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淘汰人的从来是工具而不是年龄

我的第一台电脑是1995年添置的,当时花了将近半年的薪水,同事们都觉得我疯了。
我所服务的机构福利极好,从房子、煤气灶到过年的大米和东海带鱼,样样都有的分,写稿用的圆珠笔、笔记本和墨水更是随要随取,你这个臭小子居然会花钱去买一台“写作工具”,一位老先生很认真地对我说,“你是在为国家写稿子呀,为什么用自己的钱买电脑?”
他们没有料到的事情是,有了电脑之后,我写字的速度大大加快,原本笨拙的剪报被录入到了电子文档中,取用无比快捷,更要紧的是,我成为了中国第一批拨号上网的写作者,互联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现在想来,我们这一代人是怎样淘汰上一代人的?
640
不是我们比他们更勤奋、更聪明,而是我们比他们更乐于接受新的工具。
1985年,第一批用电脑工作的产业工人
2
如同汽车淘汰马车,互联网淘汰纸媒,不是因为马匹不够健美强壮,纸媒不够精致深刻,而是因为工具的革命性迭代。
在美国,医生被认为是职业门槛最高的,要成为一个高超的医生,你起码得学习三千本医疗著作、上万篇论文和临床报告,需要你投入十年的时间,这便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天才定律”。
去年,IBM研发出一套基础于认知技术的学习工具“沃森”,学习这些知识,仅需要花 17 秒。一家叫贝勒的医学院使用IBM沃森,从 2,300 万份候选文献中选出7万篇科学文章,在仅仅几个星期内,就准确地找到了可修改 p53(与许多癌症有关的一种重要蛋白质)的七种蛋白质。在使用沃森解决方案之前,这种发现结果通常需要整个生命科学行业花七年时间来完成。
在新的工具革命面前,一切价值被重构,包括时间的意义和对能力的定义。
IBM的“超级电脑”沃森
3
最近这几年,我的很多同辈朋友,都开始患上了“淘汰恐惧症”。在一次EMBA的课堂上,一位从事珠宝连锁业的70后学生哀叹生意不好做,消费者越来越不可捉摸。
我问他,你有客户管理工具吗?没有。
你知道国外新的珠宝服务DIY模式吗?不知道。
你有鼓励公司里的年轻人内部创业吗?他们懂个毛。
你用过网银和在网上购过物吗?我为什么要搞这些,那都是秘书的事。
我说,你把学费退了吧,快点回家洗洗睡觉。
不久前去南极,随团有三十来位企业界朋友同行,一位Jerry Zhao是从纽约赶来的,已经六十多岁,穿得青山绿水。
老赵做了二十多年的袜子生意,去年,他在淘宝上卖袜子,一口气做到了细分行业的第二名,六千多万元的销量,可是却亏了几百万。然而他见到我,却好像没有泄气的意思,今年他放缓了在淘宝上的投入,转而与唯品会合作,还收购推出了一个新的互联网袜子品牌。在南极的邮轮上,他缠着我让我介绍“必要”和“名创优品”给他认识,“在你的公号上看到他们的模式,挺有趣的,也许能合作一下哩。”
70后的珠宝学生老了,50后的袜子老赵还年轻。
50后的老赵在南极“撒野”
4
有一次去一个中学讲课,一位教师站起来与我辩论。
他说,不能用80后、90后来断代,根据他十多年的教学经验,95后才是“新新一代”,他们与90后的区别远远大于90后与85后的区别。
这样的讨论,时时听到。
在60后一代,大家觉得老三届与之后的“统考一代”是两类人,在70后,大家觉得1976年是个分水岭,在80后,大家觉得第一批七位数的QQ用户才是互联网原住民的标志。
这样的断代永远不会有定论。
一代人对一代人的淘汰,从来不因为年龄。有没有使用同样的工具,比年龄的差异更具有断代的意义。
工具的使用比年龄更具断代意义
5
工具的改变,只与两个要素有关,一是速度,二是效率。速度可以击穿原有的成本逻辑,效率则改变利益的分配模式。
库兹威尔的《奇点临近》一书提出过“加速回报定律”,据他的计算,整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幅度,在21世纪只要20年就能达成,也就是说2000年的发展速度是20世纪平均发展速度的5倍。在2000年,只要花14年就能达成整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而之后2014年开始只要花7年,就能达到又一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以此计算,人类在21世纪的科技进步将是20世纪的一千倍。
这一千倍的进步速度,显然是非线性的,其核心的动力,必来自于工具的快速迭代。在这个意义上,21世纪的工具衰老速度一定快于人的年龄的衰老。
每一次工具革命发生的时候,原有生态中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无法适应,他们的思维和运作体系已在原有的工具系统中形成惯性,那太让人舒服了,改变则意味着砸烂一切,在犹豫和恐惧中,新的竞争者已经刀逼颈部。
所以,转型升级的成功率十分低,非有大勇气者,不能背叛自己过去的成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3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程序员职业规划的四个境界

    程序员职业规划的四个境界 程序员职业规划的四个境界。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1、线性级:编程的时候好比低着头走路,脑子里完全不…

    生涯认知 2013年3月14日
    1.7K
  • 推荐:简历中的工作经历怎么写

    雇主将会很注意简历中的工作经历这一部分。 在看完求职目标后,他们想了解你的历史,你曾在哪儿工作,工作了多长时间。他们想弄明白的是“你是个稳定可靠的人吗?”,“你发挥出的才能有哪些?…

    生涯认知 2007年10月12日
    1.5K
  • 读研到底值不值—一个考研辅导老师的质疑

    考研读研到底值不值—一个考研辅导老师的质疑。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正值考研报名的日子,忽然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生涯认知 2007年10月12日
    1.7K
  • 职业生涯规划像巴菲特投资一样

    比尔·盖茨访华时,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曾向他询问美国资本市场的情况,盖茨的回答是:只有一个人真正懂得其中奥妙——沃伦·巴菲特。     在美国,巴氏被…

    生涯认知 2008年3月12日
    1.8K
  • 改革开放30年:寻找2008最吸金行业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对比改革开放之前,各行各业都有翻天覆地的改变。2008年,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都是有着重大变化的年…

    生涯认知 2008年1月29日
    1.8K
  • HR面试问职业规划,正确的回答是什么?

    HR面试问职业规划,正确的回答是什么?很多人在面试的过程中都会被HR问到职业规划,纠结于该如何回答:表现得太踏实苦干了,可能会让人觉得没有什么进取心。职业目标描述得太明确,又会被质…

    生涯认知 2018年3月2日
    3.4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