑暗的夜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的夜不如过去黑了。这是真正地开始过年了。

美文分享精选4篇(关于春节过年的经典美文)

这时候绝对不许高声说话,即便是平日里脾气不好的家长,此时也是柔声细语。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话,因为过年的这一刻,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运道。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呼啦呼啦的风箱声会破坏神秘感——因此要烧最好的草、棉花柴或者豆秸。

我母亲说,年夜里烧棉花柴,出刀才,烧豆秸,出秀才。秀才嘛,是知识分子,有学问的人,但刀才是什么,母亲也解说不清。大概也是个很好的职业,譬如武将什么的,反正不会是屠户或者是刽子手。因为草好,灶堂里火光熊熊,把半个院子都照亮了。锅里的蒸汽从门里汹涌地扑出来。白白胖胖的饺子下到锅里去了。

@电影剧照每逢此时我就油然地想起那个并不贴切的谜语:从南来了一群鹅,扑棱扑棱下了河。饺子熟了,父亲端起盘子,盘子上盛了两碗饺子,往大门外走去。男孩子举着早就绑好了鞭炮的杆子紧紧地跟随着。父亲在大门外的空地上放下盘子,点燃了烧纸后,就跪下向四面八方磕头。男孩子把鞭炮点燃,高高地举起来。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父亲完成了他的祭祀天地神灵的工作。回到屋子里,母亲、祖母们已经欢声笑语了。神秘的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活人们的庆典了。在吃饺子之前,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而长辈们早已坐在炕上等待着了。

美文分享精选4篇(关于春节过年的经典美文)

我们在家堂轴子前一边磕头一边大声地报告着被磕者:给爷爷磕头,给奶奶磕头,给爹磕头,给娘磕头……长辈们在炕上响亮地说着:不用磕了,上炕吃饺子吧!晚辈们磕了头,长辈们照例要给一点磕头钱,一毛或是两毛,这已经让我们兴奋得雀跃了。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现在想起来,那硬币脏得厉害,但当时我们根本想不到这样奢侈的问题。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过年时还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那就是装财神和接财神。往往是你一家人刚刚围桌吃饺子时,大门外就起了响亮的歌唱声:财神到,财神到,过新年,放鞭炮。快答复,快答复,你家年年盖瓦屋。

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母亲就盛上半碗饺子,让男孩送出去。扮财神的,都是叫花子。他们有的提着瓦罐,有的提着竹篮,站在寒风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这是叫花子们的黄金时刻,无论多么吝啬的人家,这时候也不会舍不出那半碗饺子。那时侯我很想扮一次财神,但家长不同意。我母亲说过一个叫花子扮财神的故事:说一个叫花子,大年夜里提着一个瓦罐去挨家讨要,讨了饺子就往瓦罐里放,感觉已经要了很多,想回家将百家饺子热热,自己也过个好年,待到回家一看,小瓦罐的底儿不知何时冻掉了,只有一个饺子冻在了瓦罐的边缘上。叫花子不由地长叹一声,感叹自己的命运实在是糟糕,连以瓦罐装饺子都担不上。

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时光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慌,日子像流水一样一天天滑了过去。

美文 分享2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落叶归根、安土重迁,乡音无改,“认同”是中华文化基因中的重要底色,它代表了精神的安
放,灵魂的相认。在当今这个信仰缺席,灵魂退位的时代,沸腾的欲望乘虚而入成了主角。如何寻
找认同,把心安在何处,拷问着奔走与逃离中的每一个现代人。

童年时,我曾在人潮涌动的机场迷失过。脱离了母语的濡养,处于全然陌生的语言环境中的我
仿佛一个涸辙之鲋,与走散的家人通话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说起了天津话——俏皮活泼的语调,使
我不禁放松下来。我仿佛在用家乡话反复确认着自己的归属,短暂的享受后疯狂想家,那是安在海
洋对岸的心在召唤我的身体。人与人的相识最基础的是地缘,南北差异被永恒地津津乐道,偶遇乡
亲时的乐此不疲,是现代人填补远离故园与认同空虚的方式。

曾听闻一位学者出国后发展了读诗的
爱好,李白和辛弃疾,中文湿润的口感让游子重新遇见了意气风发的自己。家乡与母语,是人的一
生中那一处永恒不变的原点,对它们的认同是一个灵魂所必需的盐。美国收养的中国孩子卧室里的
中国地图,家乡里伫立的老屋,这些符号回应着人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永恒追问。

除了地缘,符号的认同也是人交往的重要基础,没有了人生信念,爱好情趣,人就变成了永动
机器。没有思想的苇草。正是对价值观的思索,对正义与美好的探寻,造就了灵与肉的分野,激发
了被简化的生活表象。与朋友的交往需要对彼此观念与理想的认同;与书友笔友享受钟期既遇之趣,
需要情趣审美的认同;商业合作需要对预期的认同。认同,是社会的粘合剂,是运行的重要契约。
认同不是一致,更不是人生的固化和枷锁。认同的本质是安放,把心安放在何处,何处便是认
同的家乡。《寻人不遇》中,美国人比尔怀特本着对中华

文化精神的强烈认同,走访中国名山大川、文人古墓,他给自己的心灵找到了归处。《鲁拜集》
中波斯诗人伽亚谟对及时行乐的咏叹,与汉代中国人在《古诗十九首》中对人生无常的感喟,表达
着同样的哲思。符号的认同强化家国认同,在不同文化中的美得以昭显时,我们才可以找到心归何
处。

时代无时不变,认同归去来兮。

美文:回娘家

文/郝崇娟

今天是正月初二,又是一个回娘家的日子。

记忆里,我对回娘家最初的印象大概在二十多年前,当时我还是个孩子,姑姑到我家,在大灶前烧火。那时,家里没有电饭锅、电饭煲、煤气灶、电磁炉这些厨房设备,做饭的唯一办法就是烧大灶。做一顿饭得有个人始终坐在灶前,不停地往灶里添柴火,所以又把做饭叫“烧火”。

当时我还想,姑姑是来我家走亲戚的,怎么能让她烧火呢?姑姑则说:“走娘家嘛,我就愿意烧火!烧火做饭是咱老百姓的看家本事。给娘家人烧火,好啊!”风箱不紧不慢的拉着,火苗徐徐窜出,映着姑姑的脸,那可都是满足和踏实。我心想,“原来走娘家就要烧火?我才不愿意烧火呢!一烧火,柴火灰、锅底灰的,还指不定抹到哪里呢,脸上、手上、身上,到处抹得脏呼呼的。”当时,我并不能真正理解姑姑的心思。

结婚之后,只要可能我就尽量自觉的往厨房里钻,我得当个好媳妇。时过境迁,此时我也对回娘家也有了新的体会。春节回娘家是一件重要的事,在我们家乡,嫁出去的闺女就算平常工作再忙,路途再远,春节也一定要回娘家一趟,一则孝亲,二则慰藉思乡之心。要是过年都不走娘家的话,左邻右舍就难免会指指点点。

由于嫁的近,我回娘家是家常便饭。然而,即便嫁的再近,春节回娘家仍是我新年的头等大事。我的家乡大年初一一般不出门,初二走的头一桩亲戚,必然是娘家。闺女的娘家、老公的丈人家、孩子的姥娘家,还有比这更亲的亲戚吗?

走到村口,大娘亲切的和我打招呼:“燕子(作者乳名),回来了?”一句话问的我心里一阵暖流!到别处省亲,人家都问:“燕子来了吗?”只有走娘家,人家才会用“回”字啊!娘家,娘家,有娘的地方才是家。娘啊,无论闺女走到哪里,你都放心不下。闺女走到哪里,都割舍不下对娘的牵挂!娘家,是生我养我的村庄,这里有我牵念一生的爹娘,是我永远的家!

到了家,一家人乐开了花。娘忙着接孩子,爹笑着等女婿磕头,弟弟忙着摆酒席,弟媳则拉着我的手叙旧……结婚十年,虽然每年春节都走娘家,但每逢年关,想家的情怀总是只增不减。不同的是看到儿子渐渐长高,亲人们彼此感叹岁月流逝。我每每看到爹娘两鬓的白发,心里总默念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于是便暗下决心:探望爹妈应该更频繁一些。

爹娘养儿女从不图儿女回报什么,就盼儿女一生平平安安,常回家看看。我们做儿女的也都为人父母了,深知父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所以我们更应该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多加孝顺,纵有一万个理由,也要忙里偷闲,常回家看看爸妈,与他们说说话,听他们聊聊过去、现在和他们憧憬一下不久的将来。

现在想想其实天下女人的心是一样的。不管姑姑、我,还是像我和姑姑一样已经出嫁的姑娘,我们对娘家都是一样的感情,回娘家的心情都一样迫切。娘家是我们共同的根,打断骨头连着筋,不管走到哪里,娘家都是天下所有出嫁的姑娘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娘家永远都是我们心灵深处最浓最重的情节——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我喜欢鞭炮的声音,尤其是此起彼伏的时候。或急或缓或高亢嘹亮或低呤沉闷的声音仿佛是一首交响乐,在年与年的交接中,在广阔大地上奏响。若是其中杂着烟花绽放,五彩斑斓地把天空晕染,幸福感就更强了。恰如有一年除夕,在太原的家中吃过年夜饭,又启程回浙江。在四川航空的航班上,看烟花从北到南绽放了半个中国,感觉非常温馨。

其实,所有的偏好都是童年培养的。在我的家乡,年是最有仪式感的节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年就是可以穿新衣吃肉的日子。而鞭炮则是迎接新年的必备,似乎年是乘着“二踢脚”的声音来到人间的。年三十前,屋内屋外须打扫得干干净净。但不论之前做了多少准备工作,三十当天,妈妈还是要从早到晚忙碌不停。年画经过一年的风尘,发黄变脆,该换了;窗户纸也要在年三十换新,并贴上漂亮的窗花;衣柜不够亮,要用蓖麻来擦油漆才会象新的一样。三个孩子的新衣服要准备,大年初一的饺子馅要备好。无论白天忙的碌多久,妈妈还是一定会在十二点前倒最后一点垃圾的,因为,青砖砌的地面,无论如何还是会从砖缝之间扫出灰的。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虽然还是老旧的青砖房子,却显得熠熠生辉。

我家住西厢房,爷爷奶奶住正房。西厢房的年画还是与正房有所不同的。正房贴的画叫做绘绘画,印象深刻的就是梁红玉、樊梨花、穆桂英等古装连环画,都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有时二张一套,有时四张一套,每张对开左右有8幅图案。看过年画就跟看了小人书一样,大致了解了他们的故事,色彩也是喜庆的红色居多,传递的也往往是热爱国家、英勇无畏的价值观,他们带给人的,都是崇尚正义、不屈不挠。西厢房贴的年画就是单幅的人物或风景或老虎,再晚些就是港台明星的挂历了。有一年,妈妈买了三幅年画,两个女孩子的,一大一小,年纪小的一个脸比较圆;一个男孩子的,似乎穿的是弟弟也有的海魂衫?年纪与弟弟相仿到是确切的。

用妈妈的话说,就是给我们三个人买的。所以,那一年,我就会更喜欢那个穿着红外套的圆脸小姑娘的画。妈妈说,我小时候脸是圆的。可是,除了周岁一张照片外,我的第二张照片已经是小学拍的证件照了,其时已经不是圆脸了。我爹则会在年前作很多准备,十几斤的猪肉羊肉要备好,如果没有提前买好,到年关将近时,卖肉的小贩就会漫天要价。有句俗语“二十七八,逮住就杀”,说的就是东西到年前一两天就贵的离谱。但是,肉是刚需,再贵也要买一点的,大不了少一些。“肥正月,瘦二月,恓恓惶惶过三月”,正反映了人们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对年的重视,即使全年生活都会艰难,正月里的年还是要让人感觉到富足。

在吃食方面,爹还要拿家中的黄豆去豆腐坊里磨豆腐或换豆腐,骑着二八自行车,后座支个木棍,木棍两头各挂一个银白色的大水桶,桶里就是白白嫩嫩的豆腐。之所以会有这个印象,因为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爹骑着自行车带着桶,老远就问他干什么去了。豆腐带回家后倒到盆里,只消过一个晚上,就变成冻豆腐,大盆表面会结一层冰。要准备的还有灌肠和糕,都是很费体力的活。比如灌肠,是我家乡的称呼,如今更大众的称呼是碗托。须将荞麦面和以猪血,不停兑水搅拌,待到面糊浓度适当,再一勺一勺倒到专用的盏(浅的碗)里,大火蒸熟。

一个环节不到,很可能就失败了。和面加水多少、什么时候加就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包年糕本是将糯米粉蒸熟再包以豆沙红枣等,而面皮同样需要在刚刚出锅的时候,以手抹油反复揉搓,直到面变得精道不粘手,这些需要在刚刚出锅的烫手的面团里进行,待到温度变低,又会达不到要求。上述这些工作都要爹来完成,而面盆是超大的,往往是十几斤面的量。在这些繁复的过程中,过年的美食出炉了。大家也更加珍惜这些一般只在过年才吃的食物。有时亲戚来往,也会互相赠送。

我们可能参与的,除了做些打扫的辅助工作,就是贴对联了。春联是一件大事,只有临街的大门上贴了了红艳艳的春联,才表明这一家做好了过年的准备。爹要提早准备好红纸,去会写春联的老人家家里,排队等候,钱是不用的,但要准备些小礼物。现在在南方,年的传统可能本就没北方那么讲究,又随着社会发展,年味越来越淡,甚至过年的时候,大门的春联也经常是不贴不换的。而那时的故乡,只有家中老人去世,为表孝道,才不贴春联,或贴其他特定颜色的春联。现在似乎也是这样。

贴春联前,在厚厚的一摞红纸里,要根据春联的形状、大小、内容区分是什么地方的。春联的内容因其位置不同而同。每一个宅院里,正房当中是天地爷的位置,需布置的十分隆重,对联也有内外两副,内容记不清了。进大门的照壁是土地爷的位置,两侧对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厨房是灶王爷的,对联内容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意味让灶王爷多多讲好话。动物植物也一并要欢欢喜喜,所以它们的“宅”也要用所表示。后院的猪圈贴着“猪羊满圈”,院里的鸡窝贴着“鸡肥蛋大”,房中的谷仓上贴个无论正看倒看都是“有”的字或“谷面满仓”,院中的自来水管上贴着“水似南海”,门口的大椿树上贴着“树王大吉”,当然关于臭椿树何以成为树王,姐姐也是会给我讲个故事的。

出门正对的地方要写“出门见喜”,当然也可以写若干个“抬头见喜”贴在你可能会看到的地方。街门房门后门等等对联是必备的,当然内容多是寓意美好的,而在大面积空白的地方,或者门正中央,还可以贴斗方,就是写福字那种方形的纸,书有“勤劳致富”“人勤春早”“新春大吉”等。初中时,爹把写对联的重任交给我,其实我根本是没有学过书法的,但是也很大胆地完成了爹的重任,那时会喜欢自己创作对联,大方地贴在门上。字总是没有名家字体的中学生字,内容也是由着自己的想法,现在想来也是挺自信的,而父母总是会不吝表扬的给我们以自信的土壤。

贴春联开始当然父母是主力,后来我们也参与,后来我们成为了主力。北方天冷,年三十更冷,有时伴着大风。白面做的浆糊用刷子刷到墙上,马上就上冻了,所以一人刷浆糊,另一个要立即将对联贴上去,抹平整。因此,整个贴对联的过程也是紧张的,而手因为暴露在空气中,往往会冻麻木。更有些年份,因为风大,前脚贴的对联,后脚就被风扯的残缺了。而当晚上来临,所有的灯亮起,饺子在锅里翻腾,灶台上热气氤氲,写有祖先的牌位已经就绪,满院子都是红通通的新对联,间或着远近的鞭炮声响起,满怀期待的年就要来了。在我的家乡太原,还流传着点旺火的习俗。现在随着拆迁,农家小院渐渐被高楼林立取代,旺火也无处可点了。

小时候,院落中央会放置一堆木柴,间以碳块,再特意放些山里采来的柏树枝,据说柏叶是可以辟邪的。条件好的人家,以蜂窝煤垒成塔形,高矮都有,有次看到比我还高的着实吓了一跳。待到电视里春晚开始倒计时时,大人小孩都跑到院子里,我爹放“二踢脚”,弟弟放小炮和胜利花等小礼花炮,和着左邻右舍的炮声,齐齐地奔向天空。那些憧憬、欢乐、喜悦就都来了。十二点准时点然旺火,火里柏树枝散发出好闻的香味,伴着噼噼啪啪的声音,火光也冲向天空。有一年,爹感觉心情舒畅,似乎是迎来了家里转机的一年,放了好多大木柴,旺火冲起很高,火光中映照着我们的笑脸,还有温暖。

点旺火也是接神的开始,旺火燃烧中,神仙似乎乘着烟到了。爹开始燃起一把香,依次给天地爷、灶王爷、土地爷及祖宗牌位上香,希望神仙和祖先一起保佑家宅平安、家人幸福、子女成才等。在那个年代,这就是最强烈的仪式感了。待到大年初一,我和同学们满大街逛,结果看到别人家天地爷前供着的居然是整个的猪羊,令我颇感震惊。而我家只是供了些饺子。我回去问妈妈,她说条件好的人家供得起,不过供什么,诚意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是对的。

从外出求学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年的仪式也渐渐变得模糊甚至不复存在。也许是美食过于丰富而且得来太过容易,也许是新衣服只要有心情都可以买,也许是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些习俗被认为不合时宜,那些藏在记忆中的片段,也只会偶尔泛起,比如快过年的时候,提醒我过往的岁月,我们曾经是如何地期待美好的生活。当然,现在依然期待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03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爆逗,一波高考段子出来喽!

      1、朋友圈V商太厉害了,目前看到的那些高考段子根本望尘莫及。化妆品保养品代购今天的广告语是:只要你保养得好,你的老公现在在高考。   2、凡是高考200分以下的,凭成绩单、准考…

    美文 2022年10月9日
    88
  • 有关经典的伤感唯美语录

    时间从来没有停止过它的脚步,即使我们躲在一个没有干扰的天堂里。还想看春秋,体验生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经典的伤感唯美语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经典的伤感唯美语录 1. 终于…

    美文 2022年10月19日
    47
  • 竞选宣言有文采霸气 简短霸气宣言

      竞选宣言有文采霸气   1、人生只要努力,行行出状元。   2、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3、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   4、要永远憧憬,永远在现在努力。  …

    美文 2022年6月5日
    4.7K
  • 立夏快乐经典说说 2020立夏节气微信说说

    1.立夏到来日渐长,迎面而来是骄阳,天气阴晴很无常,出门带伞莫贪凉,隔夜饭菜不能尝,利于身心利健康,总把朋友记心房,一夏顺心又清凉。 2.夏风夏月夏花艳,夏树夏江夏雨甜,夏思夏情夏…

    美文 2022年11月9日
    39
  • 关于游泳的唯美句子(适合发游泳朋友圈的说说)

    1、 一个人可以游得很快,一群人可以游得更久。 2、 享受失重,不惧失控。 3、 最浪漫的不是看海,而是和你一起游遍看过的大海。 4、 不游泳的借口有无数个,游泳的理由只有一个:就…

    2022年6月17日
    7.0K
  • 罗兰:给失败者

    给失败者 文丨罗兰 一个人在刚受到某些打击的时候,是会格外消沉的。“在那一段时间里,你会觉得自己像个拳击失败的选手,被那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上,头昏眼花,满耳都是观众的嘲笑,和那失败…

    美文 2020年1月9日
    9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