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
泌南农舍记
(明)王钰
吾家居泌水之南七世矣。山可樵,水可渔,可牧可耕,不迩喧嚣,不邻强梗,不尚险健,故士之端谨者乐居焉。
邑东郭史氏之后曰公仁者,买田筑室于泌南之宣坞,去吾家二里许,题其室曰“泌南农舍”。常过予,请曰:“温本青州张氏,其后子孙蕃衍,或居南之越城,迁剡。至唐中宗神龙间,有祖讳万和者,葬亲于诸暨,遂家焉。自是支流益盛,其居于剡者曰玉芝,居诸暨者曰庐幕,曰梅演,曰石磴,曰超越,曰陶朱,曰独山上店,皆吾张也。温自七世祖由超越迁居东郭浣东,张氏祖讳彦璋,以史氏孤无子,因后之,而仍其姓。温性朴野,且不乐喧闹,不嗜市里贾衢之事,放诞者不乐与之游,强梗者不乐与之交,险健者不能与之辨,惟依山林之胜,以耕以耨,暇则取书之易通者观焉,冀于此终身。愿为记之。”
余度士农工商四民之中莫劳于农故井田之制二亩半在田春夏居之以耕耨二亩半在邑秋冬居之以享祀。公仁之农舍,将遗子及孙,入吾乡朴原之俗欤?抑如井田,春夏资以治生,而东郭于以敦孝养欤?
然予有说焉。
公仁之严父年高而康强,公仁冢子①也,东郭之享祀不能无。然藉于泌南也,信矣。泌南一岁沾手涂足之劳,必于肃霜涤场之余,羔羊朋酒之飨,雍雍怡怡于东郭一堂之上,亦不知其劳矣。视彼轩轾公私,剥离痴蠢,以暂隆忽替②,若蜉蝣蠛蠓之过日,其贤不肖,何如也?
公仁喜曰:“可以记矣。”遂书。
(注)①冢子:嫡长子。②隆替:兴衰。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不迩喧嚣迩:接近
B.常过予过:拜访
C.因后之后:通“厚”,优待
D.东郭于以敦孝养欤孝养:赡养父母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葬亲于诸暨善假于物也
B.以史氏孤无子几以不纳死
C.而仍其姓蟹六跪而二螯
D.愿为记之为刎颈之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喜欢泌南那里的风土人情,尤其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一位勤勉敦厚的叫张温的农民。
B.张姓的祖先是外地辗转迁来的,后来过继给史家,但还是姓张,在泌南买地造房的是张温。
C.张温居住在泌南,但因为父亲年迈康健,所以也要回到城东去拜见父亲,享受天伦之乐。
D.作者写这篇“记”的目的,是借题发挥说明中国农民辛苦的状况和质朴原始的风俗。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余度士农工商四民之中莫劳于农故井田之制二亩半在田春夏居之以耕耨二亩半在邑秋冬居之以享祀。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士之端谨者乐居焉。
(2)惟依山林之胜,以耕以耨,暇则取书之易通者观焉。
答
14.C
15.B
16.D
17.余度士农工商四民之中/莫劳于农/故井田之制/二亩半在田/春夏居之以耕耨/二亩半在邑/秋冬居之以享祀。
18.(1)所以端正慎重的读书人乐意居住在那里.
(2)只想靠着美丽富饶的山林,耕种除草,空闲时就拿简单容易读懂的书来阅读。
【解析】
【分析】
14.
A项,“不迩喧嚣”翻译为:不接近喧嚣之地。“迩”,接近。
B项,“常过予”翻译为:他常常访问我。“过”,拜访。
C项,“因后之”翻译为:于是做史氏的后代。“后”,名词活用作动词,做后代。
D项,“东郭于以敦孝养欤”翻译为:秋冬便回城东祭祀赡养双亲。“孝养”,赡养父母。
故选C。
15.
A项,“葬亲于诸暨”翻译为:在诸暨埋葬亲人。“于”,介词,在。“善假于物也”翻译为:善于凭借外物罢了。“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B项,“以史氏孤无子”翻译为:因为史氏孤独无子。“以”,介词,因为。“几以不纳死”翻译为:几乎因为不被收留而死。“以”,介词,因为。
C项,“而仍其姓”翻译为:但仍旧姓张。“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蟹六跪而二螯”翻译为: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D项,“愿为记之”翻译为:请你替我写几句话吧。“为”,介词,替。“为刎颈之交”翻译为: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为”,动词,成为。
故选B。
16.
D项,“中国农民辛苦的状况”是错误的。本文要表现的是质朴原始的风俗。
故选D。
参考译文:
我家居住在泌水之南一家,已经是第七代了。在泌南,山上可以砍柴,水里可以捕鱼,可以放牧可以耕种,不接近喧嚣之地,没有强硬无礼的邻居,不崇尚铤而走险,所以端正慎重的读书人乐意居住在那里。
县城东史家的后代叫张公仁(张温)的,也在泌南之宣坞买田造房子,离开我家二里左右,他给自己的房子题字叫“泌南农舍”。他常常访问我,请求我说:“我祖先本来是青州张氏,后来子孙蕃衍,有的迁居到江南绍兴,再迁到嵊州。到唐中宗神龙年间,我祖张万和,在诸暨埋葬亲人,于是在这里居住了。从这以后支流更多,有居住在嵊州的村子叫玉芝村,居住在诸暨的村子,有庐幕村、梅演村、石磴村、超越村、陶朱村、独山上店村,都有我们姓张的居住。我自从七世祖由超越迁居城东浣东村,我的祖先张彦璋,因为史氏孤独无子,于是做史氏的后代,但仍旧姓张。我性情质朴粗野,而且不喜欢喧闹,不喜欢街市里巷商业方面,不喜欢与狂放者结交,不喜欢与强硬无礼者结交,不喜欢与铤而走险者争辩,只想靠着美丽富饶的山林,耕种除草,空闲时就拿简单容易读懂的书来阅读,希望这样度过一生。请你替我写几句话吧。”
我想,士农工商四民之中,最辛苦的莫过于农民。所以井田制规定,二亩半田在野外,春夏居住在那里以便播种收获,二亩半田在城边,秋冬居住在那里以便祭祀。张公仁的农舍是要给子孙万代的,这符合我老家朴实原始的习俗吧?或者如井田制,春夏播种收劳作辛苦,秋冬便回城东祭祀赡养双亲?
虽然这样,我还是有话要说。
张公仁的父亲年高而康强,张公仁是家里的嫡子,城东的祭祀不能没有。但他又确实居住在泌南。在泌南一年,往往忙碌辛苦,但一定要在秋冬之际,肥肉美酒大餐,快快乐乐,回到城东享受天伦之乐,也不觉得劳作有多少劳苦了。看他公正公平的样子,远离了蠢笨,比那匆忙度日的蚂蚁,好不好谁知道呢?
张公仁高兴说:“就这样写吧。”我于是就这样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