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读后感800字

今天,我读了《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本书,使我感触很深。

所谓“仁”指仁人、爱人、仁爱。作为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现代社会,我们把有道德的人称为“仁人”,把没有道德的人称为“无仁”。“仁爱”思想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道德要求,这个要求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面,是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义”指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义”是合宜应当,应该的意思。是人应该遵守的最高道义。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应该也是充满正义感的。“义”也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体现。

“礼”指明礼、礼貌、礼让、礼制。“礼’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中,学生对的问好,这也是一种礼貌,出了校门回到家,向亲人问好,这也是一种礼貌。“礼”是治安之本。中国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礼仪文化”。“明礼”是讲文明,“礼制”是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礼仪”作为个人修养,“礼节”是作为待人接物的一个形式。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指知者、明智、智慧、机智。“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些都需要“智”来联系起来才能灵活运用,而要是一个人不会运用“智”把它们联系起来,那么我想这个人一定很愚笨且一事无成。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而现在的新中国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科学智慧汇聚一体,形成新的智慧。

“信”指诚信、信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条件。“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俗世之道、诚信求和。孔子把“信”列为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可无“信”。“以诚待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华民族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这本书很好的写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所拥有的美德。让我们这些后辈能领悟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国家,就是因为我们的先人不断地把这些美德传承给一辈又一辈。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积累!

让我们携起手来,把这些中华文化传递给更多人,弘扬中华文化,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骄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446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在改变中成长――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命运,不平凡的追求。在那淳朴、厚重的黄土高原上,我看到的是一群年轻后生,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的前进,在风雨中的搏击。他们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但内心热切的希望,纯净的渴求让他们注…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75
  • 《丹麦女孩》读后感1000字

    原本以为这本书是爱情小说或侦探小说,因为那时候有好多女性主角的欧洲侦探小说出现,结果看了才知道原来丹麦女孩指的是一个变性人莉莉。 埃纳尔和格蕾塔是一对画家夫妇,一次偶然机会格蕾塔让…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0
  •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250字

    今天我阅读了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受很深。 这篇文章描写了在朝鲜战争中发生在战士身边的三个感人故事。首先写了在松骨峰战斗中我们的战士是如何不畏牺牲、与敌人殊死战斗的故事。接…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65
  •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读后感800字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读后感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题记 喜欢到骨子的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312
  • 《蚂蚁破案》读后感800字

    《破案》?说起这个话题,大家可能会以为我异想天开,做白日梦,怎么会破案呢?No,No,No,我没有异想天开,更没有做白日梦,是你们孤陋寡闻,致使你们有现在的想法。可是,蚂蚁究竟是怎…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386
  • 读《兔王圆点点》有感400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兔王圆点点》的书。从前有个叫圆点点,它胆子特别大,从狐狸口中死里逃生。可是由于圆点点被小狐狸啃光了毛,变得很丑。于是兄弟们嫌弃,连都抛弃了他。长大…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