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读《孙子兵法》有感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孙武所著,被誉为“兵学经典”。唐王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应用,公司才能发达。”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孙子兵法》无论是在军事方面、商业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其他各个方面,《孙子兵法》都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共13篇,分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在这之中,我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主导思想,是孙子兵法的灵魂和核心。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出现在《谋攻篇》中,意为不动用武力,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作战中最好的策略。常言道:“伤敌三千,自损八百”,战争本身就是损人伤己的事,诉诸武力,损耗极大,破坏也极大,不动武而用军事威胁、经济手段等都更有利于本国,当今大多数国家遇到纠纷也很少直接诉诸武力的。历史上许多的战役、战斗都是如此。

例如平津战役。1948年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部署,秘密跨越入关,会同华北野战军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3人组成平津前线总前委。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解放军决定让傅作义率部起义,派出代表和傅作义接触。由于中共的耐心工作和各界人士的督促,傅作义最终顺应人民的意旨,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率部起义出城接受改编。同时,解放军进驻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的战例。历史证明,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中最好的策略。一方面避免了许多损失,另一方面又能使敌人屈服。所以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

不使用武力,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这只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字面上的意思。以最小的代价,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去得到最好的结果,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这句话的本意。

就拿上课来说吧,假如我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课,即使下课和放学再怎么玩,我还是能从容应对布置的作业和,因为我已经在课堂上把老师所讲的都消化吸收了。我只花出了很少的时间,却得到了最大的学习效果,这才是“善之善者也”。相反,如果我上课时不听讲,就算下课和放学再怎么翻书,再怎么补课,花再多的努力,都不如上课认真听讲的效率高,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满意的学习效果,这就不能算是“善之善者”,也就违背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一种体现。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不仅在军事上十分有用,商业、经济或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用处。就像英国皇家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所说的,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好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兵法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希望我们都能铭记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最少的精力,得到最大的利益,最好的结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447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鱼大梦想读后感450字

    保护我们的――《小鱼大梦想有感》 短短一个,我就把《小鱼大梦想》读完了,这本书惊险而不恐怖,刺激而不血腥,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别致,字大且上面注有拼音。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江晓迪…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124
  • 格林童话读后感400字四年级

    【第1篇】 学会乐观 坚守善良 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是完整的。尽管将信将疑,我还是认真地读了这本书。《格林童话》中有许多好故事,而在这些故事当中,让我最感动的就是…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282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报告500字

    【第1篇】 马克吐温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十九世纪的俩位名人,一名是拿破仑,而另一位是海仑伦.凯勒。”而今天我在此时此刻正在阅读她的名作:《假如有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出生于188…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85
  • 读《窃读记》有感300字

    【第1篇】 一天早晨,我随手拿起一本书翻了翻,发现了我感兴趣的文章—《窃读记》,我被故事内容吸引住了。故事讲了一位家境贫困的小学生在书店里窃读的过程,表达作者对书的渴望…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241
  •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1500字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1500字: 我们这代人知道司徒雷登,是上学时语文课本里毛主席那句“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从此一直把他作为美帝国主义的代表看待。 今年国庆期间…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11
  •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2500字(2)篇

    作者:海莲·汉芙 1949年的纽约,曼哈顿一间没有暖气的公寓里,三十三岁的穷作家海莲,偶然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凭着一股莽撞劲,她开始给这个伦敦地址写信。这一写,就写了二十年。…

    2022年9月4日
    8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