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庄子祠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祠堂记

(宋)苏轼

①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祀之者,县令秘书丞王兢始作祠堂,求文以为记。

②谨按《史记》,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此知庄子之粗者。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门者难之。其仆操棰而骂曰:“隶也不力。”门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仆为不爱公子,则不可;以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至于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

③然余尝疑《盗跖》、《渔父》,则若真诋孔子者。至于《让王》、《说剑》,皆浅陋不入于道。反复观之,得其《寓言》之意,终曰:“阳子居西游于秦,遇老子。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太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其往也,舍者将迎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去其《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以合于《列御寇》之篇,曰:“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庄子之言未终,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余不可以不辨。凡分章名篇,皆出于世俗,非庄子本意。

④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九日记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抵率寓言也寓言:有所寄托比喻的话

B.以诋訾孔子之徒訾:诋毁,指责

C.阳子居蹴然变容蹴然:惊惭不安的样子

D.太白若辱辱:侮辱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祀之者惑而不从师

B.以明老子之术然而隐忍以行

C.盛德若不足亦若是则已矣

D.舍者与之争席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题目虽为记,而实质是一篇评述庄子的议论文,表现了作者对庄子思想的深刻领会和独到见解。全文夹叙夹议,见解翻空出奇。

B.第二段用楚公子的故事避实就虚,以虚证实,运笔灵活多变,无板滞之感。

C.庄子评论天下道术,认为墨家、道家等人的学说实际上都出于一家,而没有说到孔子,这说明他对孔子尊重到极点。

D.作者认为《盗跖》《渔父》《让王》《说剑》四篇思想浅陋,不合于道,而将《寓言》与《列御寇》割裂为两篇,是后世愚昧的人传抄错了。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

1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门者难之。其仆操棰而骂曰:“隶也不力。”门者出之。

(2)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

答案:

14.D项,“辱”不是动词,是形容词,意为“污浊”。句意:最洁白的好像有污点。
15.B(A项,连词,表转折。句意:死了己一千多年了,而蒙地从未有过祭祀他的人;(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B项,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修饰。句意:来阐发老子的学说;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往。C项,动词,好像。句意:有高尚道德的人,往往好像不足的样子;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D项,介词,和。句意:旅舍的人都和他争席位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
16.D项,“后世愚昧的人传抄错了”错误,并非传抄错误,而是世俗“分章名篇”之错。
17.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
18.(1)楚国有一个公子,穿着普通的衣服逃亡,守城的士兵为难他。公子的仆人举着鞭子(木棒)骂道:“你这个家伙真没用(不尽力)。”守城的士兵才放他们出去。
(2)所以庄子的言论都是实际上赞同,而文字上不赞同;表面上排挤,而暗地里帮助;正面的言论很少。
参考译文:
庄子是蒙人,曾经作过蒙地的漆园吏。死了己一千多年了,而蒙地从未有过祭祀他的人。如今当地的县令秘书丞王兢开始为他立祠堂,求我为文作记。
根据《史记》的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个时期的,他的学问见识无所不到,但最根本的大旨归结于老子的学说。所以他著书十万余字,大多都是寓言。他写《渔父》《盗跖》《胠箧》等文,来诋毁孔门弟子,阐发老子的学说,这种看法只是对庄子粗浅的看法。我认为,庄子其实是帮助孔子的人,只是不能效法他罢了。楚国有一个公子,穿着普通的衣服逃亡,守城的士兵为难他。公子的仆人举着鞭子骂道:“你这个家伙真没用。”守城的士兵才放他们出去。办事本有倒行逆施的情況。说仆人不爱公子是不对的;但把他当作侍奉公子的法则,也不行。所以庄子的言论都是实际上赞同,而文字上不赞同;表面上排挤,而暗地里帮助;正面的言论很少。至于诋毀孔子,也未尝不略带此意。在评论天下道术的时候,从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等人,以至于说到了自己,认为都是一家,而没有说到孔子,这说明对孔子尊重到极点。
但我常疑心《盗跖》《渔父》两篇,好像真的在诋毁孔子。至于《让王》《说剑》两篇皆浅陋而不合乎道。反复阅读,知道它们合于《寓言》一文结尾的意思:“阳子居向西到秦国游学,遇到老子。老子说:‘你是那样高傲、目中无人,谁会同你相处。最洁白的好像有污点,有高尚道德的人,往往好像不足的样子。’阳子居听了之后愧然变色。当初阳子居来的时候,旅舍的人都迎接他,主人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为他拿毛巾梳子,先坐的人让出位子,烧饭的人都不敢当灶。等到回去的时候,旅舍的人都和他争席位了。”(下面如果)去掉《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让《寓言》结尾)直接与《列御寇》的首段相接:“列御寇到齐国去,半道就回来了。说:‘我感到惊骇,我曾到十家卖浆店饮食,而有五家先白白赠送我浆水。’”我读完之后才领悟到,于是不由地笑着说:“这本是一章啊。”庄子的话还没有说完,蒙味无知的人就将它强行割裂开来,以便插入自己的作品(言论)中去。对此我不能不辩驳清楚。凡是把《庄子》一书分开章节、加上名称的都出于世俗之手,并非是庄子的本意。
元丰元年十ー月十九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175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花子 陈子龙

             春  恨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40
  • 初中文言文《伤仲永》鉴赏

    初中文言文《伤仲永》鉴赏   《伤仲永》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是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后面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下面是其作品鉴赏,欢迎阅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2
  • 《史记·太史公自序》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史记·太史公自序》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1
  •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翻译赏析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4
  • 常见文言文虚词解释

    常见文言文虚词解释   ⑴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③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⑵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陶侃惜谷《晋书》文言文阅读

    陶侃惜谷《晋书》文言文阅读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