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细米》有感400字

【第1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通往知识的大门,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小……

《细米》讲述了一个男孩―细米成长中的趣事。我读了这本书后觉得细米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孩。他喜欢在无聊的时候雕刻木头,特别是在不开心的时候更喜欢了。可其他人都认为细米在破坏公物,只有梅纹看清了他的心思。梅纹是从城里到细米所在的村子做又非常怕黑的女知青。她很了解细米,简直就是细米肚子里的“蛔虫”,在旁人眼中,他们俩就是好“姐弟”。

在《细米》中,我印象最深刻就是细米听说,梅纹傍晚要去家访后,二说不说“拿起一盏小马灯,从稻香渡中学的大门游出,穿过高梁地,穿过芦苇丛,穿过白杨树林,走过河边,走过麦场,走过木桥,走到了村头”静静地等待着梅纹家访回来。为什么说这段文字使我印象深刻呢,因为一个平时看上去很不懂事、大大咧咧的野小子,可实际上却是一个会关心人、体贴人的男孩子。也许有很多人会不相信,觉得他这个桀骜不驯的乡村野小子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他真的做到了。这本书使我感悟到了什么是真、善、美,它让我看到了如何关心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它让我看到了世界最真的感情,最善良的人,最美丽的心灵。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寂静的麦田,看到了旋转的风车,看到了轻摇的小船,雪白的芦花,淳朴的民风。呵呵,还有那会关心别人的细米,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细米。

【第2篇】

初知《细米》,是在我幼儿时。那时,好奇地随一起欣赏《细米》,虽然一知半解,但我还是陶醉在故事的每一页中。今年,终于认真地拜读了它,不知不觉中,仿佛来到了稻香渡,和细米一起同享快乐和无奈。 

这是一个浪漫、优雅,带着点淡淡忧伤的故事。细米一直都是个爱红脸的男孩,和红藕过着平凡又宁静的生活。但是一群城市女知青打破了这段平凡的生活。城市女孩梅纹,就像一朵,总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引导着细米。细米有着雕刻的天赋,在梅纹来之前谁也没有发现这颗“宝珠”。细米的妈妈并不懂这门艺术,把它们叫做“小破烂”,还经常抱怨细米的房间几乎没有一处是好地方。一次细米带着梅纹,来到了秘密基地,梅纹看了后,不仅鼓起了掌,还在细米的作品中选出最好的一件参加艺术比赛。到了展览那天,全家动员都高兴地去参观,可惜找遍了整个展览厅就是没有细米的作品。他们找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交的作品的人太多了,这些木头被工作人员扔在了角落的一个小箱子里……看到这里,合拢书,渐渐地,我的眼睛湿润起来,继而一滴金豆子顺着脸颊滚了下来。书中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每次我都情不自禁地变成了“小,或喜或悲。 

一个感人的乡村故事,一段不一样的生活,我喜欢这样的故事,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启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449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读后感800字

    你的爱情够资格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读后感800字: 歌手吴青峰在推荐序《被雨困住的城市》里写道:十七年前的回忆,几乎都是和梦混杂难分的模糊地带了。诚然,是九把刀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8
  • 《晏子使楚》读后感400字

    晏子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宰相,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我佩服他善于言辞的本领,他话中有意,意中有话,比如,他刚到楚国,见到楚王有意不开城门,让他钻狗洞。这不是明摆着让晏子出丑么…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2
  • 《蓝石头》读后感450字

    期间,我读了一本童话绘本,名字叫《蓝石头》。我很喜欢故事里的主人公,金瓜儿和银豆儿,因为他们俩既善良又孝顺。 金瓜儿和银豆儿要到黑溪里捡石头,他们要找一块蓝石头。黑溪里有很多石头,…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64
  • 《乌合之众》读后感1000字

    《乌合之众》读后感1000字! “群体虽然有着各种狂乱的愿望,它们却不能持久。群体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或思考;群体与原始人非常相似,其行为并不受大脑的支配,个人是按照他所受到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23
  • 《狼王梦》读后感六百字

    【第1篇】 一腔热血,千古传奇――《狼王梦》读后感 想了很久,才决定开始写《狼王梦》读后感。 说起《狼王梦》,总觉得心头有一腔热血,想用文字描绘下来,却又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说起,从…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67
  • 《忆・读汪曾祺》读后感600字

    读《忆・读汪曾祺》有感 “汪先生是顶顶容易读了,总是用最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最平凡的事情。”这是王安忆对汪曾祺的评价。与此同时贾平凹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精…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