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学毕业生求职故事集

2016大学毕业生求职故事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眼下,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已毕业离校,找到工作的学生开始崭新的职场生活,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学生还在求职路上继续拼搏。从学校到社会,从“纸上谈兵”的职业规划,到现实中的求职之旅,每名毕业生的就业过程都是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应届毕业生网小编分享了一些故事,快来阅读了解吧!
计算机大学毕业生求职故事
摘要:我这样的人希望成为一个类似盖茨或者是谁谁那样的“编程高手”。那么多年后我终于发现: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编程高手”……
快要离开学校了,同学们相遇都习惯性地相互询问:“签了吗?哪?做什么?”我总是轻松自然地回答:“签了,准备到一学校做计算机老师。”熟悉我这四年来生活的同学都会笑着祝贺我梦想成真,而不太熟悉我的人则都会有点惊愕地询问怎么做起老师来了。
是啊,我怎么会做起老师来了呢?并不是说教师这份职业不好,只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从高二选择了3+综合+物理后,我这样的人希望成为一个类似盖茨或者是谁谁那样的“编程高手”。那么多年后我终于发现: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编程高手”。现实而直接一点地说:无奈或一时激动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编程高手”。
高二时,被物理老师拿着的大叠IT专业名单所迷惑,虽然自己更喜欢天文地理,但还是选了物理;高考填志愿时,被班主任对计算机专业的顶礼膜拜所蒙骗,虽然自己更喜欢文科类专业,但“IT”的光环让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于是做起了成为IT精英的梦,只是这样一个用二年甚至更长时间编织起来的梦想,在大一时被那一串串长长的C代码辗得粉碎,想想自己下半生甚至要和那些代码为伴,常常觉得后怕。一年后,我明白自己不适合做一个程序员!无论是性格上还是兴趣上,我都不适合做一个纯粹搞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人,但难道我注定要从事这样一份让我痛苦的职业?
前方已无路,希望在转角。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当我知道因为一些我难以克服的原因,不可能成为“编程高手”时,我选择了转弯。虽然不喜欢计算机专业不想做程序员,但完全把自己的专业抛弃,这样的转弯成本太高,最后一个朋友建议“往计算机相关专业,但主要不是搞技术的方面靠拢”。一语惊醒梦中人,非纯技术类的计算机相关领域很大,绝对有适合自己的。于是,一个有可能误人子弟的计算机老师诞生了。
选择了这个转角后自己豁然开朗,开始自学教育学方面的资料,但这不意味着我将是一个可能误人子弟的计算机老师,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东西我依然在努力地学,只是已经不再痛苦地幻想自己的程序员生涯了。接下来的三年,我一边努力掌握计算机知识,一边自学教育学相关知识,并找机会出外实践。
现在,转眼毕业了,依靠自己的努力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计算机教师工作。因为我们高考报考制度的缺陷,我身边有不少像我这样报错了专业的IT人,而且以后肯定还会有,但他们都不敢及时转弯,结果硬撑着在代码里混了四年,到最后却因为兴趣或是能力上的问题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我想对他们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编程高手”,如果真的不适合,那就早点转弯!
优秀大学生求职经历
“我的就业经历如同一本故事书,有曲折的情节,有欢笑和泪水。”明亮的阳光下,徐晓轻抚了一下额头的黑发,眼睛出神地盯着前方。
今年23岁的徐晓是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出色,学习成绩优秀,连续3年获得奖学金,实习成绩也很好;是学生干部,还参加多个社团,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都不错。
进入大四,很多学生开始谈论就业话题。徐晓对此有些“不屑”,她对自己的实力和前程都很自信。徐晓的就业目标是做一名“有理想”的记者,踌躇满志的她给自己定下目标:非地市级以上的媒体和单位不去。“当时我的想法是,自己总能在省会济南立足;退一步说,就算不能留在济南的媒体,去一家规模较大的杂志社也没问题。”说这话的时候,徐晓一脸苦笑,“现在我才明白,现实远不是理想中的那样,我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春节前,部分用人单位开始进校园招聘,别的同学都忙着制作简历,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徐晓却悠闲地在图书馆看书。她有自己的想法:媒体一般在春节后才招聘,凭自己的本事,就业不是难题。转眼到了3月份,用人单位的需求达到最高峰,徐晓这才行动起来。她向几家中意的媒体、杂志社投出简历,也参加了一些笔试、面试,却无一单位录用她。
经历过几次打击后,徐晓开始“怀疑”自己,也变得有些慌张。“那时我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不一定合理。”她开始“退而求其次”,决定放弃做一名媒体人的梦想。当时正值校园招聘的高峰期,也确实有不少机会,包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打算聘她当文秘,但考虑到可能有更好的工作,她犹犹豫豫间就放弃了。“就像俗话说的高不成低不就,出现机会时,总有些不甘心,以为还会有更好的工作,结果是好工作从身边溜走。”
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徐晓的压力越来越大,她不得不改变了想法,打算找个单位先干着。但这时用人单位大规模的招聘计划已经过去,招聘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是要求有工作经验就是要求研究生学历,以致找工作越来越难。徐晓变得彷徨踌躇。“那段日子真的很难过,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与用人单位签约,心里很后悔。”徐晓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再找不到工作的话,就去超市做促销员或者去饭店做服务员。
毕业前半月,徐晓收到了一家广告公司的邀请,从事文案策划工作。尽管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她还是与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我只能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最初的我太自信,以至于没有认清自己,对就业准备不充分。”徐晓深有感触地说,找工作的过程使自己变得成熟和理性,不但清醒地了解了自己,还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应当事人要求,文中人物使用化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6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聚焦节后求职用工丨苦涩与期盼——三名求职者的故事

    原标题:苦涩与期盼,三名求职者的故事 聚焦节后求职用工·求职故事 漫画:武亚新 求职,总是伴随着迷茫、忐忑、焦虑、苦涩与期盼,2月14日,“聚焦节后求职用工”系列报道特别开通五条通…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753
  • #芜检君分享#才出校门便进牢门,这组毕业生求职故事成“反面教材”!

    又到毕业季。近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就业难、岗位少、薪酬低等问题让许多大学生处在“刚毕业就失业”的焦虑状态,而一些犯罪分子抓住大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利诱他们从事违法犯罪…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700
  • 卫星发射中心动力利用系统女指挥员:张润红

    1982我年出生于陕西省韩城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有点假小子性格的我,就对电影里大街上的一抹国防绿怀着无比的崇敬,高中毕业时,本想读军校,可是由于身高和视力的问题我被提前录取院校刷下来了。但是庆幸的是我进入了这所有着国防性质的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我们那个小乡镇,教学质量相对时很落后的,能考上西工大着实让我的父母为我骄傲和自豪了一把,但是从小就好强的我,面对那么多优秀的同学,巨大的冲击力和自卑感,迫使我承认我也仅仅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其实在大学四年,我的成绩并不好。但是我能走到今天还是要感谢我的学校,回顾以往,我觉得大学里最珍贵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书本上的知识或者成绩单上的分数,而是西工大人特有的气质—踏实、稳重、肯干。这个从我们单位以及我们协作单位所有西工大人的身上是的到充分证明的。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下面我就讲一下我毕业以后的成长历程,希望对后续学弟学妹事业发展有些帮助。

    求职故事 2017年2月7日
    2.7K
  • 拼搏奉献写青春

    拼搏奉献写青春——在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先进事迹宣讲会上的发言

    求职故事 2017年1月31日
    1.4K
  • 求职故事|企业求职经验分享

    作者:刘智达 学院:法学院 班级:2016级法硕一班 所在单位:中国邮政集团直属机关纪委综合处纪律检查 几年来,每当有师兄师姐分享求职经验的时候,我都会积极关注并参加,在获取心得经…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901
  • 职场小白求职故事之站姿|为何HR因为一个站姿不要我

    俗话说得好:“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求职面试不光要有坐姿,也要有站姿,这是体现我们个人精神风貌的关键。 下面小编带你一起细数那些个逗逼求职的瞬间…… 1 毕业那年,头一次面试,遇见…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1.1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