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王禹偁《点绛唇》
明明是“渔市”,抒情主人公却说是“孤烟”。
我的理解,内心孤独,所以选择性“看到”。
什么意思?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眼里只有孟浩然,所以其他人乘坐的船仿佛都不是船。茫茫长江之上,千帆竞发,李白却好像只看见孟浩然那一只“孤帆”。
同理,水村渔市,或许生火作炊的不少,诗人眼里却只见到“一缕孤烟”,正是因为自个儿心里孤独吧。
02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潘阆《酒泉子》
这样的画面,今天很少能见。
需要环境,更要有心境。
芦花中,传来依稀可辨的笛声;而后,一群白鸟忽地窜入空中。对着这样的景致,你会觉得此生常居此地,夫复何求!
说岁月静好都是多余的。用心去聆听自然,就够了。

03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州人未归。
——寇准《江南春》
没舍得把后面两句省掉。
每次读这首词,都会想到“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古人的离情别绪,咱们千万不要拿来当作“矫情”看。
原因很简单,生离死别——不是现在,交通和通讯如此发达。水波、杨柳、芳草、杏花,这些景物都会成为抒情主人公触景伤情的东西。
最后两句催人泪下。
江南春尽离肠断,春天就要没了,言外之意是最美好的时光过去,可是“离肠断”,人依然没有相聚。
浮萍铺满汀州了,思念的人还没有归来。
绝倒。
04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有人说词是“小词”。言外之意,诗才是上得了台面的正统。但是,由于不少诗人的努力,词越来越有大气象。
山映斜阳天接水,这一句气象就够大,虽然后面的情感比较小我。芳草好像太无情了,一直延伸到斜阳照不到的地方,也就是说由此引起的愁情无限。
05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我常常想,这句词特别适合拍成电影镜头。
画面一定雄浑、感人!
层层叠叠的山峰,这就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夕阳落下,炊烟升起,笔直笔直的,除此以外好像什么都看不到。
这里是一座孤零零的遍地小城。这里只有那些戍守此地的官兵,没有家人。
悲凉!
最后两句催人泪下。
江南春尽离肠断,春天就要没了,言外之意是最美好的时光过去,可是“离肠断”,人依然没有相聚。
浮萍铺满汀州了,思念的人还没有归来。
绝倒。
04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有人说词是“小词”。言外之意,诗才是上得了台面的正统。但是,由于不少诗人的努力,词越来越有大气象。
山映斜阳天接水,这一句气象就够大,虽然后面的情感比较小我。芳草好像太无情了,一直延伸到斜阳照不到的地方,也就是说由此引起的愁情无限。
05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我常常想,这句词特别适合拍成电影镜头。
画面一定雄浑、感人!
层层叠叠的山峰,这就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夕阳落下,炊烟升起,笔直笔直的,除此以外好像什么都看不到。
这里是一座孤零零的遍地小城。这里只有那些戍守此地的官兵,没有家人。
悲凉!

0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把小词写到对生命的感悟,真了不起!
无可奈何花落去,为什么说“无可奈何”?因为诗人悟到生命亦如春花,总有凋零;而燕子归来,还是似曾相识的,这是暗示宇宙永恒。
在飘着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美好稍纵即逝,内心感慨万千。
07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说过,诗歌擅长表现动态。没错的,这两句诗不就这样吗?
天色暗了,鸳鸯成对栖于池上。天上的月亮,闯过云层,地上的花在风中舞弄着身影。
此时无声胜有声。
08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历来被人称道,尤其是“闹”字。
晓寒轻,说的是天气不那么冷了。与后面的“春意闹”相呼应。闹,花开得正盛,也许还有蜂儿蝶儿嘤嘤嗡嗡,看的人也心情大好。
一个“闹”字,言有尽而意无穷。

09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欧阳修《阮郎归》
小清新的诗句,非常有活力。
初春,所以青梅才豆子那么点大,柳叶也刚刚细如眉毛。“日长蝴蝶飞”,这样的句子,我觉得是古代诗人最有意思的地方。
你想,“日长”这是一种整体的主观感受——对昼夜时间变化的感受,可后面跟的是“蝴蝶飞”。中间的跨度够大,但不让人觉得突兀。
为啥,一个有闲情逸致的人才会同时注意到“日长”和“蝴蝶飞”这两种东西。
10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这两句,记得念大学时,教文学理论的老师常教常讲,而且板书龙飞凤舞。当时就想,这应该是十分经典的诗句。
后来才明白,它的的确确配得上“情景交融“四个字。
不是刻意描写花,也是不是有意写人。
人与花,是如何巧妙绾结在一起的?
一个“问”字,把泪眼朦胧的人与不言不语的花十分精巧地关联上了。真可谓妙语天成!
后半句“乱红飞过秋千去”,比“不语”更胜一层,好像无情地离去,残酷地抛弃。
人、景、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