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后感600字

去了西安的终南山,父母认识一位让我们全家都很敬重的白,他送给我家一本书,书名叫《了凡四训》,并嘱咐我们认真阅读。我认真读了好几遍,我觉得看完这本书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看完这本书的心得。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得告诫书,被称为“中国历史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书”。这本书中 ,了凡先生以毕生的学问和修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不要被命运束缚,命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强不息。

这本书包含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方”四训。这里主要说了,了凡先生自幼丧父,让他弃学从医,学医可以养生,也可以救人,了凡先生听从了的意见。有一天,他去慈云寺遇到了一位老者,姓孔,云南人, 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孔先生告诉了凡先生命里为官,并告诉他“你县考可以考第十四名,府考可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可以考第九名。”第二年了凡先生赶考,结果孔先生的话都一一应验。孔先生还告诉了凡先生,他以后是个大官,五十三岁那年因病而终,可惜没有孩子。了凡先生相信了孔先生的话。知道自己五十三岁就要死了,所以了凡先生也无所求,无所思了。每个人生下来都不是圣人,哪里没有过错的呢?了凡先生决定从今天起改掉过错,每日行善。了他做了很多好事,包括做官时,减免税负,关心百姓疾苦,是百姓敬重的好官。最后了凡先生不但有儿子,而且还活到了七十多岁。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说乐于助人,好施舍的人,这样才能把坏的命运变成好的命运。了凡先生告诫后人要有善心 德心 孝心。作为一个小学生更要学会这些。什么是善心,就是要乐于助人;德心我认为就是做一个有道德,公有德心的人。比如很多人会乱丢垃圾,我绝对不会乱扔垃圾,现在40度的高温,清洁工们冒着酷暑,在烈日下清扫大街,我请求所有人不要再随地乱扔垃圾,有的开车的叔叔阿姨会把垃圾随手扔在大马路的中间,他们就没有德心,清洁工们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捡垃圾,只要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给别人一份爱心;以后不管在哪里吃饭,我绝对不会浪费粮食,在吃多少打多少,不能吃不完就倒掉,因为,在山区偏远的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中午都没饭吃,我希望可以尽我小小的力量帮助到他们;孝心,就是知道孝顺父母,知道感恩。感恩我的家人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上课认真听讲,不让老师操心。

日日谦善,日日进步;这个是我以后必须每天都要做到的,我希望我身边的每个人都能读懂这本书,并明白书中的真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709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500字

    “财”与“情”的交错――读《威尼斯商人》有感  莎士比亚的著名讽刺性喜剧《威尼斯商人》是探求金钱这一古老可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的最好教材。人们总是在追求金钱这一可望而不可…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97
  • 读书心得|《巨流河》读后感1500字

    读书心得|《巨流河》读后感1500字: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4
  • 五百年前那只猴子——《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五百年前那只猴子——《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西游记是我从小就常常听到的名字,那时的我还很小,只知道里面有只猴子叫“孙悟空”。 这猴子生性顽皮,可是脑子却机灵得很。顽皮也难怪,他从…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45
  • 《心田上的百合花》读后感400字

    前天,我们学习了《心田上的百合花》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让人感动。主要写了一株百合花刚出世的时候很像一株野草,野草们也说它是野草,常常疾风和嘲笑百合花说它痴花说梦。但百合花坚持自己的梦…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110
  • 读《我将来是个有钱人》有感400字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赚钱花钱的概念清楚了一些。 这本书是告诉我们怎样理财,怎样正确的购买物品。我认为,小学生花钱,就应该花在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上,比如说文具、书籍等,不购买对自己无用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65
  • 《走出非洲(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读后感_900字

    《走出非洲(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读后感900字 1. 我与这本书的纠葛持续了很久,断断续续的读,中间觉得快要看不下去了就去找些有乐趣的书。就连梅姨主演的同名电影,我也是分了三次…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7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