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枷锁

――读《红楼梦》有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题记

历经千年的沉淀,《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透过泛黄微蜷的书页,循着那缕素雅缱绻于鼻翼的墨香,那一个个或灵动剔透、或沉沦腐朽的灵魂徐徐铺陈开,在四个封建贵族家族的悲欢离合 、兴衰盛亡中栩栩如生,举手投足皆扣人心弦。

它,蒙着一层繁复华贵的面具,面具上绘着贾府“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一幕幕嬉笑怒骂的戏码。褪下皮囊的遮掩,那早已腐蚀不堪的骨肉便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在腐朽制度笼罩下,渲染于各阶层人们间不同形式的不幸犹如病菌一般在社会中疯狂滋长、蔓延。人们皆被无形的枷锁牢牢铐住了身体与灵魂,几欲窒息。“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贾府的繁荣最终付之一炬。这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结局。素日清朝高门权贵奢侈无度的生活、绵里藏针的暗流涌动,早已为悲剧的收场埋下伏笔。

黛玉,这朵阆苑仙葩,是我最为喜爱的人物。眼泪几多,皆付诸她那在一场水月镜花的邂逅后黯然玉殒的生命。那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衡量女子贤德的标尺,亦是牢牢禁锢女子羽翼的枷锁。在葬送个性的潮流中,女子被铸就成了一个个惟命是从、奴颜婢膝的傀儡,大观园中冰清玉洁的女儿们亦成了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标新立异、才思聪颖的她如一株芙蕖,蕙心兰质。诚然,命运待其何等不公,父母不在身畔的她孑然一身,在贾府这鱼龙混珠的污浊之地寄人篱下,在纨绔之风的乌烟瘴气中,她没有选择委曲求全、忍气吞声,抑或随波逐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始终秉持着那颗纯粹的初心,勇于以一介女流的柔弱之躯,去与勾心斗角的权力旋涡抗衡,为自己争得一分一毫的权利。在大观园诸多“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任人操纵己命运的女子中,她无疑是具有深远目光与别样胆识的。可惜,她失败了,落得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清结局。在八面玲珑地周旋于长辈间的宝钗眼中,黛玉的反抗便同飞蛾扑火。但她高洁的灵魂,犹如一面纤尘不染的明镜,以高尚的人性光辉折射出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堪怜咏絮才”,她孤傲的骨子里,是如寒梅般挺立残冬的清高,是如莲般濯清涟而不妖的操守。她走了,带着多少未了的遗憾,却终于不复囚禁于枷锁之间。她终究不适合在那样的繁华喧闹中蹉跎年华。就让她在另一个纯净的世界里完成她的夙愿罢。

《红楼梦》引我穿越时光的长河,在悠悠古韵间细细品咂其间意蕴。昨夜红楼入梦里,红楼梦里梦红楼。梦中红楼,是难以挣脱的枷锁;时过境迁的今天,我们的身躯卸下了枷锁的束缚,但那缠绕心头的或抑郁、或颓丧、或悲怆的枷锁,仍需要我们努力去打破。我们何其幸运,得以在人人平等的时代呼吸自由的空气,怎能不加倍珍惜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447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草地夜行》读后感

    我读了《草地夜行》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领悟,我是含着泪读完这篇文章的。 这篇文章讲的是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时候发生的一件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和一位老战士。由于“我”没跟…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98
  •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4》读后感_2100字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4》读后感2100字 一到四都看过了,特别喜欢这个系列。 我嘿嘿地笑,继续吃凉生做的面条。我抬头看了看凉生,我说,哥,要是我一辈子都能吃到你煮的面条就好了…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92
  • 《围城》第二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800字

    《围城》第二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800字: 主要内容: 方鸿渐和苏小姐一同从香港回到上海。苏小姐回到上海自家,方鸿渐考虑到老丈人周先生是帮自己去欧洲留学的出资人,拜访是必须的。 到…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19
  • 《中彩那天》读后感700字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中彩那天》,文章的故事让我深受感触,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它主要讲述了一位当在得知自己意外中奖,即将拥有一辆梦寐以求的汽车时却…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19
  • 《罗兰小语》读后感400字

    锁定目标 持之以恒 ――读《罗兰小语》的启示 《罗兰小语》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它告诉我了许多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有目标,目标既定之后,就不可再轻易反悔。…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88
  •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作文300字

    前几天上语文课,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叫《的怀念》,它让我感慨万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重病缠身的,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的儿子。而她的儿子却不懂得珍惜,还经常向她发脾气。最后,她 逝世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