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马如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史稿
马如龙,字见五,陡西绥德州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十四年,陕西提督王辅臣据宁羌叛,其党朱龙寇绥德,陷之。如龙纠乡勇倚山立寨,寇至,屡退却之。王辅臣以伪札,斩其使。会平逆将军毕力图兵至,如龙渡河迎,呈伪札,并陈贼虚实,因率所部为前锋,克绥德。毕力图以闻,即便宜令摄州事。
十六年,授直隶滦州知州。州民猾而多盗,如龙除暴安良,豪右敛迹。州有民杀人而埋其尸,四十年矣。如龙宿逆旅,得白骨,问之,曰:“此屋十易主矣。”絷最初一人至,钩其情得实,置诸法。昌平有杀人狱不得其主名,如龙按之。阅状,则民父子杀于僧寺,并及僧五,而民居旁二姓皆与民有连,问之,谢不知。使迹之,二人相与语曰:“孰谓马公察,易欺耳。”执讯之,乃服.自是民颂如龙能折狱。入为户部员外郎,历刑部郎中。
二十四年,迁杭州知府。杭州民贷于旗营,息重不能偿,质及子女。如龙请于将军,核子母,以公使钱代偿。杭州民咸颂如龙。二十八年上南巡闻其治行超擢按察使平反庶狱多所全活二十九年迁布政使属吏有岁馈悉禁绝之是年,绍兴大水,库储绌,无可救济。如龙檄十一郡合输米二万馀石,按户赈给,告属吏曰:“是逾于岁馈多矣!”
三十一年,授江西巡抚。饬州县广积储,备凶荒。仿白鹿洞遗法,建书院以教士。时淮、扬荐饥,如龙以江西连岁丰稔,率僚属捐米十万赈之。三十八年,入觐,赐御书“老成清望”榜。
(选自《清史稿·马如龙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之,谢不知 谢:推辞
B.孰谓马公察 察:明察
C.库储绌,无可救济 绌:不足
D.如龙檄十一郡合输米二万馀石 檄:檄文
1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八年/上南巡/闻其治行超擢/按察使平反庶狱/多所全活/二十九年/迁布政使/属吏有岁馈/悉禁绝之/
B.二十八年/上南巡/闻其治行/超擢按察使/平反庶狱/多所全活/二十九年/迁布政使/属吏有岁馈/悉禁绝之/
C.二十八年/上南巡/闻其治行/超擢按察使/平反庶狱/多所全活/二十九年迁/布政使属吏有岁馈/悉禁绝之/
D.二十八年/上南巡/闻其治行超摆/按察使平反庶狱/多所全活/二十九年迁/布政使属吏有岁馈/悉禁绝之/
1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如龙忠于朝廷。王辅臣用伪札诱惑马如龙,马如龙斩了他的使者,并将伪札呈给毕力图,又率部作大军前锋。
B.马如龙判案如神。他为滦州知州时锄暴安良,重审了两件旧案,使真凶得到应有的惩罚,受到当地百姓的称颂。
C.马如龙爱民如子。任杭州知府时府时,他用公用钱替民众还债。绍兴发大水,府库储备不足,他想尽办法赈济百姓。
D.马如龙思谋深远。在江西巡抚任上,他下令扩大储备以各荒年,因而属地遇到灾荒时,他能带领属下捐米赈灾。

1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龙纠乡勇倚山立寨,寇至,屡退却之。
(2)杭州民贷于旗营,息重不能偿,质及子女。

11.D(檄:发公文)
12.B
13.D(“属地”错)
14.(8分)
(1)马如龙集合乡兵依靠山势建立营寨,入侵的叛贼一到,多次击退他们。(纠、寇、屡、却,每点1分)
(2)杭州百姓从八旗兵营借贷,利息太多无力偿还,甚至抵押子女。(贷、息、偿、质,每点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马如龙,字见五,陕西绥德州人。康熙十一年考中举人。康熙十四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占据宁羌反叛,他的党羽朱龙入侵绥德,攻陷绥德。马如龙集合乡兵依靠山势建立营寨,入侵的叛贼一到,多次击退他们。王辅臣用伪札诱惑马如龙,马如龙斩了他的使者。适逢平逆将军毕力图的大军到来,马如龙渡过黄河迎接,呈上伪札,并且陈述了叛军的虚实,于是率领他的部队为前锋,攻克了绥德。毕力图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即刻让毕力图依据当地情况让马如龙代理绥德知州事务。
康熙十六年,授予直隶滦州知州。滦州的百姓奸猾且多有盗贼,马如龙锄暴安良,豪门大族收敛很多。滦州有一百姓杀了人掩埋了尸首,已经四十年了。马如龙住宿在旅舍,得到白骨,查问这件事,说:“这间屋子已经换了十次主人了。”拘禁最初的那个主人,查出这件事的实情,依法制裁了他。昌平有杀人的案件不能找出案件的主犯,马如龙审理这个案子。查阅案状,原来是有百姓父子俩在僧寺杀人,并且此案牵涉五个僧人,而且这父子居住地周围都与这对父子有姻亲关系,跟他们询问这事,都推辞说不知道。派人跟踪他们父子,他俩互相说:“谁说马如龙善于查案,还是容易欺骗啊。”逮捕审讯他们,于是认了罪。从这件事以后百姓称颂马如龙善于判案。入朝做了户部员外郎,历任刑部郎中。
康熙二十四年,升任杭州知府。杭州百姓从八旗兵营借贷,利息太多无力偿还,甚至抵押子女。马如龙向将军请求,核实了本金和利息,用公用钱替他们偿还。杭州的百姓都称颂马如龙。康熙二十八年,皇上南巡,听说了他的政绩,破格提拔他任按察使,他平反了许多刑狱诉讼案子,保全救活的人很多。康熙二十九年,升迁为布政使,下属官吏有每年送礼的惯例,他全都禁止了。这一年,绍兴发大水,府库的储备不足,没有可用于救济百姓的粮食。马如龙给十一郡发文告总计交米二万多石,按户赈济百姓,告诉下属官吏说:“这样比每年送礼好多了。”
康熙三十一年,授予江西巡抚。下令各州县扩大储备,防备收成不好的荒年。仿照白鹿洞书院传下来的做法,建立书院来教导学子。当时淮州扬州连年闹饥荒,马如龙凭着江西连年丰收,率领下属捐米十万赈济他们。康熙三十八年,马如龙入京朝见皇帝,皇帝赐给御书“老成清望”匾。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176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九 ◎策问二十三首

      【私试策问八首】   问:人主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其国常至于不可救者,何也?所忧者,非其所以乱与亡,而其所以乱与亡者,常出于其所不忧也。请借汉以言之。昔者高帝之世,天下既平…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0
  • 《明史南居益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南居益,宇思受,谓南人,尚书企仲族子、师仲从子也。曾祖从吉与曾伯祖大吉皆进士,两人子姓,科第相继。   居益少厉操行,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三迁广平知府,…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9
  • 文言文虚词复习素材

    文言文虚词复习素材   一、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2
  • 题村舍(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题村舍   这首诗由农家乳女啼饥的贫困现实,追问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进而归结到贵族侯门,具有明显的百姓意识。   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   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17
  • 呼唤亲近文字的文言文教学

    呼唤亲近文字的文言文教学   高中三年语文学习,从必修到选修,到复习备考,学过的文言文超过百篇。应该说,选文不可谓不经典,数量不可谓不大,但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面对文言文的最大问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初中生要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学好文言文,既是初中生考试的需要,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初中生感到文言文难学,主要是因为接触的少,而且没有文言文的语感,所以,多读…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