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魂-烈士情》读后感800字

幼儿园时,带我去过南京的雨花台,印象中那里群山起伏,绿树葱茏,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进门处那一尊革命烈士雕塑群像,他们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我问他们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站在这里?爸爸告诉我:“他们有名字,也没有名字,”我似懂非懂。

读小学了,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我知道了南京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古老城市,她是中国著名古都,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称,但她也经历了一段血与火J浇铸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今天我坐在书桌前,打开《雨花魂-烈士情》这本书,走进了那段历史,走近了那些为这段历史付出生命的英雄先烈们。

翻开书的序言,我知道了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殉难的地方。这些为国殉难的志士平均年龄不足三十岁,最小的才16岁,这些人中有谢文锦、恽代英、邓中夏……

我先说说赵景升的故事。赵景升生于一户铁路之家,他从小就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祖国的灾难,他们一家也因为他爸爸抗日失败而流离失所,生活窘困,他到十四岁才有机会读书,后来又被迫辍学,因此从少年开始他记就在心里深深埋下了痛恨日本侵略和坚持明族正义的种子。参加工作后,血气方刚的他和一批爱国青年积极投入到抗日的斗争中。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日军仓库,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将一台油印机秘密运出,带回来交给工抗会使用。在一次值班中,他发现日军军列在三牌楼车站军用站台卸下一批弹药,为了截下这批子弹交给新四军使用,他不顾自身安危成功地把子弹藏到了车站对面的池塘里,可最终还是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了,对他严刑拷问,他都没有屈从,最后他为了转移敌人的注意力,跳上一列疾驰而来的火车,最终身中两弹,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那批弹药。

我还想说说成贻宾的英勇故事。成贻宾是一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刻苦攻读之余,他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员、新青社员组织的革命活动,在四一惨案中,他为了抢救被殴学生,他和中大前往总体府抗议暴行的队伍中,被军官收容总队的暴徒殴打,复背内脏皆遭重创,不治离世,年仅二十一岁,弥留之际,还喃喃低语:‘’不怕暴风雨吹打,人民总要站起来的!‘’

我要讲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英雄先烈为了改变国家的命运,坚持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的精神世代传颂。我也终于明白爸爸话里的含义,是的,他们可能叫赵景升,也可能叫成贻宾,也可能叫……他们也可能没有名字,他们代表的是一种中国精神,那么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呢?

掩卷沉思,我们目前还做不了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做好身边的事吧,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团结同学、懂得感恩;勤劳、善良、好学、善思、勤问;爱国、爱家、爱校……当我们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品质后,我们也就成了一个优秀的人,才有能力用满腔的热情报效国家。

抚摸胸前的红领巾,我觉得她特别的神圣,她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她,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我在心里默默记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750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1000字

    前言:单纯的政治讲解估计还是能看明白一点的,单纯的哲学也是可以假装看懂的,但是这本政治哲学,就真的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所以下面写的也是瞎写的,看着玩玩吧。 书中探究的问题在于:社会…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0
  • 《黑熊舞蹈家》读后感400字

    近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黑熊舞蹈家》。   这是一本小说,是沈石溪写的,里面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母熊大白掌、蠢熊吉帕、黑熊的代沟、北极熊飘逝的…… 还有许多人物动物:老猎人亢浪…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106
  • 读《匆匆那年》有感600字

    青春,用一张纸便可以完成。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绚丽无比的油彩画;有人说青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人说青春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 我说青春是匆匆那年。一瞬间,一刹那,一转身,用尽短…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87
  • 《一地月光,满天星光》读后感600字

    我看了一本书叫《一地月光,满天星光》,这本书中有许多个小故事,其中,最吸引我的故事是稻草人。 稻草人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农田里有一个稻草人,它渴望变成人类,渴望自由。于是,它问流浪汉…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80
  • 《安妮日记》读后感_8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本日记,一个小女孩从12岁写到14岁。这是一本日记,从千金变成笼中鸟。这是一本日记,从懵懂,希望,失望,到绝望。这是一本日记,最终定格在1944年…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72
  • 《梅兰芳蓄须》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读了《梅兰芳蓄须》这篇文章,我心中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梅兰芳因为演出需要剃胡须,可是在日本侵犯中国的六年他没有那么做。侵略者逼梅兰芳演戏,他逃去了香港,可没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2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